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统编教材写作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2022-06-02郑培琼
郑培琼
在初中阶段,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对写作部分的要求在于“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够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写作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提起作文,十个学生九个怕,怕没话写,怕不知写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还在于细节描写。教师必须加强细节描写教学,从观察事物、人物内心、景物特点等角度出发,传授学生相应的技巧和方法,使他们学会处理细节,最终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一、倡导多维观察,丰富人物性格
在激发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兴趣后,教师应当注重传授观察方法,指导学生整理观察成果,构建素材资源库,将分散的观察成果集中化,将碎片化的观察经验系统化,将陌生的知识内容熟悉化,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为提高细节写作能力提供良好支持。在具体的观察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和感知,通过变化观察角度,深入人、事、物的本质,以提高认知和理解水平。要想在写作教学中丰富人物性格就必须倡导多维观察,引导学生从细微处窥视。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故乡》一课教学为例。本文是鲁迅先生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脉络,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反映出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文中有大量的人物细节描写部分,为作者抒发情感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节描写能力。比如“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这段人物描写视觉化,利用图片和视频呈现闰土的形象。此时教师提问:“从图片中我们能看到怎样的一个人?”学生回答:“一个有圆圆的脸,戴帽子、银项圈的人。”教师继续提问:“这个人的脸还有哪些特征?”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这张脸是紫色的。”此时教师渗透观察人外貌特征的方法,比如从身高、脸色、穿着、佩戴物等角度出发,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描写。而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比课本原文对闰土的描述,以此开阔观察视野,了解观察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能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再如“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教师依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呈现这个女人的形象,要求学生按照教师之前传授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将这个女人的形象如颧骨高、薄嘴唇、腿细等特点整理出来,从而生成相对完整的人物细节描写。经过反复的探索和训练,学生渐渐掌握按顺序、抓细节的观察技巧。随着语言文字的积累,细节描述的完善,再配合整理素材的习惯,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必定能上升至新的层次。
不少人认为,学生写不出高质量的生活,主要是因为他们生活阅历少。其实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生活的美。虽然他们大多时间局限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但校园里发生的事情,班级里发生的事情,乃至家庭里的故事,都可以作为他们笔下的素材,都可以让他们的习作充满血肉。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将身边的事情纳入具体习作内容之中。
案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充分发挥例子作用,启迪学生从中了解观察方法,继而内化,最终转化为他们自己的习作能力。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观察方法指导,不能全部依靠书本,还可以通过日记、周记等形式,引导学生按照远近、高低、时间以及从整体到局部等方法进行有序观察,助力他们掌握技巧,为习作能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细节特征,挖掘人物心理
写人记事,是初中学生习作的主要内容。怎样把人写活,写出个性,最根本的还是依赖于细节描写。当然这里的细节描写有很多,比如肖像、衣着、动作,乃至心理等等。其中依托良好的心理描写,既能达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目的,又有助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心理活动过程,深刻体会心理描写的方法,促进学生依托心理描写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借助人物心理,展现人物性格,从而提升习作的精彩度。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孔乙己》一课教学为例。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一步步堕落成四体不勤、精神麻木的“怪物”的故事,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孔乙己这一类人的同情。文章中有很多动作细节描写部分,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如孔乙己在那些穷困的短衣帮面前装腔作势,“排”出了九文大钱这一动作,充分展现了孔乙己不愿丢面子、故意摆阔和炫耀的心理,突出了孔乙己爱做作、贪慕虚荣的性格特点。当然,学生在初读这部分内容时,由于缺少对“排”这个字的语言艺术的认识,并不能透过该动作体会到孔乙己的心理。而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增加学生的情感感知力,促进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师可组织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首先,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清朝末年的历史,呈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做好情境铺垫,让学生对当时人的“愚昧”有深入了解,感受当时社会是如何“人吃人”的。其次,借由视频深入孔乙己这类穷酸书生的日常生活,呈现出他们面对现实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反映出他们挣扎的内心过程,让学生对孔乙己这类人的心理活动产生想象。再次,在提炼文章大意和作者思想情感后,组织学生编创剧本。为了使学生学好心理描写的技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创新,将一些不良的品性,如自以为是、好高骛远、贪慕虚荣等,借由新的台词和动作有机定位在孔乙己这类人的身上,以进一步充实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增强表演效果。最后,在完成角色扮演活动后,教师应当趁热打铁,带领学生深度分析封建社会,批判“人吃人”的社会生活情景,将创新出的不良性格的表现手段积累起来,再要求学生依托编创的剧本和表演心得,展开相应的细节描写活动。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后,学生能利用語言和动作描写呈现心理变化过程,并深入体会这些不良心理描写的作用。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又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从案例来看,作者主要是从刻画孔乙己的动作、衣着等方面的细节来表现孔乙己的内心世界。虽然这不属于心理描写,但是通过细节却能折射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里教师要告诉学生一个道理,即所有的细节描写,都有一定的目的性,都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而进行的,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这样反而会让其习作主题变得混乱。案例中,鲁迅描写孔乙己的衣着、动作,都有很强的目的性,都是为了表现孔乙己的悲剧,从而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本质呈现在读者面前。教师要给学生讲清这个道理,让学生明白细节描写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
三、依托景物描写,抒发人物情感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生,情为景意,人有什么样的心理,眼中的景物就有什么样的形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学生不会写景,或者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写景。目的不明,自然也直接影响了习作的质量。因此,为了锤炼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当明确告知进行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烘托主题,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景物来烘托自身的思想情感。要是学生不想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景物描写上,那么也可以借由景物描写突出人物的心理。
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雨的四季》一课教学为例。本文通过描写雨的景象、声音、气息、趣味、性格和情义,把雨表达得可感可触,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雨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文章中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烘托作者的思想情感,能将人从表象上的“景物”之美带入作者的“情感”之美。比如“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再如“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变得生动形象,景物更具美的意境。学生在初读这部分内容时,很难依托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明确感知到作者的情感之美,也不能从中体会描写景物的妙处。因此,为了让学生理解景物描写技巧,教师应当从掌握修辞技巧入手,利用妙笔生花的修辞手法赋予景物更多的创意和美感。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真实景物的形象与作者描写的内容的共同点,以促进学生深入意象,准确把握语义。再从联想和想象思维入手,要求学生对雨的性格特征进行描述,并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雨的性格。比如如何表现雨的倔强,首先要求学生对雨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从雨滴大小、雨速快慢等方面找寻与倔强性格相关相近之处,然后选择陪衬的景物构建意象,再通过对这个意象的描述表现倔强的过程,便能恰如其分、灵活多样地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实现对雨的生动描写。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学生描写景物不仅能做到有“实”、有“意”,还能掌握运用简练、连贯及得体的语言。
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情感必须寄托于景物的描写之中。只有当作者带着喜、怒、哀、乐的感情看景物时,景物也才具有了喜、怒、哀、乐的感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中的这两句景物诗,就是诗人带着两种不同感情吟唱出来的。这就叫抒情,而且是精彩的抒情。
景物描写,不仅可以表达作者内心世界,还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不过这里需要补充的是,对景物描寫,学生内心需要有明确目的,需要表达什么主题,展现什么内容。这样才能在景物描写过程中紧扣主题,表现中心思想。如果忽略文本中心思想,一味地凑字数,为了描写而描写,必然会冲淡主题,降低习作质量。毕竟描写景物,是为了抒发感情。
综上所述,细节描写作为初中生必备的写作技能,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从细节中挖掘人物心理,以及依托景物描写抒发情感,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生动地揭示人物内心和突出人物性格,依托景物描写渲染文章情感基调,抒发个人思想情感,最终提升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作者简介: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高登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