APP下载

循证护理改善脑血栓患者预后的效果研究

2022-06-02刘宏

保健文汇 2022年2期
关键词:循证脑血栓用药

文/刘宏

脑血栓在临床上属于高发疾病与常见疾病,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高发群体为中老年群体,该病的致残率与复发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造成较大影响。脑血栓主要是由脑动脉干预皮质动脉而出现粥样硬化或由于各种动脉炎引起的病变。该病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局部缺氧缺血,出现多种神经功能疾病,例如偏瘫、语言功能失常、心功能障碍等。针对该病需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还需要加强适当的护理干预,以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脑血栓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90 例脑血栓患者,均在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月入院,分为对照组(45 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5 例,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中,男性23 例,女性22 例,年龄34~83岁,平均为(61.73±3.67)岁,发病到入院时间3~13h,平均为(6.75±0.98)h。观察组中,男性24 例,女性21 例,年龄35~84 岁,平均为(62.36±3.94)岁,发病到入院时间4~14h,平均为(7.13±1.02)h。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该病,均出现恶心呕吐、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昏迷等症状,知情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脑出血病史者、意识障碍者、免疫系统疾病者、感染类病症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详细了解,给予各种基础性操作,加强用药指导,给予健康教育,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告知医生,给予针对性处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在对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前需要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与各护理人员组成。小组成员需要通过专业培训,了解循证护理的相关内容与技能,并熟练掌握,确保能够在临床上熟练应用。并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循证护理的资料进行了解与研究,对循证护理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对循证护理实施的流程、意义、效果等进行明确。在整个循证护理中需要确保质量控制,小组成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改善循证护理内容,并将其落实到位。

1.2.2 循证问题

需要开展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会议,对目前脑血栓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对其实际情况进行了解,选择最常见与最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评估病情,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在各大数据库中检索,对循证护理的内容进行不断完善。通过检索关键词的方式,例如检索“循证护理、脑血栓、预后”等关键词,在已经达标的护理文献中进行检索,从中选择合适的文献治疗,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患者自身的护理方法,促使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

1.2.3 循证护理的实施

①心理护理。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想法。加强与患者交流,对患者情绪变化进行了解,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由于脑血栓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与健康会造成较大影响,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各种不良心理。需要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疏导,告知该病的相关知识,对该病的治疗情况与预后效果进行详细讲解,以便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缓解不良心理。并告知家属陪伴患者,给予亲情支持,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确保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②生活指导。在患者床边触手可及的地方放置呼叫器或相关日常用品,以便让患者能够方便取用。针对生活难以自理的患者,需要帮助患者完成各种日常操作。针对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患者,需要加强日常护理。对患者皮肤进行护理,确保皮肤的干净清洁,确保皮肤的干燥。并做好口腔、眼睛与会阴部护理,确保个人卫生。指导患者定时排便,确保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③用药护理。在对该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用药护理,确保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通常会采用抗凝、扩张血管与他汀类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及时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的作用与效果、用药剂量等情况,向患者讲解药物的相关禁忌情况,告知家属需要监督患者用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并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定时测量患者脉搏、血压等情况,对患者是否出现皮下瘀块进行了解。并在抗凝药物治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肠道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了解患者血压水平,以便给予针对性处理。④康复护理。需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的开展康复干预,可以指导患者开展踝关节被动内翻锻炼,并加强背伸活动,加强环转练习。之后可以对两侧下肢肌肉开展伸缩练习,健侧下肢可以适当抬高锻炼,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借助抗栓压力泵进行治疗。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适当的更换体位,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地从被动锻炼过渡到主动锻炼,每天坚持锻炼30min 左右,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劳累,促使患者尽早康复。⑤饮食干预。患者食欲欠佳,需要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制订出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便促使患者及时补充营养,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多食用豆制品、蛋白质等食物,坚持少食多餐原则,确保营养均衡,及时补充营养,能够促使患者快速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满意率情况采取自拟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估。并对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焦虑状态进行评估,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 对患者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采取Barthel指数BI 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好。在焦虑状态评估中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 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焦虑越明显。另外,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MA、BI、SAS 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FMA、BI、SAS 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BI、SAS 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FMA、BI、SAS 水平对比(分)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明显,P<0.05。见表2 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率对比[n(%)]

2.3 两组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67%,其中压疮1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 例,肺部感染1 例;对照组并发症率为17.78%,其中压疮2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3 例,肺部感染3 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脑血栓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影响。针对该病需要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以便提高预后效果。该病容易出现偏瘫、语言障碍、肢体障碍等后遗症,需要在对其治疗的同时,加强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便提高预后效果。将循证护理应用在该病中,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循证护理主要是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开展护理操作,将临床科研结果与实践相结合,并综合考虑到患者实际情况,以便为患者制订出合理的护理方案,确保护理落实到,护理方案更加具有综合性与针对性。循证护理可以及时处理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护理操作进行规范,促使护理满意率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与优质的护理服务,确保护理效果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患者中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预后效果进行显著改善,促使患者运动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促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并发症率明显下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循证脑血栓用药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