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增进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路径研究

2022-05-30杨光赵图雅

记者观察·下旬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媒体

杨光 赵图雅

关键词:新媒体;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媒体特色,根植于黑龙江边疆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黑龙江省拥有53个少数民族且大多散居边疆,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孕育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女真文化、金源文化、渤海文化、渔猎文化、鲜卑文化、扶余文化、萨满文化,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在新媒体时代的冲击下,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如下。

新媒体时代下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

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冲击

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网络覆盖率较高,目前使用新媒体的人数越来越多,已经普及到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同时也容易影响黑龙江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播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新媒体具有同步性、复制性、时短面广等特征,文化传播呈现碎片化趋势,不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完整性、真实性形成冲击。

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新媒体渐兴之际,传播者就常以“新、奇、特”来吸引大众的目光,网络主播在黑龙江边疆盛行,一些主播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赢取打赏,获取流量和“粉丝”的支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断章取义,使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受到影响,而忽视文化深层次的内涵。

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边缘文化冲击

目前我国的新媒体法律监管落后,虽然我国新媒体的受众已经超过了6亿,约占到全国人口的一半,然而我国尚没有针对新媒体的专门的法律法规。边缘文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尤其与新媒体相结合更能凸显这一特点。

网络信息社会的今日,即使在边远的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抖音”“快手”“西瓜短视频”“今日头条”等各种网络视频APP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和虚拟变幻的信息时代对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的挑战十分巨大,网络媒体中的言论无不影响着每个人的意识形态,其中一些非主流的意识或多或少地对意志不坚定的人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会造成一定的误区。

由于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大部分处于祖国的东北,在文化学视野里属于典型的边缘文化区,与核心区相比,边缘区内的文化特质多少有些不同。

在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群体更倾向于去感知、感触中华文化的多样化,因此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边缘文化的特征凸显,但是边缘文化不等同于娱乐化、媚俗化、符号化,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从文化生活的内容到文化的表达方式,媚俗化、符号化生存是对新媒体时代人类文化泛娱乐化的印证。而在这种网络助推下的传播媚俗化、符号化趋势中往往夸大甚至是扭曲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边缘文化的特性,这自然对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冲击。

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多元文化的冲击

黑龙江边疆孕育众多少数民族,如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朝鲜族、達斡尔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回族、满族等,他们世代居住在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迁徙流动。缘于独特的地缘因素以及渔猎经济的生产方式,这些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多元文化的特色,黑龙江边疆民族如今大多是同源跨界民族且在中国境内人数相对较少,如赫哲与俄罗斯的那乃、日本的阿伊奴;鄂伦春与俄罗斯的埃文基;蒙古族与俄罗斯基里亚克等,相近的民族风俗便于经济交流与合作,这给该地区的文化带来了更多元、更多样的特点。

此外,近代中东铁路开设以来,数量巨大的外来移民开始踏入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里,如国内“闯关东”来的汉族及其他民族,国外的俄罗斯、日本、韩国、犹太人等都纷至沓来,这无疑使该地区原本单一的土著文化——渔猎文化受到诸多影响,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助推下,更突显该地区传统文化的多元性,这自然对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下,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面临各种挑战,因此在新媒体视阈下增进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实现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新媒体时代增进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途径

利用新媒体传播加强舆沦引导

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信息收发的方式,其带来的快捷、迅速、高效、便利彻底改变了信息收发的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有效加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建设,尤其是积极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的舆论导向。以新媒体为载体,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将中华文化包含的内容与核心思想,以黑龙江边疆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将传统的中华文化宣传融入网络宣传的阵地,达到全覆盖、零空缺,以此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力和时效性,从而加强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舆论引导。

由于新媒体平台的使用频次高、传播的覆盖力强,因此可以把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文史资料等制作成“贴生活”“接地气”的微故事、云画面等,从而吸引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体验感。利用新媒体传播加强文化认同的舆论导向,不仅比传统方式的张贴各种口号与标语更能使受众感同身受,而且还能够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无形中增加了中华文化认同的传播力度和舆论导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新媒体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文化发展的基础离不开经济。经济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保障。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各民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黑龙江边疆民族的经济发展振兴是培育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根本物质保障。而在当下网络经济盛行的时代,民族经济的发展振兴当然也离不开网络的助推。

由于黑龙江边疆民族地区地域偏远,可以利用新媒体搭建网店售卖民族特色产品,如通过少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食品、民族服饰、民族土特产品、民族文化图片及书籍等网店来增加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贸易量,尤其是在当下网络经济的快捷、迅速、直接等优势下,使买家直接对接少数民族商户,从而实现商业信息的无缝衔接。赫哲族鱼皮饰品,如鱼皮钥匙扣、鱼皮腰带、鱼皮画等非常受到买家的喜欢,还能够通过买家的反馈来进行民族产品的创新与改进。

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来推介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吸引中外游客的关注与兴趣,从而促进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少数民族经济利益,推进兴边富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美国学者舒伯特·马尔库塞认为:不同文化体系在接触和量化的过程中,自我文化的教化和延续,支持着群体自立,但同时不同文化间也存在传递、交流和整合。

因此,在中华文化与黑龙江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也存在着传递、交流和整合,提高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成为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内需力。

黑龙江边疆民族的社会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凸显多元化趋势,因此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提高社会文化水平,推动文化内涵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内化在黑龙江边疆地区备少数民族的心理认同中,营造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文化氛围,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

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传播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赋予时代活力,传承与发扬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理解并阐释黑龙江边疆民族文化的内涵,体会黑龙江边疆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多元性与同一性,从而在潜默移化中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核,认可中华文化的时代精神,将中华文化、黑龙江边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由线下到线上逐步渗透到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利用新媒体宣传吸引社会各界的投入

我国备民族之间在经济互联互通、政治互来互往、文化互鉴互赏中逐渐形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加强和完善城市和农村社区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新媒体宣传力度的优势是其他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投入。黑龙江社会各界要增强抵御影响中华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不利因素,关注文化渗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所需要的投入,增强黑龙江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的建设。新媒体平台应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并投入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建设中来,加大对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扶持力度,团结各族人民,以凝聚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终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带来的机遇是十分巨大的,而新时期中华民族强调“安身”之外更注重“安心”,文化认同感尤为重要。黑龙江边疆民族地区地处祖国东部边陲,中华文化认同建设面临着来自不同领域的冲击,新媒体视阈下增强黑龙江边疆民族中华文化认同建设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通过各种路径,利用新媒体平台,科学、有序地增进黑龙江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华文化认同,这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占60%国土的边疆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以及科学、合理处理跨民族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期实现一举多得的目的。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