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内部控制研究
2022-06-02张萍
张萍
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加快实现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内部风险控制问题出发,对其中的主要问题难点进行了详细的案例分析,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仍然不强,对内部财务控制的认识理解比较浅显、片面,把自己工作上的中心重点放在了经济事业的发展上,忽略了会计部门和其他事业内部财务控制下的工作,简单地将内部财务控制工作等同于资金和其他财产的内部控制,在这种错误内部控制意识的严重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控制就不能等同于会计内部财务控制,以至于其在行政机关事业主管单位其他部门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内部约束。
监督管理不到位
就目前情况看来,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监督检查管理还不是很到位,有待提高。监督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监督制约权力和机制引导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执行难以落实到位。部分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未切实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的绩效评价考核监督机制,过度依赖于年终绩效考核、民主干部生活会等本单位的专项监督,疏于组织进行及时、经常性的监督,往往导致无法真正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现阶段我国一些基层事业单位在财务监督上普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并且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制度是主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财务监督的制度不够全面;第二方面就是财务监督制度没有进行深入的落实贯彻;第三方面就是监督制度缺乏效率。在财务监督的制度上面虽然有相应的制度,但是还是不够完善,很多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只是针对一部分财务进行了监督,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并且在财务管理上和财务监督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没有有效的进行约束,导致了很多的财务人员对工作不上心,在工作上只是简单的走一下形式。要对财务的监督进行有效的管理就要有一个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并且将财务管理所有的环节进行覆盖,同时要将每一个环节清楚的认知。要明确相应的标准以及不要违规操作,只有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有效的进行财务监督。
缺少预算控制体系
财务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内部资金控制的重要组成手段,通过各项财务预算的有效编制实施,能够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进行有效地合理规划,确保各项预算资金的合理灵活运用,从而有效提升内部资金控制的合理有效性。不过,当前由于我国很多机关事业单位所需要做的各项财务预算并不完全到位。且目前还有部分行政事业编制单位没有独立制定健全的财政预算编制,导致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功能盲目性,不利与财政预算的有效配合实施。这些特殊情况的普遍存在都直接导致我国事业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的具体执行巍然不动,严重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健全健康发展。
岗位设置不科学
对一个行政机关事业编制单位来讲,内部岗位控制已经开展了几年,但是仍然要做内部岗位组织设置这一要素的工作。岗位人员设置如果缺乏合理科学性,那么就可能会严重影响内部控制的正常有效运行。岗位人员设置的制度科学性管理问题主要具体表现在对本单位所负责开展的工作人员编制管理工作并没有根据内部管理控制的实际工作需求合理设置,也没有完全建立一套极具管理科学性与制度合理性的与内部管理控制实际工作配套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一个岗位工作人员同时承担多个人的职位设置属于一个较为常见的管理现象。单位所需要开展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所需要涉及的管理层面较大,因而一不留神就可能会发现有各个岗位不相容的管理问题发生。
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社会活动发展过程中会同时受到社会变化的直接影响,会面临一定的社会财务风险。但是,一些单位的整体风险评估工作程序不合理、不科学,缺乏一个高度的整体风险管理控制理念,很难有效提高整体风险状况预警、识别,对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整体风险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防范,而一些行政事業单位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这使得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更加困难。
内部控制执行力缺失
就目前情况来看,行政机关事业管理单位内控管理工作还只是停留在一种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内部管理工作主要是依靠人工或者检查人员来完成,而负责人的工作精力有限,无法对所有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法律意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约束和监督规范内部控制相关工作。因此,行政机关事业管理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制定实施相应的控制纲领性政策文件。同时,要继续加大内部风险控制的政策宣传,提高各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政治认识,使其牢固树立正确的内部风险控制管理意识,进而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性。营造用人单位良好的内部风险控制工作氛围、影响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是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基础,是所有控制方法和方法存在运行的必要条件。
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一般来说,健全的内部工作风险开发控制监督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应能及时有效地准确预防内部工作出现错误和徇私舞弊的严重情况的再发生。即使有些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容易及时处理得到别人发觉和发现加以及时纠正。因此,在进行制度流程设计时必须充分明确内部管理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各项内部管理控制目标点及制度设计要求工作是否基本完全符合内部管理控制基本原则,认真仔细研究检查各工作关键点的内部控制目标点及对系统结构是否完全正确进行了内部管理控制,所有内部管理控制目标制度要求是否已基本完全达到。
加大预算控制力度
首先,应当不断提升一个单位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和财务工作管理能力,使得单位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来源进行合理搜集,明确各个部门的财务发展主要情况,并根据这些发展情况有效率地进行财务预算的合理制定。其次,应当严格做好财务预算的年度细化审计分类,要求各级财务人员对各个年度预算环节项目定期进行详细地审计分析,做好每一个预算环节的年度预算,尽量可能提升年度预算的审计准确性与预算合理性。还要不断增强预算的覆盖范围,使得预算更加全面,有效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为资金的有效综合运用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
首先,将风险评估预防工作重点上升发展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将风险评估工作贯穿落实到单位日常管理的工作中,并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预防实施方案,有利于针对性地有效规避风险,降低损失;其次,加强事业单位活动的风险管理,把握好评估尺度,从而更加有利于针对性地有效规避风险。要想确保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高效性,强化风险意识,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或者考核的方式,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方面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加大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提升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对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加强管理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
审计风险监督制度可以更好地有效約束和监督规范各级行政机关事业管理单位日常管理行为,提高各级行政机关事业管理单位内部风险控制的具体有效性。因此,作为内部审计管理者应当自觉学习加强内部审计。在深入扎实推进内部风险综合控制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遵循合法性基本原则,对事业单位各项风险管理制度活动执行情况定期进行严格监督审计和制度监管,严格执行相关内部操作管理流程和相关操作规范制度要求,确保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公正、公开、透明。同时,还必须坚持继续加强内部经济行政计划审计业务管理监督部门队伍建设,全面指导规范监督开展事业单位内部行政审计工作,进而有效监督约束和引导监督单位规范自身内部审计管理行为,确保内部行政审计行为控制的合法、合理。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中内部财务控制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切实做好内部管理控制的有效实施,才真正能够为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的良好合理运用有效提供管理基础,推动事业单位各项财务运行更加科学、有序。因此各事业单位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充分认识并做到内部风险控制的极大重要性,并尽快构建一套科学化的外部内控管理制度,为事业单位长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殷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 (09) : 54.
[2]程豫.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人力资源管理,2017(12).
[3]陆颖.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构建体系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63-164.
[4] 谢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