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21年物理中考第20小题解法赏析
2022-05-30李艳
李艳
【摘要】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索养,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 中考题解法;三基培养;思维品质
2021武汉中考第20题原题如下: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移动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2的示数最小值为3V,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差变化了2V.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从最下端移动到最上端的过程中,电阻R3的最大功率为0.75W,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路总功率为P总,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1:2.P总为 ()
(A)2 W. (B)2.4 W. (C) 3 W. (D)3.2 W.
特点分析 本题涉及电路的识别、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点的综合考查,属于考纲科学内容中主题三“能量”中的内容,较深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快速解题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图
解法赏析 此类题目中“废话”很少,几乎是一个条件对应一个电路图,学生需要做的是:一审题(要点:开关的通与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二快速画出与该条件对应的电路图(要点:电路识别,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初中物理一般是两个电阻的串联,若是三个电路串联,则可用“打包法”将两个合并;两个或是三个电阻的并联);三标出相应的参量,简单罗列出相应的数据关系(注意:电流或电压范围计算时,要用到“保小原则”,即满足电路中电流或电压最大值最小的元件,保证电路安全).
条件1 只闭合开关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移动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2的示数最小值为3V,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差变化了2V.
学生根据条件画出图1,由图可知,该种情况电路是由三个定值电阻串联而成,不论滑片如何变化,电路中的电流均不变.电压表V1测量R2、R3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当滑片的位置不同时,电压表V1的测量结果不变,电压表V2的测量结果不同.图2中,V2示数最小为3V,即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3V.图3中,其示数最大,又因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最上端移动到最下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差变化了2V,故在该电路中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V.综上所述,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得到R1:R2=3:2.
条件2 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从最下端移动到最上端的过程中,电阻R3的最大功率为0.75W.
学生根据条件画出图4,滑动变阻器上半部分接入电路,电路结构仍三个电阻的串联电路,当滑片P从最下端移动到最上端的过程中,电阻R3的最大功率为0.75W,R3是定值电阻,故电路中电流越大,其功率越大,即此时电路如图5,电路中电流最大,R3的功率最大.
条件3 闭合开关S1和S2,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路总功率为P总,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1:2.
学生根据条件画出图7,电路结构仍是三个电阻的串联电路,因电压表V1测量电阻12R2和R3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1和12R2的电压,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1:2,根据串联电压分压原理可得12R2+R3R1+12R2=U1U2=12,又由条件1得到R1:R2=3:2,代入上式得R3=1R22,即R1:R2:R3=3:2:1.题目已经条件分析完毕,接下来给出三种解法.
解法1 常规思路1 由条件1得到图1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3V,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V,根据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和电阻关系R1∶R2∶R3=3∶2∶1可得图1中U1∶U2∶U3=3∶2∶1,即电源电压U=6V,代入图2中,由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得此时U1∶U3=3∶1,即U1=4.5V,U3=1.5V,故此时电路中电流I=P3U3=0.75W1.5V=0.5A,得R1=U1I=4.5V0.5A=9Ω,R3=U3I=1.5V0.5A=3Ω,由P=UI求解可得,P总=U总I总=U·UR1+12R2+R3
=6V×6V(9+3+3)Ω=2.4W.
常规思路2 由条件1得到图1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3V,电阻R2两端的电压是2V,根据串联電路分压原理和电阻关系R1∶R2∶R3=3∶2∶1可得图1中U1∶U2∶U3=3∶2∶1,即电源电压U=6V,代入图4中P3=I2R3=(UR1+R3)2R3=0.75W可得R3=3Ω,R1=9Ω,R2=6Ω.由P=I2R求解最后的问题,可得P总=I2R总=(UR1+12R2+R3)2(R1+12R2+R3)=2.4W.
解法2 打包法 由图2条件得(UR1+R3)2R3=0.75W,已知三个电阻关系是R1:R2:R3=3:2:1,可将U和R3整体打包计算,得UR32=12W,代入最后求解问题P总=I2R=(UR1+12R2+R3)2(R1+12R2+R3)=U25R3,由以上解得P总=2.4W.
解法3 猜测法 条件2中R3功率最大,由公式P=I2R,可猜想0.75W=(0.5A)2×3Ω,故可以猜出此时电路中电流I=0.5A,电阻R3=3Ω,由条件3得出R2=2R3=6Ω,由条件1得出R1:R2=3:2,故R1=9Ω,由条件2可得电源电压U=I(R1+R3)=0.5A×12Ω=6V,代入最后问题可得P总=U2R1+12R2+R3=6215=2.4W.此方法风险较大,需慎用.
此题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在常规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学生的“三基”培养,即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一是构建学生的基本知识:(1)电路结构,即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2)串并联电路电压和电流的特点,识别清楚电表测量的物理量;(3)欧姆定律,常考串联电路分压原理,并联电路分流原理,学生对此要非常熟练;(4)电功率的计算,分析时要弄清楚是电路总功率还是部分电阻功率.若求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由P= UR2得,本质是求电路中电阻R总的最小值,即电路中尽可能减少串联电阻,而增加并联电阻;反之亦可行.
二是学会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第1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第2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第3步:去掉电压表;第4步:合并(或换位)导线上的节点.(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影响时采用);第5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第6步:在原电路中(利用电流表和谁串联就测谁的电流,电压表和谁并联就测谁的电压.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去源法)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各测最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第7步:将电表和电流表添加到等效电路图中.
三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狭义上是指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运算能力等,广义上指逻辑思维能力,即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上课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1)培养思维敏捷性.①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②老师讲解前先让学生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③限时训练,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2)培养思维深刻性.①学生要追根究底,多问为什么,坚决摒弃死记硬背.②积极开展问题讨论,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
(3)培养思维整体性.①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②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对比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③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道中提炼知识,领悟其关键、核心和本质.
(4)培养思维创造性.①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好奇心.②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③注重思维的发散,习题训练时要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参考文献:
[1]王益明.浅议2013年江苏高考物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考查.物理教师:2013(9),77-78.
[2]骆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读书文摘.2017(001).34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