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东伟副主任医师运用“固阳思想” 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探微

2022-06-01花放张东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3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

花放 张东伟

【摘 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张东伟主任认为,对肿瘤病人进行扶正固本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坚持固护阳气,文章总结了“固阳思想”治疗多种常见恶性肿瘤的临证经验。张东伟主任擅长运用“固阳思想”,根据阳气的多少及部位的不同,固阳又可细分为扶阳、补阳、温阳、通阳、敛阳等具体治法。文章中对这些治法进行了具体阐述与总结,对固阳思想进行了深入探究,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中医经验。

【关键词】 固护阳气;恶性肿瘤;阳化气;阴阳为纲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6-0084-04

Zhang Dongwei 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Malignant Tumor With “Guyang Thought”

HUA Fang1 ZHANG Dongwei2△

1.Graduate School,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8,China;

2.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t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31,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director Zhang Dongwei think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trengthen the foundation of cancer patients is to maintain Yang Qi,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using  “Guyang Thought” treats  a variety of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Director Zhang makes good use of “the idea of strengthening Yang”.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and location of Yang Qi, strengthening Yang can be subdivided into specific treatments such as supporting Yang, replenishing Yang, warming Yang, activating Yang, and astringing Yang. This paper elaborates and summarizes these treatment methods, and makes a thorough study of Guyang thought, It provides valua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tumors.

Key words:To Strengthen and Protect the Yang; Malignant Tumor; Yang Transform Into Qi; Yin and Yang as Outline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2020年世界各地新發的癌症病例约有1929万例,已经演变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发展的疾病[1]。中医医家普遍认为,癌瘤的病机不外乎“痰、瘀、毒、虚”,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诸病源候论》谓:“积聚者,由阴阳不和,腑脏虚弱,受于风邪,搏于腑脏之气所为也。”《黄帝内经》中亦有阳主化气,阴主成形的观点,故当人体阳气虚弱,失去控制,阳气不能制约阴形,则容易形成肿瘤[2]。肿瘤后期,阳气越发衰弱,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损,丧失了免疫监视能力,肿瘤更易发生转移。可见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与阳气的亏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阳气为生命之本源

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化疗后及慢性进展的过程中,始终伴有阳气的耗散。从中医理论来看,阳气为立命之本,是人体最关键的物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把阳气看成是人体内的太阳,只有太阳存在,人才能得以生存,一旦太阳消失,则人亦会死亡;阳气在体表可固表抗邪,在内部可温煦气血运行,表明阳气可固护人体的生命之力。《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夫自古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将人置于宇宙自然界中,强调人本于阴阳,与天地万物密不可分。历代医家意识到阳气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在治疗疾病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视阳气的作用。张东伟主任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20余年,对常见的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同时吸收了各地医家的经验,逐步建立了一套以固护阳气、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的治疗理念。在张东伟主任的临床经验中,“固阳思想”贯穿了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固阳,即固护阳气,达到稳固、调理阳气的效果。张东伟主任固护阳气又可从温阳、扶阳、补阳、通阳、助阳、敛阳六个方面进行,同时祛邪与固阳并举,固阳为主,攻伐为辅,以期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之效,最终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

2 固阳六法

2.1 温阳法 温阳,即温扶、温补阳气,适用于阳气生化乏源,体内阳气不足,阴偏盛的患者。温阳法来源于历代医家对阳气的重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宇宙万物的生化发展都是通过阴阳的相互作用实现的。无形之阳气需赖有形之阴体才得以固守,有形之阴体因为有了阳气的流动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由此可知阴阳二气对于生命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伤寒论》中,更加重视阳气的思想,仅虚寒证就占120余条,因而书中姜、桂、附的使用频率极高,温扶阳气的方药约占大半。张东伟主任精于研习仲景经方,在临床治疗中,每每应用桂枝、制附片、干姜等中药温补元阳,取得良效。桂枝,味辛、甘,性温。可散寒止痛、温阳化气。附子,性大热,有毒,温里散寒,可补先天命门之火。干姜,其性辛温,守而不走,助附子以温阳。《本草求真》中有言: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两者相须配伍,一可以降低附子毒性,二可以加强回阳功效。A4FBA21D-32B4-4EB0-BCB2-2BB73C1B5DF9

2.2 扶阳法 扶阳是指维持、维护、扶助、调整阳气。扶阳是纠正阳气的“不通”和“不荣”,以治疗疾病[3]。用温热药直接补充人体的元阳,人体阳气充足,正气充足,可以巩固健康的气脉,使邪气消除。戴恩来教授认为肾阳在人类成长、发育、衰老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4]。扶阳学说的基础理论是“肾为水火之宅,元阴元阳之所在”“人之一身阳气藏于肾中”。因此,张东伟主任认为扶阳应从肾阳开始,通过温肾阳来扶助阳气的功能。扶阳法有补肾益阳、镇静安神的作用,通过扶助阳气,特别是补益肾阳,改善了肿瘤患者焦虑、阳虚失眠、阳虚便秘等症状,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5]。当然扶阳法的思想与温补派不尽相同。

“扶阳”是以“温阳”为基础,其中心思想是运用大剂量的辛热药物大力扶助阳气。“扶阳法”帮助人体化生阳气,根据阴阳互根理论,从而使阳气化生阴气,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6]。郑钦安扶阳方,如四逆汤,有燥湿温阳之效,适合寒而湿的寒湿体质服用。体寒而燥(寒燥)体质的人如果误用,有燥伤阴液,发生便秘痔疾等燥证的危险。而以张景岳为代表的温补派,例如右归饮、右归丸等熟地与桂附同用之方,有温阳润燥之效,适合寒而燥的寒燥体质服用,体寒而湿(寒湿)体质的人如果误用,有化生痰湿的弊端。因此,必须以扶阳为基础,扶阳袪邪、温热消积同时进行,才能取得显著疗效。同时,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患者辨证施治。

2.3 补阳法 补阳即补益阳气,补即补益之意。适用于阳气匮乏所致的病变,一般发生于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导致肾阳衰损之人。癌症患者术后或化疗后出现重度水肿、畏寒、乏力、精神萎靡等临床表现,多系由肾阳虚所引起,机体的生理机能或水液代谢的功能明显减退;同时由于肾阳虚衰,火不暖土,出现脾阳衰弱,运化功能失职,出现畏寒肢冷、下身浮肿等临床表现[7]。张东伟主任的临证体会是:患者病程久,心、脾、肾等脏器阳气虚衰较重时,多选用补阳之法,治疗上以补益肾阳为主,可应用真武汤加黄芪、太子参、山萸肉、三七、水蛭、车前子等,现代药理研究[8-9]表明真武汤、金匮肾气丸能够纠正阳虚大鼠的代谢紊乱。张东伟主任在药物上喜用桂枝、肉桂补上焦心、肺之阳;砂仁、厚朴、干姜温中焦脾胃之阳;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温补下焦肾之元阳,临床中加减应用每每获得良效。张东伟主任的临床经验证实,黄芪、补骨脂、淫羊藿等能显著改善骨髓抑制程度,尤其对治疗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0]。

2.4 通阳法 通阳意味着通达阳气,通即通达、通透。它适用于治疗因阳郁不通、运行异常所引起的疾病。阳气运行不通畅,它们便无法正常发挥阳气的功能。通阳法是运用各种方法,驱除影响阳气运行的因素,使阳气的运行恢复正常,从而达到上下内外,使阳气宣通的目的[11]。在患有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局部结节的患者中,张东伟主任应用通阳散结法,主要运用薤白、葱白、桂枝等通达局部阳气,调和局部阴阳,使气血通畅。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伴有癌性疼痛,张东伟主任认为,气滞、水饮、痰瘀等病理代谢产物阻塞局部,即“不通则痛”为癌痛的主要病机。张东伟主任在临床中运用通阳法,使局部气血疏通,阴阳调和,阳气充足,则疼痛可明显减轻。

2.5 助阳法 助阳即帮助阳气,助即辅助、帮助之意。适用于机体因缺乏阳气,其温煦、卫外及气化功能减弱而导致的疾病。助阳法是通过补益后天脾、肺,达到补气养阳的目的,使阳气充足。阳气充沛而旺盛,恢复了其运化及气化的功能,启动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驱邪治病的目的[12]。随着疾病的进展,恶性肿瘤患者由气虚到气虚涉阳,再发展到阳气虚损。阳气不足,则运化功能减退,致水液、湿热、瘀血毒邪滞留体内。通过补气助阳的方法,使阳气恢复,从而达到阳气复、阴霾散的目的。阳气恢复后,可以激活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祛除湿、热、瘀、毒、饮邪,达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起到保护全身的作用[13]。

2.6 敛阳法 敛阳,即收敛阳气,敛即内敛、收涩之意。适用于以阳不入阴为核心病机,机体营卫不和,阳气耗散而导致的疾病。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脏腑功能因气血消耗而不断虚衰,以气血亏虚为主,日久导致阴阳气血俱虚,阳气不停的耗散,阴精亦不足致阴不敛阳、营卫不和而时常出现出现夜间失眠,日间精神不振[14]。当晚期肺癌患者上焦肺之阳气不足时,导致宗气不守、宗气外泄则出现剧烈咳嗽、咳痰甚至咳血等症,此时应收敛肺之阳气,阳气内敛则宗气自守,咳喘可解[15]。张东伟主任在临床治疗中善用白芍、五味子、生龙骨、生牡蛎等药物敛阳滋阴。其中,白芍味甘酸平,入肝经,养肝血,敛肝阳,故而有敛阳滋肝安神之妙用;五味子味酸甘,归心、肺、肾经,可敛心肾之阳气,敛上焦肺之气,起到收敛固涩阳气的作用;生龙骨味涩,性收敛,功效可敛浮越之气,收阳中之阴,故而有敛阳收陰,镇惊安神之用;再加上生牡蛎味咸涩,入肝肾,能平肝潜阳,敛肾纳气,故有潜阳补阴、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用。

3 验案举隅

周某,男,77岁,2021年3月4日初诊。主诉:肺癌术后2年余,咳血20天。患者2019年1月体检发现左肺癌伴有转移,遂行手术治疗。病理示:中-低分化腺癌。现系肺癌术后2年余,术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病灶较前增大,提示有病情进展。刻下:咳血,色鲜红,痰多,全身乏力,怕冷,纳食馨,寐可,二便调。查体:神清,精神萎靡,左下肺呼吸音减弱。舌质淡红,苔白,脉滑。辅助检查:2021年3月2日肺部 CT 平扫示左肺占位。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西医诊断:左肺中-低分化腺癌(pT1N1Mx);中医诊断:肺积(痰湿阻肺证)。辨病辨证:患者老年男性,病程长,晚期肺腺癌,全身乏力,怕冷,舌质淡红,苔白,脉滑,四诊合参,证属痰湿阻肺证。治则:温阳益气,化痰除湿。处方:太子参15 g,黄芪30 g,麦冬20 g,法半夏6 g,赤芍12 g,侧柏炭 15 g,仙鹤草20 g,五味子10 g,白及6 g,浙贝母10 g,苦杏仁10  g,桔梗10 g,地榆炭10 g,柴胡10 g,黄芩10 g,山慈菇10 g,海浮石30 g,冬凌草30 g,牛膝15 g,天麻10 g,炙甘草10 g,炒栀子10 g,土茯苓20 g,蒲公英20 g。14剂,水煎内服,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A4FBA21D-32B4-4EB0-BCB2-2BB73C1B5DF9

2021年3月18日二诊:患者诉咳血较前稍减轻,无痰,全身乏力明显减轻,仍有畏寒怕冷,无恶心呕吐,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遂原方减浙贝母、白及,加淡附片6 g、桂枝10 g、当归15 g。共14剂,水煎内服,淡附片先煎1小时,日1剂,早晚饭后1小时温服。

2021年4月2日三诊:患者诉咳嗽,偶有血丝,全身乏力感基本消失,无发热,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沉细。在二诊处方基础上加灵芝20 g。共14剂,煎服法同前。

此后门诊继续服用原方中药治疗。2021年4月15日肺部CT示:左肺占位,较前片无明顯变化,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患者肺部病灶进展缓慢。

按:该患者为晚期肺腺癌患者,老年男性,病程2年余,临床以咳嗽咳血,神疲乏力,畏寒怕冷,舌淡红,苔白,脉滑等症候为主要表现。方中太子参、黄芪补气助阳、利水退肿为君药;仙鹤草、白及、浙贝母、五味子、地榆炭、侧柏炭收敛止血、敛阳补虚;麦冬、法半夏、赤芍益气养阴,收敛止血,使之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苦杏仁、桔梗降气平喘,柴胡《神农本草经》曰: “主心腹,去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与黄芩相配,使气机通达,脉道通利,共为臣药;海浮石味咸、寒,入肺肾二经,中空有孔,可漂浮于水面上,取其轻清升浮之性,有清肺散结,化痰止咳之功;山慈菇、冬凌草、蒲公英、土茯苓、炒栀子可清热解毒,祛肺中之积,共为佐药;牛膝、天麻一升一降,炙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之用。全方共奏补阳、温阳、敛阳之效,既可补虚扶正,又可祛除邪聚,疗效显著。

4 讨论

阳气对于人类以及宇宙中的阴阳互相生化、阴阳平衡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领导作用。一旦人体缺乏阳气,内脏功能就会减弱,新陈代谢会降低,抵抗疾病和致病因素的能力就会减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也会下降,甚至引起人体功能障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恶性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阳气不断被消耗,从而改变了人的体质,长时间的阳虚导致人体内寒气内生,化生寒痰,痰凝成积,进一步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导致恶性循环。临床治疗中,通过灵活运用固阳六法,可以增强和保护人体的阳气,改变人体阴阳之间的不平衡,从源头阻止肿瘤的发生、复发和转移。在临床实践中,应以固阳为指导思想,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清热解毒,化痰利湿,活血化瘀等适当方法。如此,标本同治,主次兼顾,疗效更加可观。固阳思想在肿瘤的治疗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深入研究,发扬固阳思想,使肿瘤的中医治疗经验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刘军兰.乳腺癌首次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J].中华乳腺病杂志,2020,14(6):389.

[2]李光达,马云飞,李晓晓,等.“形气神”理论在中医肿瘤中的应用[J/OL].辽宁中医杂志:1-6[2021-04-18].

[3]王栋平,倪瑶,胡伶姿,等.扶阳思想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9,34(2):259-262.

[4]杨燕.戴恩来教授运用温阳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经验总结[D].兰州:甘肃中医药大学,2020.

[5]段艳蕊,肖勇洪,李黔云.“温阳益气”“解郁安神”昼夜两方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J].环球中医药,2021,14(2):258-260.

[6]贾晓东,鱼涛.“扶阳”思想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105-107.

[7]周国民,李建民.从“温阳法”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高钾血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6):2939-2942.

[8]崔言坤,高彦宇,高博文,等.真武汤对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对IL-17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193-196.

[9]郑龙飞,韩玲,郝宇,等.金匮肾气丸加味膏,汤方干预肾阳虚模型大鼠的药效学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7):567-571.

[10]王敏,金军,张力苹,等.探讨中药治疗肿瘤化疗骨髓抑制用药规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47-149.

[11]李宏,李晓杰.正阳汤合附子山萸汤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8):273-274.

[12]张林落,陈贵喜,汤芝荃,等.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2):2500-2502.

[13]许晶,南梦蝶,刘宇,等.基于“调平理论”论治恶性肿瘤和恶性血液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世界中医药,2021,16(3):355-360.

[14]李星,陈丽卿,史永娥.益阴敛阳法中药内服配合肝经俞募穴推拿对60例阴虚阳亢证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6):45-47.

[15]李丹,张亚密,王征,等.从五脏六腑论治肺癌咳嗽[J/OL].辽宁中医杂志:1-15[2021-04-18].

(收稿日期:2021-07-19 编辑:黄丽君)A4FBA21D-32B4-4EB0-BCB2-2BB73C1B5DF9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DSA下中晚期肺癌供血动脉灌注化疗术的临床观察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如何切除司法体制中的“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实用价值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
DC/CIK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