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的研究
2022-06-02韩丽丽
韩丽丽
新时期,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平台载体,其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正趋于成熟。目前,伴随着我国老年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老年大学正步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成为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本文将在对老年大学的概念和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和价值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对老年大学提升课程体系建设水平的必要性和国内外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重点对荣成市老年大学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中找寻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的具体措施,以为我国老年大学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具体的理论依据,以老年大学建设的完善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构建“老有所学”的社会环境,为社会的发展增添色彩。
老年大学的概念
老年大学作为养老社区学习休闲配套的重要承载空间,基于需求分级模型,被定义为:针对养老客户的精神类生活需求,提供教学、演出、活动和社交等功能的服务空间,具体可划分为通用教室、专业教室、大型多功能厅或礼堂、私享社交及泛社交空间。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应该搭起架子,兜住底子,尽可能使社会文化资源多向老年人倾斜一些。作为教育体系的中枢神经末梢,相关单位应敏锐地感知需要水温的变化,扶持自我学习型组织。公共决策机构等部门应主动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与政府以及社会力量,为广大老年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和优质的精神食粮,积极推进中国老年文化教育发展,充盈广大老年人的思想文化生活。
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老年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课程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知识储备,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陶冶生活情操,更好地服务社会,积极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构建健康和谐的精神世界。老年大学的课程体系特点是:一是课程建设要贴近老年人生活,课程设置合理,课程丰富具有特色,能增长老年人的知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二是课程建设要以陶冶老年人情操、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为出发点,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专属课程对接服务,构建专业课程考核体系,促进课程体系衔接实际生活,充分激发老年人学习课程的主动性。
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是老年人自身追求的必然需要
从老年大学自身发展来看,伴随着当代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迅猛发展,离开工作岗位的各年龄段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变化发展呈现为“长尾”态势。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人的心智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延伸,具备了追求个性和自由感的条件。老年人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精神文化的个体性、多样化的需求日益增多,这是社会正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升老年大學课程体系建设水平,是当前的社会性需要
老年大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赋予老年人以鲜活的生命力。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使老年人产生了智力的社会适应问题。在经历了认知调节、态度转变和行为转折的过程后,促使老年人重新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作出了重新自我振奋的人生选择——进入老年大学接受再教育。老年大学应根据老年人更新、升级知识结构的需求,享受教育、享受文化的精神需要,设置出相应的课程,供他们自由选择。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传播方式转变-—课程书本向视频音象转移,老年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以及想象方式也发生了社会性转移,这促使老年人接受世界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对课程需求的增加也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适应。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国老年大学课程建设和发展的进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第三年龄教育课程规划设计所取得的成果相比,与飞速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大势相比较,中国老年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老年大学的课程规划设计同样处于“草创时期”,还存在着改革和完善的很大空间,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
国内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不足
中国的老年大学对于课程建设没有“规划设计”理念,只有“课程设置”理念。中国的老年大学对于课程建设奉行的是“课程设置”,一般按照“按需设课”原则进行。只是针对校内的部分老年学员的精神文化需求设置课程,而没有在对社会广大老年人群体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准调研基础上进行规划,因而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群体不断变化着的精神文化需求及其结构性变化的特点;更不能使现在和将来的老年人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中的冷门需求和热门需求都得到充分满足。正因为如此,中国老年大学现存的“按需设课”理念必须更新和升级。基于老年教育的价值取向、宗旨和培养目标,老年大学课程建设应以更开阔更丰富的新理念作为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理念,以达到吸引更多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享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的目的,让他们在享受教育和文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影响我国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我国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缺乏“课程论意义”的理论和课程政策的指导,在课程设置的实施中出现了学科、专业理念或者学科体系不清晰、不规范的问题。有的老年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科性不强,不能构成完整的学科体系;有的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缺乏系统性,比如将戏剧专业相关课程归类到器乐系,将戏曲专业相关课程归类到声乐系,将书法绘画等统一整合为一个课程等等。因此,老年大学为老年学员提供的课程结构尚不合理规范,相关学习模块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老年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操作步骤有待于完善,课程规划设计缺乏充足的调研,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相脱节,相关课程建设的基本条件仍需要改善和增进。
加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原则
一是从区域实际出发,老年大学课程设置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特色优势。例如,在山东地区开设吕剧课程、东北地区开设二人转课程以及在河北地区开设评剧课程等,在民族众多的地区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程。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老年课程体系可以增进老年大学的文化精神内涵,扩展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促使其积极融入老年大学的课程学习之中,充分反映老年人对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二是构建系列化和模块化的形态体系,老年大学教育课程规划设计要向常规高校课程设计看齐,逐步完善,体现正规化。老年大学的每个院系课程规划设计,要以模块化构成为主,融入思想教育、体育健康、专业课设置和选修课获取学分等等,课程结构构建要合理,留有后续发展的空间,课程的层次性要清晰。
加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是汲取世界的先进理念,向老年人提供富有无限选择性的想学、可学和能学的专业和学科课程体系,构建起老年大学的课程体系,构筑文化力量,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搭建课程体系,设定学科理论课程的科学性和开放性,搭建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融合课程复杂性、丰富性和时代性等新要求,提升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的高质量。二是准确掌握不同区域老年人群体特征,以及他们的精神发展需求,这是构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的首要条件。把握校外老年人生活精神需求和校内老年学员课程需求,形成具有接受度高的课程体系,关照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热点。
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的可行性
一是以辩证思维方式规划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必须确立系统性和开放性的辩证思维方式,促使不同时代的人相互联系,使个人与生命系统中的其他成员相互联系;赋予课程以系统性、结构性和多层级的长尾形态,形成课程赖以生存的开放式模块群,从而避免了课程的碎片化、无序化设置,构建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相协调的有机系统。二是教育的普遍规律与老年教育的特殊规律相结合。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老年人个体的自然状况、兴趣爱好、学习目的以及学习后精神文化需求的结构性变化等方面,在综合研究考量的基础上,突出课程规划设计的人性化。三是成立由教育领域专家、大学任职老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共同构成的老年大学课程构建团队,负责研究开发课程规划设计,通过与老年学员亲密接触,了解他们学习中的所知、所想和所需。四是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老年大学的课程体系及其模块,需要在构建课程体系的同时研制出相应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把握课程建设发展趋势,使课程体系的结构趋向有序和完善。
老年大学成为满足老年人群体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阵地。本文从老年大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系统分析国内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不足之处,为提升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提出对策和建议。
(荣成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参考文献:
[1]劉川.构建面向积极老龄化的老年大学新课程体系[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1.
[2]李惟民. 老年大学课程、专业、系科建设一体化规划的探讨[J].当代继续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