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急救转运中保温箱的应用对新生儿治疗效果的研究

2022-06-01周晓琼汤梅蓉肖啟

当代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保温箱危重体征

周晓琼,汤梅蓉,肖啟

(江西省宜春市120急救中心急救科,江西 宜春 336099)

新生儿急救中,新生儿转运具有关键性作用。针对危重新生儿,如果能成功转运,有助于降低病死率。近年来,伴随急救医学的持续发展与完善,转运设备与监护仪器的持续更新与优化,医护人员的负担大幅减轻,有更多时间监护患儿,为成功转运提供支持[1]。目前,急救转运危重新生儿时,保温箱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能否高效、科学、合理地使用保温箱,直接关系新生儿转运与救治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院前急救转运中保温箱的应用对新生儿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本急救中心收治的50例危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使用婴儿保温箱转运的25 例危重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将同期采用传统人工环抱方式转运的25例危重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胎龄26~41周,平均(30.25±2.78)周;出生时间2.5~10 d,平均(4.17±1.01)d;疾病类型:早产且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例,新生儿重度窒息9例,胎粪吸入综合征6例,其他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胎龄26~42 周,平均(30.43±2.91)周;出生时间2.5~10 d,平均(4.21±1.03)d;疾病类型:早产且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7 例,重度窒息10 例,胎粪吸入综合征5 例,其他3 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出生时间均<10 d;②胎龄均≥26周;③均需院前急救转运。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肾等脏器功能异常;②免疫、血液系统异常;③严重先天性疾病;④不适合急救转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院前急救转运中采用传统人工环抱方式转运。快速建立静脉留置针通道,且确保静脉通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保障所携带的转运设备可正常工作;根据天气与新生儿实际情况穿衣与包被;护理人员以环抱的方式抱着患儿,并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利用监护仪实时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转运途中,确保各类管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预防移位、脱落等情况发生。运转后,由急救医师提前30 min 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医师联系,确保NICU医护人员提前做好接诊准备工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院前急救转运中应用婴儿保温箱(郑州迪生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ISON)转运。①准备、调试保温箱:出诊前,检查保温箱是否正常运转,根据家属电话告知内容或基层医院汇报信息(如新生儿体质量、胎龄等)设置保温箱温度,若患儿体质量<1 000 g,需将温度调为35~36℃,若体质量为1 000~<1 500 g,温度设定为34~35℃,若体质量为1 500~<2 500 g,温度设定为33~34℃,若体质量≥2 500 g,温度设定32~33℃[3];调试前,还需要做好保温箱的预热工作,以保障新生儿转至救护车上时,能保持合适箱温。②转运过程中病情处理。快速建立静脉留置针通路,可根据需要建2 条静脉通路;确保全部转运设备工作状态良好;采用固定带将患儿固定于保温箱,沙袋放于患儿头部两侧,预防患儿头部晃动而引发的脑部损伤;另外,应使患儿的头肩部与身体始终处于同一水平线;让患儿面向护士,保持适当的仰伸体位,以及时清理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转运过程中,应使保温箱与救护车保持垂直,锁定箱轮;用监护仪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时刻观察患儿的末梢循环、肌张力及意识等情况;注意维持各导管始终通畅,预防移位或脱落情况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抢救情况(抢救成功[4]:患儿转运到医院后,经抢救,各项体征恢复正常且维稳,机体检查各功能均正常;抢救失败:患儿死亡或进入重症监护室)、康复出院率(患儿经救治后顺利出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 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温、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比较(±s)

?

2.2 两组抢救情况及康复出院率比较 观察组抢 救成功率、康复住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抢救情况及康复出院率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是一类比较薄弱的群体,由于身体机能较弱,当新生儿遭受外部刺激时,极易出现意外或异常,尤其是患病新生儿,做好其救治、照护工作尤为重要。当新生儿患病后,需及时将其送院救治,而能否安全转运,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医疗设备、人员等因素相关。需注意的是,如果所用转运设备比较健全且先进,可使整个转运工作更加安全、高效,而转运危重新生儿,保暖与呼吸道通畅尤为重要[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表明转运完全成功,无意外损伤或事故发生;而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72.00%,失败7例,其中,死亡1例,病情加重6例。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体温、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康复出院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保温箱可稳定患儿生命体征,保温箱在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相关研究[7-9]结论相一致,即将保温箱运用于院前急救转运中,尤其是危重新生儿救治中,能平稳、安全地将患儿送至医院,保障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温箱主要有以下优势:可根据患儿体温实时监测、调控婴儿保温箱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指数等,保障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将患儿置于保温箱内,可避免其与外界接触,减少感染的概率[10];保温箱内,患儿未着衣物,充分暴露身体,有助于及时有效地发现其细微的病情变化,如呼吸、肤色、外形等,以便快速处理;保温箱固定在医疗舱内,患儿不受道路颠簸、紧急刹车、人员疲劳等外界因素影响,各种监护仪连接清晰到位,抢救等物品摆放更井然有序,有利于各类操作[11],从而良好地稳定高危新生儿的病情,为其安全转运提供技术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另外,保温箱控制系统选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箱内温度(箱温/肤温)实施伺服控制,而且还能依据设置温度与实测温度比值加热控制[12-13]。此外,保温箱采用独特的双层恒温罩结构,有自动保温风帘,可有效避免打开正门护理时箱内热量的散失[14-15]。开启操作窗采用了超静音技术,可避免因医护人员的护理操作影响患儿休息或惊醒患儿。温度控制采用设置温度与实测温度分屏显示方式,操作时一目了然[16]。婴儿保温箱具有传感器、超温、风机、偏差、电源中断等故障自动报警功能,其中极具特色的传感器放置位置不正确和风机低转速自动报警功能,显著提高其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且院内保温箱操作技术已趋成熟,应用于院前急救转运中,可极大地满足高危新生儿转运途中的特殊要求,有效地解决恒温、监测、安全、预防感染等各方面问题。

综上所述,将保温箱用于危重新生儿的院前急救转运中,不仅能改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还能提高其机体温度,增强救治康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保温箱危重体征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辐射制冷技术的冷链保温箱隔热性能测试与能耗分析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一种绝缘子保温箱
暖箱就是体外子宫,4种新生儿需要它
在保温箱里的日子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