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汇中西,乐绘山城

2022-05-31景作人

音乐爱好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东作曲家清水

景作人

“长江清水向东流,秀美山城郁葱葱。”这是一幅美好的图画,更是一个真正的故事。近年来,美丽的重庆通过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将长江的一汪清水送入大海,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近日,我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观看了原创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关于这部歌剧,重庆市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刘光宇说道:“这部歌剧旨在弘扬时代主题,贴近大众、深入生活,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进行艺术演释,取材生态保护,用音乐勾勒出一幅‘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秀美画卷。”

这部歌剧有着强大的幕后制作团队,编剧冯必烈、冯柏铭是当下炙手可热的歌剧脚本作者,作曲家孟卫东近年来创作的优秀歌剧作品也是层出不穷,导演廖向红更是经验老到,她执导的歌剧风格鲜明、独树一帜。其余如指挥朱曼、舞美设计丁丁、灯光设计曲明、服装设计彭丁煌、化妆造型设计刘红曼等,也都是目前国内歌剧制作领域的权威人士。

熟悉歌剧的人都知道,这类综合的音乐体裁既有复杂的戏剧结构和呈现方式,亦有特殊的抒情与表现手段。歌剧既能被用来描绘宏伟悲壮的历史史诗,也可以表现情感浓郁的爱情主题,但對于保护生态这样颇具现代气息的内容,似乎很难与歌剧体裁联系起来。然而《一江清水向东流》却以完整的结构、清晰的轮廓和鲜活的音乐,将这样一个现实故事以歌剧形式顺畅地表现出来,令观众眼前一亮。

《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情节是:山城姑娘谢青渝受父亲谢江的影响,利用网络做环保宣传,内心希望借此机会成为网红。在一次野外调查中,她邂逅了童年时的伙伴韩哲,并与其相恋。在一次追查恶性长江排污事件的行动中,谢青渝意外发现违法企业的法人代表竟是韩哲的母亲韩玉盈,她对自己有着三年的养育之恩。瞬间,法律的尊严、亲情的羁绊、人生的诡异、爱情的真伪在她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最终,谢青渝说服韩玉盈投案自首。韩哲在谢江的帮助下,重新优化公司结构,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韩哲和韩玉盈通过切身的感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谢青渝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剧本基础较为全面,对结构层次、矛盾冲突、抒情表现、戏剧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合理的安排。例如谢青渝与韩哲的关系(幼年的发小、如今的情侣)、谢江与韩玉盈的关系(老朋友、老邻居、未来的亲家)、谢青渝与韩玉盈的关系(曾经的养母养女、现今事件的对立者)等。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全剧戏剧进展的多层网络,它们环环相扣,逐步升级,以此揭示整部歌剧的人文内涵。

歌剧的音乐也颇具创意,以兼具动力性与抒情性的曲调推动戏剧走向高潮。全剧统一化的构思和细腻化的处理十分出色,是一部在“传统歌剧思维”指导下创作的当代题材歌剧。

孟卫东的歌剧作品颇具个人特色。从《红河谷》《方志敏》《呦呦鹿鸣》到《红船》《尘埃落定》《天使日记》《一江清水向东流》,其创作手法愈发纯熟。孟卫东对原创歌剧有着自己的理解,他将民族音乐的精髓融入国际化歌剧体裁中。在创作《一江清水向东流》时,孟卫东使用了较为通俗的音乐语言,以民歌、号子、地方戏曲音乐为基本素材,将朴素的、大众化的音乐元素与歌剧的表现手段结合。他在创作中对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都进行了融合性的处理。例如剧中谢青渝、谢江、韩哲、韩玉盈的主要咏叹调,音乐旋律个性化十足。宣叙调的写作也富有创意,除了采用咏叙加抒情的方法外,孟卫东借鉴了早期意大利歌剧语言化吟唱加古钢琴伴奏的手法,创新性地以独奏的西班牙吉他替换了古钢琴的音色。至于重唱与合唱,作曲家亦在表现形式与手法上进行了创新,以此增加音乐情绪的对峙性和曲调的诙谐性。

歌剧的乐队音乐也可圈可点,交响化的音乐片段气势恢宏。孟卫东将乐队音乐写得相当鲜活,从序曲开始就牢牢“抓”住剧中的主要主题,通过不断变奏使其逐步衍生,这些都成为了塑造全剧角色形象、渲染情感基调的“支柱”。乐队整体底色均衡,并重点突出了独奏乐器的音色,带给听众奇妙的听觉感受。此外,他将乐队音乐塑造为“网状”化的效果,各声部之间的层次衔接流畅自如,并充分变化了其中的节奏,为舞台上的角色提供了气氛铺垫。

纵览孟卫东的歌剧创作,每一部的音乐风格都与角色形象紧密结合,很多乐队旋律都是衍生于主角旋律。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作曲家,在面对一部歌剧的创作时,一定要将音乐与戏剧紧密结合,权衡好音乐性与叙事性的内容比例。而对于一位中国作曲家来说,仔细研究歌剧艺术的由来和历史,学习借鉴历代大师的经典,也是十分必要的。至于在创作中如何发展民族风格,融入民族精髓,那应该是学习借鉴之后的事。

作曲家在创作原创歌剧时,应首先了解歌剧艺术的“所以然”,继而掌握创作上的能力,再考虑如何在其中发展民族性的问题,否则便会让作品陷入一种空有口号而无实质的尴尬境地。这一点在孟卫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他是一位具有学习和探索精神的作曲家。从他的歌剧中我能够感觉到他不仅深入了解西方歌剧艺术的前世今生,还在西方歌剧体裁中大量融入了中华民族音乐元素。

执导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廖向红,是一位细腻的导演,她极为擅长驾驭场面丰富、有戏剧张力的作品,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严格,对舞台的调度亦十分精细。此外,廖向红在执导时秉承戏剧“音乐化”与音乐“戏剧化”的理念,其表现人物情感的方式与作曲家及剧作家高度吻合。例如,当谢青渝力劝韩玉盈自首未果而失声喊出“妈妈”一词时,全剧的情感张力达到了顶峰,此处作曲家与剧作家同时安排了一个短暂的停顿,以营造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氛围。而廖向红在执导这一片段时,有意将饰演谢青渝和韩玉盈的两位演员同时“定格”在舞台上,音乐与画面的双重静止给了听众思考的空间,从而唤起大家强烈的情感共鸣。

担任此次演出指挥的是中央歌剧院青年女指挥家朱曼和重庆市歌剧院青年指挥家郭修武。朱曼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博士,近年来指挥了多部优秀作品,《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首演就由她执棒完成,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及一定的控场经验。郭修武的指挥激情澎湃,也是一位很有潜力的年轻人才。

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演员实力均衡,阵容齐整。可贵的是,歌剧中的所有角色均由重庆市歌剧院的演员担任,这也充分彰显了重庆市歌剧院自身的强大实力。重庆市歌剧院多年来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如今已是一个“全能型”的剧院。

《一江清水向东流》的舞美设计力求简洁,有着很好的视觉效果,但服装设计稍显一般,太过于写实化了。重庆市歌剧院交响乐团的演奏声音丰厚,比例协调,管乐、弦乐、打击乐层次清晰,音响均衡。

此次观剧,我深切地感觉到了创排一部当代题材歌剧的艰辛苦楚,因为它们很难进行情节上的虚拟和戏剧性的凸显,更不可能以太多的艺术处理去升华渲染核心主题。而《一江清水向东流》则很好地平衡了以上两点,它以正歌剧的形式出现,却有着很多音乐剧的痕迹,将剧情时代感和音乐现代性进行了有机结合。当然,这部歌剧也存在一些创演上的问题,这种问题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戏剧上的拖赘,再有就是音乐上无奈的重复。或许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作品的写实感过强,有太多叙述性的唱段,在剧本情节上缺乏提纲挈领式的总结陈述,正因这些对次要情节的过细表白,剧中主要角色的爱情升华及亲情表现略显仓促,情感的升华、核心内涵的提炼不够深刻,继而影响了歌剧本身的戏剧冲突与结构的完整性。

歌剧《一江清水向东流》是一部新颖的当代原创歌剧,它的剧情笃实、音乐出色,既有歌剧的规格,又有音乐剧的氛围,是一部富有时代气息的综合音乐戏剧作品。这部歌剧是重庆市歌剧院自《辛夷公主》《尘埃落定》等歌剧之后的又一力作,它如一股清澈的江流,满载着艺术家和环保工作者的心愿,缓缓流入了代表中国歌剧艺术殿堂的“东海”之中。

猜你喜欢

卫东作曲家清水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祝卫东
清水一盏可供莲
清水芙蓉不自夸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