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事”到“国事”,家庭教育何以促进?
2022-06-02徐德明
徐德明
写在前面的话: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如今,这部法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和施行,家庭教育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依法带娃”逐渐成为热词。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所在周是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
为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家庭教育、依法推进家庭教育的氛围,近日,本刊记者专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等有关专家、学者,并就天津市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地实施等情况进行调研。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正式实施,是我国首次针对家庭教育进行的专门立法。其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全社会应如何协同赋能?
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曹瑞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教育理论问题,尤其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实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但是,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现象仍然存在,在家庭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谈及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曹瑞研究员指出:“一是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不强;二是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成才观;三是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四是全社会尚未形成支持和维系家庭教育的氛围;五是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问题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
“《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宗明义,第一条即明确指出本法制定的主旨: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曹瑞研究员分析说,家庭教育是一种优良家风的教育。我们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高度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不能从“小我”“小家庭”的视野来理解这部法律。这部法律出台的目的是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为家长赋能,最终目的是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
同时,曹瑞研究员认为,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教育促进法》在第一章第三条明确提出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立德树人必须贯穿于家庭教育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家庭教育自始至终都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而开展,不能“偏向”,不能“走样”。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她进一步阐释,在关于“家庭责任”的相关内容中,也提到了家庭和父母要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的定位。
曹瑞研究员指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核心是为家长赋能,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之上,通过立法保障每个家庭获得必要的家庭教育支持,并且进一步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通过帮助家长明确家庭责任、告知家长家庭教育具体内容、传授家庭教育科学方法,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途径来为家长赋能。
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天津教育在行动
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始终坚持把“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把建设高质量家校共育示范校、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联合社会力量齐抓共管为己任,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为目标。
从“双生入学”到多种形式的家长课堂,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始终倡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悦享家课堂”就是该校宣传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实现更多家长能够随时学习,岳阳道小学在“智慧校园”中率先启动线上专题讲座,由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天津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副院长马明开讲,陆续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等系列讲座,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内容和实施等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聚焦实效,不断拓宽家庭教育实施路径。学校成立了“家长同学院”,以《金种子课程》为载体,通过线上智慧云课和线下互动讲堂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四平东道小学聘请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曹瑞研究员,每周为家长们分享《家庭教育促进法》系列微课,该课程从家庭教育实际出发,内容生动、方法具体,在学校公众号、视频号和校内平台三线发布,便于家长随时学习,深受欢迎。“与时俱进、主动引领、不断深化,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增值,促进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使命。金种子课程携带着未来教育进步、教师家长成长、未来发展的诸多基因应运而生。很多家长表示,非常感谢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学习的平台,非常愿意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焦茹校长如是说。
天津市和平区万全小学则坚持開放办学特色,进一步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努力构建协同育人新格局。学校自主开发三个类别的家庭教育课程,即以《温巢课程》为内容的家长学习课程、以家长义工为载体的家长服务课程以及以家校互动为形式的家校互动课程。从顶层设计上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绘制蓝图,避免了家校之间碎片化、随意性的交往方式,使家长真正从看到管、从说到做,从学校外围深入学校内部。在其《温巢课程》中嵌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学习内容。
天津市南开区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工作,从强化管理、完善制度、突出实效、打造品牌着手,在区内中、小、幼建立了11个家庭教育指导站,整体谋划,精准指导,推动基层的家庭教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该区建立了优秀家委会、优秀家长学校和优秀家长评审表彰制度,通过三级评审推优,鼓励学校和家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此外,该区教育局还联合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启动家庭教育种子培养工程,有效开展专业培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有关专家深入剖析了当前众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困惑与迷茫,家校共育、家校社协同共育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浅出地提出改善之道。不少教师在谈及收获时表示,不仅更新了家庭教育理念,而且要学以致用,发挥种子作用,推动家庭教育工作有效开展。
为贯彻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家长学校的建设,天津市东丽区开展了中小学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展示交流活动。活动中,11所中小学校分别从组织领导、师资队伍、主要任务、教学管理、特色工作等方面进行汇报交流。各学校通过互查互看相关档案资料,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东丽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学校是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立德树人共识是家长学校的首要任务。“今后,东丽区各中小学将以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为载体,积极探索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思路,构建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东丽教育人的力量。”
作为教育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传播家教知识。天津很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精选《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的学习文章,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在引导家长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文章的同时,组织家长开展书写心得体会活动。
“把孩子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
“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的成长,而不只是物质资源的提供者。”
“家庭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品味及审美观,良好的家庭布局能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及做事的条理性。”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我們应该正视孩子的差异,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他们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最好的别人。”
……
在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后,家长们纷纷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天津市静海区运河学校在开学第一周就召开了全体班主任会议,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有关政策精神,进一步细化相关工作,要求教师在召开家长会时要围绕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需求和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加以引导。
该校特别明确了在家长会中要将正确育儿观念、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手机管理和近视防控等作为必讲内容。同时,规定了对错误的成才观、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引导参加课外辅和点名批评个别学生等内容坚决不讲。静海区运河学校校长郝亚河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需要家校全力合作、共同学习。只有家长与教师携手,才能探索出育人的新路径,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坐落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目前,该校教师团队正在开发“家庭教育”菜单式课程,将《家庭教育促进法》中的内容课程化、菜单化、生活化。
“通过家校合作,构建‘五航’家庭教育模式,实施精准、科学的家庭教育,以弥补学生短板,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能力,激活学生的人生理想。”思政课正高级教师、该校副校长董彦旭表示。
“家庭教育因其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独特作用。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阵地,因此加强家长和学校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长期从事德育研究工作的天津市河北区大江路小学校长刘英深谙此理。
为此,她在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探索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维联动的一体化教育机制,充分利用家长会、家委会、家访、家长学校、家校同步训练营等方式对家长进行指导、培训,把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作为学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实施层面,积极构建家校互动平台,创建新型家校结合模式。
天津市宝坻区第十中学则以“三八”国际妇女节为契机,启动了“幸福虎妈营”,并开展首次集体实践活动。首次集体实践活动由虎妈营成员、家长、班主任、相关学科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通过了解学生需求、家长困惑等,积极探讨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工作。该校校长张国良介绍,“幸福虎妈营”是宝坻十中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践行学校“幸福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期间,“幸福虎妈营”开展了“虎妈课堂”“虎妈实践”“虎妈论坛”“虎妈争先”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依法带娃”的家教理念,转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未来之路在何方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忠研究员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中关于家庭教育的表述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在对家庭教育的多年研究中,王文忠研究员认为,家长的使命就是要让自己的孩子在离开家长后能够独立生活,能够从周围人那儿学习,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他将家庭教育分为4种类型,即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他表示,家庭教育的三原则包括:第一,爱自己、爱配偶;第二,无条件地爱孩子;第三,爱社会。而无条件地爱孩子,就是关注孩子。限制孩子,就是“爱社会”与“爱自己、爱配偶”的结合。所以,理想的家庭教育方式是,既关注孩子本身的状态,又限制孩子对其他人伤害,做一名权威型的家长。
他进一步解释说,“作为一名家长,我们既要关注孩子本身,同时也要关注孩子所处环境中的其他人;我们既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同时又要限制孩子对其他人和事的伤害;我们作为家长,不要做一个只限制孩子而不关注孩子的专制型家长;也不要做一个不关注环境,不关注他人,只关注孩子,只满足孩子的溺爱型家长;更不能做一个既不关注孩子也不关注他人的放任型家长。同时,我们提倡每个人都要成为自己的家长,自己成为自己的权威性父母,在现实中承担责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工作。做什么事情都生机勃勃、兴趣盎然。”
当下,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怎么做,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段时间以来,“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常态化。其核心,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和青少年的成长规律。《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教育家长,使其依法进行家庭教育,让家长做教育的“明白人”。
《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并实施后,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好?
“在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家长应当依法带娃。”正高级德育教师、天津市特级教师、河西区教师发展中心思政创新办公室主任么青的观点非常鲜明。
么青认为:“《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部非常有温度的法!”以往,咱们一提到‘法’,想到的都是庄严肃穆。而这部法,通篇都是对家长的指导和引领。告诉家长如何做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因此,家长应该认真学习,并以此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么青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第16条规定了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教育未成年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家国情怀;教育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团结互助、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保证未成年人营养均衡、科学运动、睡眠充足、身心愉悦,引导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对其进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網和防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拐卖、防性侵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帮助其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紧接着,么青又介绍,《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第17条又明确地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合理运用的方式方法。例如: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么青进一步解释,这部法的温度正体现在此。表面上看,并不是硬性的要求和规定,而是亲切的指导和引导。“引导”体现在明确责任,“指导”则体现在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么青看来,“双减”已经被写入《家庭教育促进法》。“如《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因此,作为家长,应当学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觉依法带娃。
(吴 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