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探究
2022-05-31马梦宇
马梦宇
关键词:互联网+;辅导员;高校思政
近年来,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这一大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也应该与“互联网+”技术紧密对接,提升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辨别力。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就“互联网+”技术下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研究,为大学生制定高质量的思政教育内容。
一、“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对的挑战
(一)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增加辅导员工作量
高校大学生具备强烈的自主意识,但是他们的人生观并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能够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使得他们的思想动态较为活跃,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但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会产生各种想法,对很多事情都会进行思考,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在这些诸多的想法中,学生也会容易陷入一些思索,渴望就某些问题得出答案。这些都成为学生与辅导员之间进行思想教学的内容,如果辅导员不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便难以为学生提供思想指引,帮助他们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汲取有价值的内容,作为个人发展的思想指引。这些内容都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也需要辅导员保证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地提升,才能带好当代大学生,为他们的思想养成保驾护航。
(二)接收信息的多元化,思政教育需要完善
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比较少,在个人成长中受到的外界影响也较小。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容易接受教师提供的教育信息。同时,传统模式下的思政教育,以思政教师的教学为主导,思政教师提供的信息在教学中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人生观念。但是,在“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接触的信息比较多元化,同时接收信息的方式也比较多,学生的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辅导员进行准确的思想引导。这就对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需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不断适应学生的思想变动形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受网络环境影响较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得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张扬的性格更加明显。但是,在鱼龙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并不利于他们健康、积极地成长。同时,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团队合作能力比较弱。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这些问题被不断放大,使得他们沉迷于网络环境,将主要的社交放下朋友圈、微博以及各种手机游戏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会将主要的精力用在网络环境下,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二)进一步明确职业规划
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能够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使得自身的学习活动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并且能够通过自行探索知识,完善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在个人发展方面,当代大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并且具备强烈的成长意识。比如,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方面,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清楚了解相关的信息,更多的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学习成绩的看法有所转变,并没有将其作为衡量未来发展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已经开始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使职业发展规划更加明确。
(三)价值观受到较大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物质生活层面有了较大的提升,逐渐向着精神层面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和开放,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与此同时,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存在盲目崇尚创新的偏差性观念,也比较追求个性化事物,不喜欢大众化的东西。受这一心理特征的影响,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对待事物的时候,表现出较强烈的功利性,尤其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环境下,直接影响他们个人的选择行为。比如,在学生干部竞选方面,会有学生出于功利性,在竞选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干部所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入“互联网+”的优势
(一)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加便捷。在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借助“互联网+”能够切实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升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为师生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的氛围。此外,在互联网+技术下,高校辅导员能够借助社交软件,引导学生学习思政内容,打破传统模式下,教育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二)丰富思政教育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思政内容比较枯燥难懂,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学习资料,并且将思政学习活动变得多样化,既摆脱了思政教材的限制,也打破了单一的学习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学习思政的方式。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下,辅导员还可以借助关注学生的動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状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内容。
四、“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开展网络化思政教育
随着教育活动的转变,高校辅导员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调整,就思政教育工作而言,辅导员需要注重融入互联网+技术。这就需要辅导员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互联网+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对此,高校辅导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的双面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正面作用。就互联网积极作用来讲,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便捷的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并帮助大学生通过浏览各种信息网页拓宽自己的视野,为他们创建一个和世界、和社会沟通的窗口。就其负面作用而言,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鱼龙混杂,在不少有价值的信息中,夹杂着负面和错误的信息,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来讲,他们难以进行区分和辨别,导致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影响,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在这样双面影响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互联网存在的影响,充分借助其在教育工作中的优势,积极转化其存在的弊端,科学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帮助自己实现自我提升。
(二)科学创新教学方法,落实网络化思政教育
在传统模式下,思政教育活动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大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需要注重借助互联网技术,科学的创新教育方式,为大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转变他们对思想政治内容的认识。这样,高校辅导员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为学生呈现更具吸引力的思政教育活动。
比如,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社交软件,微信、微博等,与学生保持一定的沟通频率,并且借助网络化的沟通方式,辅导员能够保证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隐私性,打消他们进入辅导员办公室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提升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此外,高校辅导员还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发布一些思政教育内容,培养一些相应的图片,使思政教育内容落实到学生日常的生活中,避免思政教育活动过于正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总之,辅导员需要注重借助“互联网+”技术,科学地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使网络化的思政教育活动高效率地落实到实际。
(三)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提升网络化思政教育
在“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需要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在传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所能掌握的资料局限在教材中,使思政教育工作内容比较单一。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比较复杂。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吸收质量更高的思政教育内容,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筛选一些思政内容,并且借助互联网提供的案例,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思政内容。
比如,辅导员可以利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新闻,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觀点和评论,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当下环境,也帮助大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讨论思政、关注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辅导员能够为大学生制定符合其个人需求的思政学习资源,提升他们对时政的关注度,并借助辅导员的引导正确看待当下的社会问题。
(四)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保证思政教育的质量
在“互联网+”视角下,辅导员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依然需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使教育内容能够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基于此,辅导员需要注重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的作用,主动学习“互联网+”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地将其运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比如,辅导员可以针对大学生沉迷于网络、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自律性较差等问题,借助思政内容,培养他们高尚的品格、坚韧不拔的品质等。总之,高校辅导员在落实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保证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作出调整。在“互联网+”技术下,辅导员面临的教育工作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及时转变思政教育观念,积极地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瑶福.“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方法探析[J].时代报告,2022(01):149-151.
[2]崔薇薇.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策略[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1):82-83.
[3]段伟豪.“互联网+”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研究[J].科教导刊,2021(27):77-79.
[4]龙玫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模式研究[J].公关世界,2021(0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