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补贴、制度环境与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
——基于地区异质性视角的研究

2022-05-31华,李

生产力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财政补贴装备制造业

张 华,李 昶

(兰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兰州 甘肃 730050)

一、引言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装备制造业自“十三五”规划起就逐步确立了支撑工业转型升级中坚力量的地位。据2020 年度统计公报显示,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7%[1]。在高质量发展引领下,装备制造业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目标已确立,技术储备积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但目前尚未实现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仍旧面临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产业正处于从低端向高端过渡的发展阶段[2]。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发展态势成功吸引了全球装备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与此同时,在产业政策的指引下,国内原有的东部产业集中局面已被打破,呈现出产业自东向西转移的趋势,装备制造业各地区分布的差距正在逐年缩小[3]。但东中西部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仍有差异,这一差异与制度环境有关。财政补贴在制度环境好的地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4],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帮助政府精准选择补助对象,有效发挥政策工具的杠杆作用,降低企业创新成果外溢的风险;若区域内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企业实施创新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不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此相继出台了宏观经济导向政策和针对特定企业的扶持政策。各地政府也针对装备制造企业设立专项补贴并逐年加大财政补贴总量、优化补贴形式,引导装备制造业向既定方向发展。那么政府的财政补贴能否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财政补贴的创新激励效果是否存在地区差异?而各地的制度环境能否在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利用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15—2019 年的面板数据开展实证研究,通过实证检验结果为政府完善创新激励相关财政政策提供建议,为装备制造企业有效利用政府补贴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财政补贴是国家对经济、产业实施政府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创新过程风险高并且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创新成果的外溢性,面临市场失灵,因此具有政府干预的必要性(Nelson,1959;Arrow,1962)。公共产品理论认为政府干预市场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调节市场经济运行,分担企业创新风险,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项目的盈利能力,从而带动企业生态系统共同发展。装备制造企业往往是技术和劳动双重密集的企业,而高层次人力资本占比会增加政府实施补贴的可能性(王春元和于井远,2020)[6]。基于创新结果的政府补贴比事前补贴效率更高,并且直接的财政支持能够更好地刺激企业的长期创新行为(David 等,2000)[7]。因此,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激励效应”。并且相对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激励效应更加明显(张同斌和高铁梅,2012)[8]。企业发展既需要内部资源的支持,又需要外部资源的注入,并具有较强的外部性(王曦和杨博旭,2021)[9]。而财政补贴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资源,恰好具备这种属性(Yu 等,2016)[10]。因此对促进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创新水平具有激励作用(Czarnitzki等,2007)[11]。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假设1: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起正向激励作用。

随着各地区支持装备制造业政策的相继推出以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建立,装备制造业原有的东部地区集中局面被打破,产业多地区集聚的格局逐渐形成。同时,东部率先发展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相对更高,原因之一在于东部地区政府的竞争行为更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张娜和邓金钱,2021)[12]。通常情况下,企业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两个层面,前者主要体现在通过积极发掘并利用自身资源实施创新;后者则表现为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创新。而地方政府往往在区域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现有研究表明,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依赖政府的主导作用(张娜和邓金钱,2021)[12]。不仅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引导具有区域差异,激励效果同样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补贴对中部地区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效果最佳,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的激励效果较弱(郭娟娟等,2020)[13],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发展程度高,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低;与之相比,中部地区企业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较高;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消费市场和地域限制成为制约企业研发创新资金来源的主导因素,财政补贴的激励效果被弱化①本文所指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2 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9 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 个省、市、自治区。。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与政治、经济、文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习俗的总称。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宏观因素,制度环境会对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具有同群效应,即与该区域制度环境的优良有关。其原因可以部分归结为法律规则及其执行质量(Porta 等,1997)[14]。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尽可能避免企业的“寻租行为”,降低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薛阳和胡丽娜,2020)[5]。由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可获得有效的保护,因而企业可以更多凭借自身实力获取财政补贴,从而进一步提升财政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邵传林,2015)[4];而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可能导致企业信息披露不全面、市场要素扭曲、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获得创新资源的成本提高,甚至导致企业为获取财政补贴的“寻租行为”。又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薄弱,企业的研发收益面临较高的风险冲击(葛立宇,2018)[15],终将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财政补贴的创新激励效果。研究表明,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地方制度环境变化会显著影响企业创新与产能的关系(冯长春等,2020)[16],并且制度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产出(杨帆和王满仓,2020)[17]。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假设3: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即制度环境在财政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

(二)研究样本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5—2019 年A 股上市的装备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由于装备制造业是各种技术装备制造产业的总称,在数据库中并没有确切分类,所以本文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在Wind 数据库中手工筛选得到装备制造企业样本数据。为保证数据的可行性,剔除了连续亏损和经营状况波动较大的ST、*ST 公司和主要数据缺失严重以及未连续披露企业获得财政补贴的公司样本,最终形成了包含566 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2 829 个样本观测值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财政补贴、企业创新绩效和其他控制变量数据均来源于CSMAR 数据库,制度环境数据来源于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所有数据均使用Excel 和Stata 15.1 软件进行分析。

(三)变量定义

1.财政补贴。本文选取财政补贴作为解释变量,由于不同企业所接受的财政补贴额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参考武咸云等(2016)[18]的做法选用财政补贴强度,即政府补助金额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衡量不同装备制造企业所接受的政府支持力度。

2.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绩效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在现有文献中企业创新绩效一般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选择不同指标来评价。由于发明专利技术要求较高,被普遍认为可以反映企业真正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绩效,因此本文将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对数作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指标。

3.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本文的调节变量,选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中的各省份市场化指数测度企业所在地的制度环境。

4.控制变量。本文主要控制以下相关变量:为增加企业间的可比性,需要控制盈利能力、企业规模以及资产负债率三个变量;因为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就越有必要进行研发投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求也会更高,同时,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所需要花费的销售费用也就越高,因此本文借鉴李亚杰(2019)[19]的做法,采用销售费用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衡量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又根据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投入劳动力多的产业特点设立资本密集程度和劳动密集程度变量。为统一数据度量,将所有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相关变量如表1 所示。

表1 变量与释义

(四)模型构建

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别用于检验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是否会产生积极影响(模型1),以及制度环境在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模型2)。模型构建如下。

其中:i,t分别代表装备制造企业个体和年份,β是回归系数,ε是模型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共收集566 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以研究在各地区不同的制度环境下,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是否存在地区差异。企业创新绩效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仍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说明在各地区分布差距逐年缩小的背景下,东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在规模和实力方面仍具有比较优势。各地区企业的创新绩效均值较为接近,其中中部地区为2.317,略高于其他地区;而创新绩效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较大,说明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在专利产出及研发成果转化方面均具有较大差距,并且东部地区企业间的专利产出差距最为明显;专利产出最为先进的企业仍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的专利产出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表2 创新绩效分地区描述性统计

考虑到装备制造企业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特征,本文以政府补助金额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即政府补贴强度衡量政府对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表3 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部地区政府对装备制造企业的补贴强度最高,平均达到0.875%,其次为东部地区,达到0.749%,而西部地区政府补贴的强度最低,仅为0.549%。此外,企业间享受政府补贴强度的差异非常明显,并且存在未享受政府补贴、甚至退返政府补贴的情况。

表3 政府补贴分地区描述性统计

本文以各省份市场化指数测度装备制造企业所在地的制度环境。表4 的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了东中西部地区的制度环境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总体来看,该变量的平均值为8.708,最大值为9.970,最小值为2.530;从均值的情况看,东部地区最高,达到9.314,西部地区最低,仅为6.253,说明不同地区的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确实面临着不同的制度环境;此外,西部地区该指标的标准差最大,说明西部各省份的制度环境差异高于中东部地区。

表4 制度环境分地区描述性统计

其余控制变量的描述统计结果如表5 所示。由表5 可知,566 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主要在盈利状况、公司规模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市场竞争程度的差异最大,这与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所处的具体行业和地区竞争环境有关。

表5 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分析

表6 反映了所有变量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其中,企业创新绩效与财政补贴的相关系数为0.141,且通过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企业创新绩效与财政补贴之间显著正相关,即财政补贴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假设1 得到了初步验证。此外,企业创新绩效与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等控制变量也通过了10%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上述变量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劳动密集程度则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除企业创新绩效与企业规模的相关系数为0.530 以外,其余变量相关系数均小于0.5,说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对此,本文又计算了膨胀因子系数也均小于10,表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表6 Pearson 相关系数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Stata15.1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Hausman 检验发现检验结果拒绝原假设,适合模型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本文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 所示。模型(1)首先检验了全部地区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得到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288,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证明财政补贴可以有效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假设1 得到验证;为了验证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激励是否存在地区差异,本文分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做固定效应回归,发现财政补贴能够提升东部、中部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且中部地区的激励效果略优于东部地区,说明东部及中部地区政府能够利用财政补贴有效发挥创新引导作用,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显著提升了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而西部地区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激励效果并不显著,进而说明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激励存在地区差异,假设2 得到验证;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制度环境以及政府补贴与制度环境的交互项进行了全样本回归,得到制度环境、政府补贴与制度环境的交互项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55 和5.311,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假设3 得到验证,说明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对财政补贴和企业创新绩效存在调节效应,制度环境会影响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果,即制度环境越好,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越强。

表7 财政补贴、创新绩效与制度环境的回归结果

此外,对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也基本符合当前实际。第一,企业规模与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即无论在哪一地区,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其创新绩效就越好。第二,就盈利能力而言,全样本以及东部地区样本均得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的结果。盈利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联性强,一方面说明企业能够通过盈利创造内源资金为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创新能够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创新的根本目的,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但目前这一结果尚未在中西部地区的样本中得以体现,说明中西部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才能摆脱外部融资约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全样本以及东西部地区的劳动密集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也体现出显著为正的结果,但在中部地区并不具有显著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并不完全依靠人力要素驱动。第四,资产负债率、市场竞争以及资本密集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

(四)稳健性检验

前文的基准回归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个假设,但该结论可能会受估计方法或变量选择的影响而改变,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差,因此本文选择最小二乘法和替换变量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考虑到财政补贴与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将被解释变量专利申请数替换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即企业研发投入金额/营业收入,运用OLS 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稳健性检验结果与前文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说明前文分析可靠,本文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五)关于财政补贴时机的进一步讨论

企业技术创新可以划分为研发投入、研发产出以及成果转化三个阶段,财政补贴可以针对其中任一阶段实施。为验证财政补贴在哪一个阶段实施更具有激励效应,本文将研发投入强度(企业研发投入金额/营业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提前一期的财政补贴强度(政府补助/企业总资产)作为解释变量,用来衡量在研发投入阶段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实施财政补贴(即事前补助)的效果。而将专利申请数量作为研发产出和成果转化阶段的被解释变量,对应当期的财政补贴强度作为解释变量以衡量研发产出时(即事中补助)的效果;将财政补贴强度滞后一期作为成果转化阶段(即事后补助)的解释变量,分别对566 家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针对事前补助和事后补助得到检验结果,如表8、表9 所示。

表8 财政补贴事前补助回归结果

表9 财政补贴事后补助回归结果

基于表8、表9 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财政补贴的事前和事后补助对于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无论在哪个地区都不显著。其中,研发投入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主要受公司规模和负债水平影响,而财政补贴的事后补助效果仍然会被制度环境所影响。结合前文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针对专利产出的事中财政补贴具有更好的创新激励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2015—2019 年A 股上市的566 家装备制造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并对财政补贴的地区异质性、制度环境对财政补贴的调节作用以及财政补贴的时机做出进一步的探讨,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财政补贴会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向激励作用。目前,内外部资源供给不足的现状制约了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主动性。各地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扶持企业创新,有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通过对财政补贴时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补贴能够对装备制造企业当期的创新产出产生有效的激励,但并不能对后续的研发投入和已有的创新成果转化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第二,财政补贴对东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激励存在一定差异。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财政补贴创新激励效果最优,说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2016)确立的将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已显露成效。而受地缘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及技术转移相对较少,产业集聚程度有限,接受政府补贴强度较低,企业自身实力相对不足,由此制约了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速度,导致装备制造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

第三,制度环境对财政补贴和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在装备制造企业的研发产出阶段更为显著。这充分说明以专利申请为代表的研发产出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加以保护。同时,“以创新成果为导向”的财政补贴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才能更为充分地发挥创新激励作用。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由于财政补贴对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绩效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并且在专利产出阶段的激励效应最为显著。因此,建议各地政府应在制定财政补贴相关政策前充分调研,掌握企业创新的实施情况,制定“成果导向”的适度补贴政策以提升财政资金的创新激励效果。针对西部地区财政补贴不能显著提升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现状,建议西部省份出台优惠政策加大从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力度,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并考虑适当提高财政补贴力度,优化制度环境,促进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按照本文实证研究得到的企业创新绩效与企业规模、盈利能力相关的结论,建议中西部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通过拓展市场、降低成本等手段提高盈利能力;通过吸引投资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不断提高创新意识、持续增强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外部合作构建装备制造产业链,巩固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

第三,不论是研发投入、专利产出还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任何阶段,都需要各地政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保障。因此各地政府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机制,降低企业创新面临的潜在风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企业也要重视制度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充分识别、积极利用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的机遇与条件,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补贴装备制造业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防晒装备折起来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财政补贴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路径
今年财政补贴社保逾9741亿元
湖北:村卫生室费用纳入财政补贴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