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

2022-05-31郑秀芬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郑秀芬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健康;幼儿教育

研究显示,家庭教育比幼儿教育机构更容易影响儿童的发展,因此,家园共育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幼儿家长教育能力,联合幼儿园教育,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幼儿教师要把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关注孩子的进步与不足,通过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表现与问题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来,并逐步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行为。

一、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是很全面且很烦琐的一项教育工程,幼儿教育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发展。根据前人的研究可知,0-6岁幼儿所接受到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知,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正视和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

目前家园共育建设面临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家长对家庭教育认知缺乏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可以了,不需要进行家庭教育,孩子上幼儿园了,自己也就可以清闲了,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做家长的只要安排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可以。对幼儿教育认知不是很清晰,甚至有些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二)家长对幼儿教育存在认知差异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只注重知识技能方面比如: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智力发展水平等,对孩子心理健康、性格健全、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不太重视。

(三)家长对孩子的过度溺爱与保护

由于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绝大部分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受自己受过的苦和累,把孩子需要学习的事情进行代办,把孩子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上大班的孩子,多数已经能够自己穿衣吃饭,生活上能自己照顾自己,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四五岁还是不能够自理,衣服等人给穿,饭要有人喂才吃,养成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四)家长认为幼儿教育没有必要

家长认为孩子小,没有教育的必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去幼儿园就是为了玩,也学不到什么东西,孩子健康开心就行。

(五)家长对家园共育认知存在偏差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教育孩子的事情就都是老师的了,由于生活或工作原因,也很少会参加幼儿园举行的亲子活动,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园共育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家长和教师教给孩子的认知不同,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六)家园共育缺乏有效合作

在教育方面,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存在分歧,就会导致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前缺乏关联与互动。比如幼儿园为了与家长合作教育,会定期举行亲自活动,许多家长收到幼儿园通知后也会去参加,但参加活动,也是抱着做任务的心态,并没有了解活动对孩子的意义所在,也就无法和院校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

二、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幼儿教育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在上小学之后,孩子上幼儿园,不是为了学習,只是为了托管孩子或者是给孩子找一些小伙伴。也有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后,就不需要对孩子进行什么家庭教育了。其实,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科技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信息的泛滥,一些不良现象也会随之而来。这对幼儿教育工作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幼儿教育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全面,幼儿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变得非常艰巨。同时,家长也要对幼儿教育有更深更全面的认知。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人格的健康教育,是需要从小引导的,心理的健康,需要在和谐温馨的环境下才能养成。在幼儿园,教师的行为习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幼儿进行着引导教育,在家庭中,幼儿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习惯,幼儿由于年纪太小,还不能分辨好与坏,所有的行为习惯,都是受到所接触的周围环境中的人的影响。

要想保障幼儿健康,家长要和老师的教育保持一致。从以往现实中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当教师教育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时,幼儿所接受到的教育是两种,也会有矛盾,幼儿无法接受正确的方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具有两面性,在学校是一种表现,在家又会是另外一种表现,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因此说明,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和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但是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还有思想方面的和心理方面!

由此可知,幼儿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受教育水平也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教育一致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此,希望家长朋友们可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学校和家长一定要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如何解决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人研究资料发现,想要解决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在教育内容方面,两者要保持一致,当孩子遇上问题的时候,幼儿教师或家长都应该及时给予示范和指导,避免代报代办,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孩子不会系纽扣的问题,教师和家长不应该直接给孩子把扣子系好,而是先要安抚好孩子的焦躁情绪,然后把正确的方法交给孩子,并陪着孩子多联系几次,让孩子学会如何系纽扣。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家园共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因此,家长要与学校老师不断的沟通与总结经验,以便于更好的共同探讨更加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从幼儿园方面来看,学校定期举行家长会、建立班级联系群、口头沟通等,这些都是家园共育中“园”可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在“家”这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一起总结生活中好的育儿方式方法,相互沟通,共同监督,努力让教育效益最大化,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一)了解家长需求,构建家园共育

研究显示,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此发挥家园共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家长教育能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建立一种合作、和谐、一致且互补的教育关系,形成家园共育的大环境,对幼儿的教育与成长起到同步、共育作用,建设高质量幼儿教育,全面实现家园共育教育。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有多少种家庭背景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家庭教育,因此开展家园共育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尤为重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发展前程。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人的陪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幼儿,所以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基石。

(二)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守护幼儿健康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陪伴与关爱,孩子需要我们更用心的照顾与关怀,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条纽带,也是构建社会文明的支柱。但我们也应该明白,爱要爱的理智,而不是无底线的溺爱。所以。家园沟通的建立,可以让孩子在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向自己的孩子表示爱意,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爱。

(三)转变家长思维,被动了解变主动参与

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去寻找好的学校、好的老师,报各种各样的班去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但自己却无法将感情融入进去。想要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与思想道德,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心地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尊重孩子的意愿,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家长也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才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四)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来幼儿园的孩子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到了新的环境后,心理上会有一定的压力。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会被家里的一家人照顾,处于核心地位,但到了幼儿园,是一个老师带十几个孩子,幼儿还要考虑其他小朋友的意见与喜好,这样幼儿心理就会有落差,这种现象也会导致幼儿在人际交往关系中无所适从,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校園生活中,交更多的朋友,因此,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要相互联系,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其实,家园共育是一个家庭与幼儿园共同接受教育的过程。家长的教育水平与知识能力也是需要有一个学习和时间的过程。将家庭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达成有效的家园共育,使家长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同时帮助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学习教育儿童的知识与经验,对幼儿园来说,在家园教育资源整合中,有效的家园共育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同时,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建立有效的共育作用,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合力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目的就是使幼儿得到健康发展,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这个目标,家长要理解老师,也要理解孩子,多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多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教育状况。相信有了家长的共同参与,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刘雨凝.以绘本为载体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的实践路径[J].儿童与健康,2022(02):61-63.

[2]高莹.试论家长在家园共育工作中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21(33):25-26.

[3]管诗琪.家园共育 助力幼儿品德建设[J].幸福家庭,2021(22):11-12.

[4]李娜.“互联网+”背景下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的策略[J].家长,2021(32):46-47.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教育
在活动中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