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的教学策略

2022-06-02徐晨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禾苗农夫寓言

徐晨

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文化智慧的经典——寓言,如《坐井观天》《守株待兔》《亡羊补牢》《自相矛盾》等。这些寓言故事由于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如何带领学生学习故事,挖掘寓言故事中的寓意,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这个寓意一般不会直接出现在故事中,它往往会隐藏在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背后,需要学生边读边体会,才能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深意。要想使得小学生能从小寓言中体会到大智慧,就需要教师恰当选择与设计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度感知与体悟。

一、游戏导入,突出“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课文导入的设计。巧妙地导入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比如在上课之前,老师可以用美丽的图片、生动的小故事、优美的诗歌、有趣的谜语、精彩的课本剧片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目光,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

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我选择最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小游戏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图猜故事,有没有信心成功呢?”这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地使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寓言”故事上。我在这一板块中安排了“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刻舟求剑”“亡羊补牢”四张生动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猜中了。这四个故事都是之前学习过的,既复习回顾了旧知,又巧妙地导入了新课,给学生营造了积极的课堂氛围。我还适时提问“你知道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请学生逐一回答。这样更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寓言”这一文体的特点——小小的故事中蕴含着大大的道理。最后,我让学生通过偏旁表意的特点猜一猜“揠”字的意思,学生兴致高昂。这样有趣的导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寓言故事的积极性与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一举两得。

二、沉潜文字,突出“读”

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找到一些关键性的词语,通过对它们的品读、咀嚼,从而感受到深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我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教学。

1.创设问题,引发探究

在初读课文时,我就以“你知道农夫为什么要拔苗吗”这一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检查完生字词后,顺势解决这一问题,巧妙地引入学习起因这一自然段。接着重点理解“巴望”“天天”“好像一点儿”“焦急”“转来转去”等关键词语,通过出示词卡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词语——读好词语——读好句子,一步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农夫内心的急切之情。在学习第二段时,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片内容,再出示文字,加深学生对农夫拔苗形象的印象,抓住“筋疲力尽”引导学生感受农夫为了让禾苗长高费尽心思和力气,感受其“累”。在学习第三段时,主要抓住提示语“一边喘气一边说”,让学生感受农夫得意的样子,感受到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自己的家人。故事的结果,禾苗全都死了,此时可以再问一问学生“农夫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是“难过”“失落”“后悔”等,此时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一段,最后再问“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通过创设一个个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感知故事情节,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2.趣味演读,感受形象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十分重视朗读指导,指导学生由词到句,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文中的农夫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让学生品读文字,兴致盎然地演一演,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农夫这个角色,这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人物的所思与所想。

比如,在学习“他焦急地在田边转来转去”这一句时,就让学生演一演这个农夫,学着农夫的样子,一边在田埂上转来转去,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让它们快点儿长”,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农夫内心的焦急。在學习第二段之前,我先出示了农夫拔苗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他在干什么,再演一演他的动作,从而引出农夫之“累”。在学习“一边喘气一边说”这个提示语时,我也让学生边演边读农夫说的话,把他既累又兴奋、得意的样子给展现出来。我想,这样的品读、表演,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表演天赋,切实地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同时对农夫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循文寻理,突出“悟”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由于他们年龄比较小,知识积累不足,所以,让他们一下子说出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十分困难的。学生对于寓言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教师不可直接出示寓意,而要让学生多读几遍或者背一背,然后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梳理和补充,对于学生的回答要以鼓励、肯定为主。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得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最后体悟寓意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此时的农夫很伤心,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禾苗却全部枯死了,你知道禾苗枯死的原因吗?”“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些什么呢?”学生自主的发言,其实已经涵盖了此则寓言故事所要求学生感悟的寓意了,老师顺势整理归纳,寓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总结延伸,突出“展”

寓言故事的学习不应仅仅停留在这个故事中,因为它所讽刺的对象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折射了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因此在总结整堂课的时候,也要提醒学生要学会把学到的道理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寓意类化。除此之外,还可以拓展延伸,从文本引到生活。

1.补白或续写寓言

我觉得这篇寓言故事还有许多的“留白”。比如,农夫一棵一棵地把禾苗拔高,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故事的最后,禾苗全都枯死了,此时的农夫又会说些什么呢?他是否后悔自己之前的举动?如果继续种禾苗的话,他会怎么做呢?……对于此则寓言故事的后续,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个故事续编一个结尾。

2.推荐课外读物

作为教师,我希望一堂语文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揠苗助长这一个故事,懂得的不仅仅是“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这一个道理,而是希望通过这节课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孩子在课外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我在教学完整个故事之后,带领学生进行了“好书推荐”这一环节,推荐了适合二年级小朋友阅读的寓言故事书,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寓言是一个魔术袋,袋子很小,却能从中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我觉得寓言还是一座神奇的桥,它联结了故事与现实,相信走过的人,定能看到五光十色的世界。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悟一悟,写一写,让学生在寓言的世界中自由地感悟,大胆地言说,快乐地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禾苗农夫寓言
小熊的家
时装寓言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禾苗上的露珠
To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
寓言的马甲
有趣的折纸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