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产评估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探析

2022-06-02洪梦洁

商业文化 2022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评估资产

洪梦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逐步稳定,资产评估行业作为金融交易、经济交换的重要桥梁产业,在最近几年里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与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具备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应用型评估人才始终处于紧缺状态。本文立足资产评估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体系构建进行研究,通过对资产评估行业特点、发展状况的分析,从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索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法与策略。

资产评估行业概述

所谓资产评估,就是评估机构与专业评估人员对委托评估的不动产、动产、企业负债、企业价值等经济权益进行估算和评定,并出具相应评估报告的经济服务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日趋成熟,资产评估行业获得快速发展。自2016年《资产评估法》颁布实施以来,资产评估服务的依据不断完善,社会对行业作用的期待不断提高,行业业务也不断地扩张。全行业收入从2016年的119.4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0.12亿元;机构数量从2016年的3342家增加至2020年的5300余家;证券期货备案机构从2016年的69家增加至2020年的183家;执业会员从2016年的33871人增长到2020年的40000余人。

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状况

伴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不断壮大,群众主体意识和权益意识逐步增强,执业人员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和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评估行业已由最初的服务于国有经济向服务于各类所有制经济转变,服务链条也有所延伸,目前企业并购重组、企业价值以及证券业务的评估等核心估值业务成为当下资产评估服务链条中的重要内容,并呈现出向资产证券化、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等非估值类业务和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等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方向延伸的趋势。此外,很多新型领域也有了资产评估的身影,例如文化、知识产权以及互联网+产业等。

资产评估行业准入门槛降低

自2016年《资产评估法》颁布实施后,伴随而来的是资产评估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的改革,考试由原先的5门课程调整成了现在的4门课程,考试内容由原来涉及专业领域较多调整成现在的重点学习评估理论框架,其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扩大考试的报名人数,加大行业的影响力,但也致使近些年由于考试难度的下降,通过考试人员的理论水平尚可,但转化为实践更需要时间的累积,低准入门槛使行业出现了人才缺口,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短缺。

资产评估行业分级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障碍

从事资产评估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资产评估师的相关专业知识,资产评估师考试是从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相关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对参考人员进行核查,以便对进入资产评估行业的人员进行限制与筛选,为资产评估行业制定基本的分级制度,这也是当前我国接受度最广的分级制度。但随着资产评估行业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简单的分级制度已经很难适应当前评估行业的市场需要。当前评估人员需要面对的评估对象、评估环境、操作环境等更加复杂多样,不同领域、不同环境、不同评估方法往往会导向不同的评估结果,这时就需要更加精细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估标准,科学化的分级分类培养模式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有效应对方法。

资产评估行业中坚人才比例较低

近些年,市场外部环境严峻,监管压力逐步加大,使得很多刚进入评估行业的从业人员无从应对。资产评估的中坚力量人才,大多是九十年代伴随着国有体制改革,评估业务扩张而成长起来的,此后很长时间行业增长人数缓慢,近些年培养的人才又缺乏实践能力,新老接替困难成为了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即由于行业内前期缺乏对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使得我国青年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缺乏,所以说资产评估的中坚力量人才比例还可能会下降。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资产评估行业战略规划

资产评估质量的好坏与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信息敏感度、操作技巧等直接相关,可以说资产评估行业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发展。基于资产评估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行业发展战略进行规划,就是要求资产评估行业对自身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进一步划分,明确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职责,从中对所需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有所把握;然后通过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相关岗位等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步骤与方法,将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紧密结合;最后根据人才队伍情况,及时调整当前的战略规划,使资产评估行业保持稳定发展。

建立以机构为主导、产教学融合的资产评估人才培养模式

资产评估行业要想得到持续稳定的人才供应,必须构建更加长效的培养模式。以机构为主导、产教学相融合的培养模式是最近几年资产评估行业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最新探索,要想进一步完善这一培养模式,首先,资产评估机构需要针对当前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进行分析,制定更具现实意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培养任务;其次,高校、高职院校等应加强与资产评估机构、相关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创新、优化教学科目与教学方法,提高学校教学的实用性;另外,构建学校、社会、资产评估机构或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为从业人员提供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实践锻炼等多层次的培养平台,同时通过多方合作,帮助从业人员及时“查漏补缺”、更新专业知识,实现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动态提升。

继续完善资产评估行业分级分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资产评估行业分级分类人才培养体系,能够推动行业向着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是对当前经济市场的积极适应。构建分级分类培养体系,首先,资产评估协会应联合财政部门、地方政府、专业培训机构与职称评定机构,对资产评估行业面临的市场情况进行系统梳理,通过对评估对象的分类,比如动产、不动产、企业资产、企业负债等,进一步细化不同类别下资产评估工作的流程、方法与规范。其次,针对不同类别的资产评估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构建系统化的评价标准,并由资产评估协会牵头,会同高校、专业培训机构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培训。然后,与职称评定机构紧密联系,目前获取资产评估师证书的考生可视同中级经济师,满一定年限可参与高级经济师的考试和评审,资产评估从业人员报考高级经济师职称的过程中,可由考试主办方在对考生业绩进行评定时,加大对考生资产评估领域实操能力的考核。最后,在整个资产评估行业强调分级分类制度的重要价值,将其作为人才评价、激励制度的指标之一,强化从业人员对分级分类制度的重视程度。制定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的配套制度

要完善资产评估行业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只从教育、培训、考试等方面入手显然不够。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规划,是从配套制度、服务领域、机构布局、核心技术、从业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发展目标。其中配套制度方面,就是要构建涵盖法律、政策、地方法规、行业标准、企业制度的资产评估人才管理体系。从专业人才培养、行业准入开始,联合人社部、财政部等制定行业准入标准;在整个行业范围内构建人才档案,对优秀人才予以表彰、对不合格人员予以清除,提高整个行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组织人才交流,保证行业发展紧跟时代脚步;从行业角度对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培训制度、聘用方法等进行规定,形成行业标准。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行业、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资产评估行业逐渐从小众、冷门的行业发展为影响多个产业的桥梁行业。与此同时,专业资产评估人才的紧缺也成为影响我国市场经济、产业链发展的重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资产评估行业自身提高对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的重视,而且需要社会、学校、政府等多个方面的配合与支持,从行业发展战略、培养模式、分级分类制度、配套制度、服务平台等方面对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法与培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适合当前时代的资产评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江苏省资产评估协会)

参考文献:

[1]徐世雨, 房敏. 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地方高校的视角[J]. 现代教育科学, 2020(09).

[2]王丽丽,王济军. 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石家庄学院学报,2020(09).

[3]來阳, 姜珊珊. 地方独立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9(10).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评估资产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报告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