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分析
2022-06-02田海燕
田海燕
在社会经济体制机制变革的环境下,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因时代发展的制度改变受到很大的冲击,向创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以及转变路线的探讨成为重要的关注点。本文就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新时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的管理转变现状、转变原因以及策略展开分析,希望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管理的角度不同
在以往的人事管理中,事业单位往往将人力资源视为单位的人力成本。而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则更多是把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企业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资源,是一种人力的资本。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的是对人的固定式管理,管理形式比较单一;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落脚点是“以人为主体”。
管理的层次不同
经过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传统的事物型部门转变为现代的企业战略部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以企业发展为目标,为管理者提供准确有效的管理规划、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意义的管理资源,为决策人员准备更有用的管理和培训规划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撑,并为实现企业管理战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理的部门不同
传统的人事管理部门是一个非效益的、非生产的部门,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范围不止局限于生产部门和效益部门。作为现代化企业中的主要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管理战略中不可缺失的部分,通过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来对企业的管理战略做出贡献。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的内容较广,在当前的很多组织文化和系统建设中都有体现,企业大多分析各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以及为可持续性发展做出保障。
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的结构
改变事业单位传统人事管理组织垂直的结构,采用以平面网络为主体的结构,进而形成以业务知识和技能为主体资产的矩形阵垒;在管理层面上,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改成“倒金字塔”模式,实现由发展战略到意见与建议相协调的模式,加大员工参与力度,从而实现事业单位全面、协调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的形式
事业单位传统的人事管理形式较为单一,当员工入职后,没有对个人进行性格的分析、职业技能的优劣判断,而是经过短期培训之后,提供现存的岗位,员工如果没有很好地适应新岗位,就会陷入被动的状态,员工自我价值得不到体现,对单位也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事业单位人才的浪费和流失;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更加人性化,根据整体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且持续开展新技能的培训,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及职责进行相应的调整,培养出最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人才,从而避免了人才浪费和流失的现象。
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的工作与流程
人力资源管理以人力资源规划为基础;管理的内容要结构化、系统化;管理要由“人”管走向“制”管;要做到权力与职责相适应;人力资源机构设立要科学化、灵活化;提高管理人员专业化、职能化水平;逐步进行深入、細致的工作研究;认真细致地做好人员系统研究工作等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在招聘工作人员之前,提前做好可行性分析,明确本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然后,根据国家相关招考要求和程序,事业单位要把握好由单位自己组织的结构化面试环节,必要时可以聘请由专业人员组成面试官对招考人员进行面试。确保招聘的人才能够真正为单位所用,而不是为了招人而招人。关键是对新入职人员进行适当的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显露出严重的弊病。特别是当上级的意见与规章相矛盾时,上级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大大降低了体制的权威性,体制不健全还会对其他方面的管理产生冲击。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职能的缺失,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无法真正站在领导层的角度,进行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策划。另一方面是职责权限的错位,即原该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等,可能由财务部门或其他的管理部门来制定。
领导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当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由于上级对人才的激励与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其结果不仅会影响单位和个人的工作绩效,长期还会造成员工失去对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期,导致工作懈怠或跳槽,如果事业单位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和制约,必然使事业单位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向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单位领导的认识。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必须意识到人力资源的管理对单位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转变观念,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充分提高认识,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
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不应该只是起着协调和辅助作用的部门,它对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位对员工的管理应体现在各个环节,包括必要时直接参与组织未来战略的策划和制定。事业单位应站在全方位的角度来看待员工培训与发展的问题,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绩效奖励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等,充分调动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管理更上一个台阶,为单位储备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
建立有效的人事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想要逐渐形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首先就是必须要完成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和开发,加强单位内部对各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开发,招募工作人员时,选择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来完成该岗位的工作,让工作人员明白自己适合的岗位。其次,由于员工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提高,所以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在岗或转岗培训,如果有特定任务或参与重大项目时,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专项培训。只有让员工不断加强学习和自我学习,才能提升工作能力,更好地为单位创造价值。最后,对于在工作中表现不同的员工,单位应该实行有效的绩效奖励办法,让表现优秀的员工工作更有激情,表现稍逊的员工也有追赶的动力。
建立人事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事業单位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案和执行制度,包括计划与招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以及奖励与培训等制度。事业单位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领导管理”,根据自己的管理结构思想,区域化、系统化地制定人事管理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避免或尽量减少主观随意的管理。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考核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需要依据自己所属单位不同工作岗位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绩效考核评估的实际结果来制定相应的衡量标准,尽可能减少事业单位在考核和评估中可能存在的失误和失真现象。此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标要做到专人监督、奖惩分明,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实施绩效考核的指标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单位可以依据绩效考核机制下建立起的日常活动和特定的业绩记录,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人才管理考核的方法。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能够促进我国人才市场的快速增长,所以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必须要知道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当前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转变以往的管理模式,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从而呈现事业单位与职工共同发展的趋势。
(镇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镇江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曙光.论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J].中国市场,2018,990(35):127-128.
[2]王爱玲.试析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7(03):186.
[3]郭印生.浅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思路[J].经济师,No.329(07):240-241.
[4]李慧芬.浅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人才资源开发,2017(2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