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德育学科实施优化途径

2022-06-01洪汉民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优化途径小学

洪汉民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从古至今对于品德修养极为看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斷发展,品德学习已经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存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就是这样一门品德教育学科。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技能,更是对于个人品行修养有严格的考核,德才兼备成了人才的衡量标准,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但价值观尚未完善,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本文以小学德育学科实施优化途径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究,期望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帮助性的想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德育学科;优化途径

在小学众多学科中,德育学科是比较抽象化的,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实践和领悟,小学生学习压力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社会德育实践,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正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部分,对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指向作用。

一、小学德育学科教学现状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普及落实多年,但与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仍旧有一定的融合空间,一些小学教师仍旧存在“教学偏科”现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其他知识学科上,忽略德育学科的教学创设与效果,没有意识到德育学科的重要性,甚至占用德育学科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其他学科内容,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与任务要求,还有一部分教师不注重德育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德育学科本来就相对抽象和枯燥,如果缺少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德育学科的兴趣,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下面结合现状问题给出相应优化策略。

二、小学德育学科具体优化途径

(一)理论结合实践的生活化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虽然有许多德育小故事和案例,但仅仅依靠课本理论讲解时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要以开放式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内涵,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本第三单元中《生命最宝贵》单元中,给学生讲述了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没有生活经历,很难领悟生命的含义,所以教师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红色历史博物馆,去感受战争年代人们为了后代子孙的幸福生活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参观之后的心得需要学生每人一篇,然后在下节课进行集中演讲,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红色电影,更加直观的体会生命的可贵。

(二)重视课堂上互动交流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重视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与要求,能更好地使学习成为一种合作关系,通过人际交往而进行的社会活动过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社会性的发展,即实现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的能力。对于合作学习的重视,我们应深入地思考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如何提高课堂交流的效度。众所周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随着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 我们应引导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而小组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合作学习时,我们应特别注意对合作学习的目的任务的要求、对小组的分工合作、职责的指导,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达到让每一个学生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学习与能力的提高,使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

(三)将德育与日常生活结合

德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抽象概念,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讲,需要联系实际,让孩子清晰德育是朴实的,不是大道理,如通过《孔融让梨》一类的典故,让学生课后回家进行创意品德活动,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提示,如爱家人、爱生活和爱祖国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行为表达,完成后还可以进行分组讨论,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加深学生德育观念。可以在课本中深入挖掘德育内容,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学科教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学科教师要加强对教学课本德育内容的挖掘(需要和其他学科老师的有效沟通),从而更好地渗透德育教学,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四)增加德育评价机制

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不仅要参与教师的品德投票,更要深入的去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情况,师生之间朝夕相处,如果教师没有一颗关爱之心和作为教师的高度责任感,是不可能教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的,在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角色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因为教育是需要情感支撑的,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也能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可以说师生关系是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关系影响两方面教学效果,学科教学和德育教学,从学科教学角度讲,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教师的授课效果更加明显。

结束语

优化小学德育学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贯彻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道德品质既可以让自身变得勇敢自信、乐观向上,同时也能感染他人,品德要从小时候抓起,良好根基,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和平的修养的标准,理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和透明化。

参考文献:

[1] 金亚慧. 对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的几点思考[J].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6).

[2] 文圆. 中小学德育课堂教学的思考——从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思想说起[J]. 学园,2015(2).

[3] 张紫屏.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J]. 全球教育展望,2016(7):3-13.

猜你喜欢

优化途径小学
浅析网上书店的营销策略与模式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优化途径分析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