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探究
2022-06-01江玉琼
江玉琼
摘要:在双减的背景下,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外作业,让课外作业成为孩子自主探究学习的乐园。结合教学实践,从作业形式、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三方面对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双减;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作业设计;有效性
“双减”是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国家为了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而出台的政策,是深入推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旨在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
数学课外作业是巩固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技能的主要途径。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是落实双减的关键一环,让学生作业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长减少,减轻作业负担,保障教学质量,对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求更高,对一线教师带来了史无前例的考验和挑战。
一、作业形式的有效性
好玩多动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我们经常认为好玩多动的孩子就不会好好学习,将学习和玩耍的界线划得很清楚,认为学习就是学习,玩耍就是玩耍,没完成学习就不让玩耍;这样,孩子就容易把学习当作一种任务,做课外作业更是为了完成任务,就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就难免会出现厌学的情绪。我们要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生理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看得到、摸得着的课外作业。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包括口头表达、动手操作两类。
口头表达的作业就是让孩子在家里通过口述完成的作业,不但锻炼数学思维,还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把看图列式编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简单概括、把图意说完整,再进行列式解答,这样可以激发孩子求知的兴趣,使孩子愿意学、乐于做。
动手操作的作业就是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进行创造性的设计,从而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比如认识钟表,可以让孩子回家动手制作一个漂亮的钟面,在制作过程中,让孩子先了解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比较长短和粗细;然后观察钟面上的数字和刻度,最后用硬纸片制作一个时针和分针可以旋转的钟面;在动手实践中更好的掌握有关钟面的知识。
无论是口头表达的作业,还是动手操作的作业,同时都要注重探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形象具体的感知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技能。
二、作业内容的有效性
作业内容是作业的载体,是作业能否有效达成目标的关键要素,可分为观察性作业、操作性作业和体验性作业。
观察性作业是让孩子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将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比如“一起来分类”的内容,让孩子观察各种图形,然后根据形状分、根据大小分、根据有没有角分、根据线条的多少分等进行分类。同时布置一个拓展性的作业,对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根据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进行分类,学习垃圾分类方法,实现德育渗透,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性作业是让孩子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完成的作业,在操作过程中训练数学思维,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比如“认识0-10的数字”,可以让孩子回家数一数、摆一摆,吃饭的时候可以数一数有几盘菜、几个碗、几根筷子等,用牙签、积木或黄豆等摆成数字的形状;通过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使冷冰冰的數字变得生动、形象。
体验性作业是让孩子通过体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去解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懂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比如“比多少”,让孩子回家后,用两个一样大小的杯子装一样高的水,分别放两块糖,试试哪杯水更甜,说说为什么;另外准备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装一样高的水,分别放入一块糖,试试哪杯水更甜,说说为什么。让孩子从不同角度体验多和少的区别,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数学原来如此有趣。
三、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作业评价是要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巩固作业的效果,可分为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和老师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孩子对完成作业做作自我评价,可以让孩子在家跟父母谈谈作业完成情况和感受,也可以让孩子在班里向全班同学谈谈自己完成作业的收获和心得。让孩子开口说,既可以锻炼胆量,也可以提高表达能力。
家长评价就是家长对孩子完成作业进行评价,让家长陪孩子一起完成作业,既可以引导孩子学习,也更好的培养亲子关系。
同学评价就学生对同学完成作业进行评价,当同学在班里汇报作业后,可以让其他的同学来作评价,有利于判断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孩子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老师评价就是老师对学生完成作业进行评价,老师的评价是孩子最关心的,所以要尽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给孩子积极、正面的评价,让孩子在得到肯定和认可中收获付出后的喜悦,增加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
总的来说,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心理上表现出好玩多动的天性,要提高数学课外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评价要全面,才能让孩子对课后作业感兴趣,愿意主动探究,积极快乐的完成,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双减背景下,低年级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要注重孩子成长的特点,让孩子对作业不再焦虑,真正实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本文系源城区教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实践研究”(课题编号:YC21——11083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善娜.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与实施[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杨静.论小学低年级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如何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J].《文学教育》,2019(13).
[3]杨培明.“双减”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J].江苏教育,2021(9).5C86B066-7C09-4394-9812-2379BEA3BA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