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检查中家长参与型干预对婴幼依从性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2022-05-31侯凤香黄兴全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检查室婴幼儿患儿

侯凤香,黄兴全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2.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婴幼儿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无创性、安全可靠等优势[1],但由于婴幼儿年龄尚小,自觉性差,难以自主配合检查、提供主诉,加之检查室的陌生环境,设备内噪声大、空间小,易加重患儿的恐惧感,引起抵触、哭闹、抗拒等行为,影响检查进程和图像质量[2,3]。因此,加强对婴幼儿MRI检查管理,确保其依从性,成为MRI检查成功的关键。家长是婴幼儿的主要陪伴者和照护人,有研究证实,婴幼儿对父母,尤其是母亲具有独特的依恋情绪,家长的陪同和安抚能明显减轻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在医疗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4,5]。鉴于此,为提升婴幼儿MRI检查成功率,为临床诊断提供清晰图像,本研究采取家长参与型干预,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借助家长力量,增加患儿安全感,提高其依从性,以辅助完成MRI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102例需行MRI检查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为于我院接受MRI检查的婴幼儿,年龄0.5~6岁;患儿家属积极参与本研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腹泻或肛肠疾病者;监护人存在精神疾病者;对苯巴比妥钠等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检查部位(头颅、胸腹及其他部位)、主要陪伴者及其文化程度等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采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病情行矢状位、冠状位等方位扫描,观察图像清晰度。由2名影像科主任医师共同对MRI图像质量进行评估,意见不一致时经讨论达成一致。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患儿就诊顺序预约,并于MRI检查前30 min指导家属给患儿喂服10%水合氯醛,以发挥镇静作用,同时在检查期间,密切关注患儿情绪变化,若出现哭闹不止,立即停止检查。

观察组采用家长参与型干预:根据儿童审美需求,结合心理学专家、育儿专家及家长意见,对放射科MRI检查室进行场景布置,要求灯光色彩明快,室内色彩温馨,张贴卡通装饰画,并可播放婴幼儿喜爱或熟悉的音乐,使检查室充满童趣氛围。建立家长参与型系统:预约MRI检查时,告知家长在MRI检查当日由患儿日常主要照顾者或患儿较喜爱人员陪同检查,发放婴幼儿MRI检查注意事项(如自备喂药勺与宝宝常喝牛奶、检查前1~2 h禁食禁水、检查前3~4 h不要睡觉等),嘱咐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围检查期的支持工作。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检查前准备:询问患儿及其陪护者有无MRI检查禁忌证,陪护除去随身的金属物品,患儿更换MRI检查服;询问患儿既往过敏史和病史,患儿家长同意接受钆对比剂造影后,知情同意书签字;家长带患儿熟悉检查室环境,使其熟悉室内灯光、色彩及音乐等;在家长协助下,镇静前置入留置针,以避免检查中再次针刺造成患儿苏醒,扎针后指导家长轻抚患儿额头,使其产生亲切感,保持安静,减少哭闹。

镇静处理:家长采用喂药勺喂服10%水合氯醛,缓慢喂入,为不引起呕吐,对于≥2岁患儿,由护理人员或家长以“故事激励法”进行诱导式喂药,口服用药后通常在10 min内患儿即可进入睡眠状态,护理人员通过牵拉手指或耳朵判断患儿是否熟睡,若无反抗状态即可带进检查室。

辅助检查:将患儿及家长带入检查室,护理人员根据检查部位使患儿处于舒适体位,制动处理后为患儿佩戴耳塞;扫描过程中,护理人员和家长在患儿身边陪护,严密观察患儿情况;若检查过程中患儿惊醒,家长可采用幽默、故事类比、抚触等方法使患儿平静,若仍无法平静,给予苯巴比妥钠肌内注射镇静,以确保检查顺利完成;检查时与机房时刻保持通话,随时关注患儿状态。

检查后留观:检查结束后,指导家长将患儿抱至候诊室,进行病情监测、体征检测。若出现不良反应则对症处理,并嘱咐家长让患儿多饮水。留置针观察30 min后方可拔针离开。

1.3 观察指标

(1)检查情况:包括一次成功率、检查依从率、苯巴比妥钠使用率、平均检查时间,检查过程中患儿充分入睡,且身体静止不动,检查顺利完成则为依从。(2)图像质量评分:1分:运动伪影大,图像质量差,检查未成功;2分:运动伪影小,检查成功,但图像质量较差;3分:无运动伪影,检查成功,但图像质量一般;4分:无运动伪影,图像质量较好,检查成功;5分:无运动伪影,图像质量良好,检查成功。(3)应激反应:观察统计患儿入检查室前、检查15 min后,以及检查结束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皮肤潮红。(5)家长满意度:检查结束后,采用PZB服务质量量表(service quality,SERVQUAL)[6]对家长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保证性、反应性、移情性、可靠性、有形性5个维度,每个维度5分,总分25分,评分越高,提示家长对本次的护理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3。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情况比较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检查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苯巴比妥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情况比较

2.2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n(%)]

2.3 两组应激反应比较

入检查室前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15 min后、检查结束时观察组HR、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反应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与对照组(17.6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分)

3 讨论

MRI由于具有无创、安全、无电离辐射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7]。但由于磁共振机身是半开放式的,空间幽闭狭小,检查期间仪器持续发出约70~80 dB噪声,易使婴幼儿产生恐惧感[8,9],同时,在检查过程中患儿需独自躺在检查床保持姿势不动,因此,为保证检查能顺利完成,对于无认知能力或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幼儿需在家长陪同下完成检查,以确保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影像资料。

家长作为患儿最亲近、日常接触最频繁的人,让其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能稳定小儿情绪,促使其配合医护工作,进而确保医疗工作能顺利完成[10,11]。王慧梅等[12]研究证实,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同时,采取家长参与式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患儿遵医嘱完成康复训练,恢复认知及吞咽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另有研究认为,家长介入小儿的医护工作,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焦虑、紧张及恐惧情绪,使其保持平静、放松状态,有利于医护展开治疗和干预[13,14]。由此,本研究在婴幼儿MRI检查过程中,采取家长参与型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成功率、检查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苯巴比妥钠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检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在家长参与型干预过程中,注重MRI检查室场景布置,将其打造成为灯光色彩明快、室内色彩温馨、充满童趣氛围的儿童化影像室,可使婴幼儿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利于其保持安静、放松状态,减少镇静剂使用量[15]。此外,在整个干预过程中,注重家长的力量,使其参与检查全过程,首先指导家长根据患儿睡眠时间窗预约检查,可使患儿在睡眠时进行MRI检查;同时在检查前家长带患儿先熟悉检查室环境,并由患儿最为熟悉或喜爱的家长陪同,即使在检查期间惊醒,也会因由家长陪伴、检查室充满童趣的环境、耳塞佩戴减轻噪声等因素,能很快恢复平静并保持配合,提高检查依从性,减少苯巴比妥钠使用,确保检查顺利完成,这也是提高婴幼儿MRI检查一次成功率的关键。颜晓苗[16]研究显示,受MRI检查设备、长时间被动体位、射频噪声、膀胱充盈、静脉留置针刺激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小儿极易产生紧张、害怕甚至恐惧情绪,难以配合检查,导致图像产生伪影,无法获取高质量诊断图像。鉴于此,本研究充分发挥家长的能动性,使其参与整个检查过程,时刻为患儿提供情感支持,安抚其情绪,可减少患儿哭闹、躁动、抗拒行为,增强其检查配合度,以获取良好诊断图像。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与常规护理相比,家长参与型干预对临床获取高质量的检查图像具有重要作用。

应激反应是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可造成血压上升、血糖升高、呼吸加速及心率加快等[17,18]。婴幼儿在MRI检查过程中,检查室环境、灯光、音响、设备等成为综合应激源,给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引起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波动及情绪反应。本研究显示,检查15 min后、检查结束时观察组HR、M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家长参与型干预有助于减轻婴幼儿在MRI检查中的应激反应,确保检查安全性。本次干预的重点在于家长扮演重要的干预角色,时刻陪伴患儿,及时给予安抚和鼓励,使患儿感到安全和温暖,有利于减少哭闹次数,同时在检查期间使用棉球耳塞,并加强体位管理,隔绝噪声,能进一步淡化患儿对噪声的主观感受,消除其恐惧感,减轻心理、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另外,在MRI检查中,为保证检查顺利完成,婴幼儿通常需通过药物进行镇静,为进一步分析该项检查对患儿的影响,本研究对不良反应统计得知,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与对照组(17.6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苯巴比妥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理论上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应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考虑原因可能与本次研究选例过少有关。检查结束后,经问卷调查得知,观察组的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家长参与型干预能有效提升家属对检查工作的满意度,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维护良好医患关系,提升医疗单位形象。

综上所述,将家长参与型干预应用于婴幼儿MRI检查过程中,有助于减轻患儿应激反应,提高检查依从性、降低镇静剂使用率,优化图像质量,增强家属对检查工作满意度。此外,家长参与型干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家属情绪波动,主动与家属沟通交流,以减轻其担忧、紧张情绪,提高检查配合度。

猜你喜欢

检查室婴幼儿患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万荣县:全面融合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大协作监督格局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黄牛”到底有多牛?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黄牛”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