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融合的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5-30涂欣张盈莹
涂欣 张盈莹
【关键词】双线融合,阅读教学,《火烧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立足核心素养。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将人文主题融入教学,凸显语文课堂的语文味、人情味尤为重要。
一、教材简析
《火烧云》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萧红用诗意、富有童趣的语言,展现出小城呼兰在黄昏时的动态美,带我们穿越到其快乐纯真、无拘无束的童年。
《火烧云》位于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该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奇妙的世界”,指向阅读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教学此篇时,可以聚焦课后习题“说说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天空和大地”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同时通过朗读、背诵来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如何用文字绘制出一幅火烧云的画卷,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
二、确定学评目标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典型的真实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内在能力及精神状况变化的评价方法。[1]语文教学中的表现性评价应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根本,教师设定评价目标、选定表现性任务、确定评价准则,通过学生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火烧云》一课,以表现性评价的学评目标为起点,从预设“教”的目标转换成“学”和“评”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可观察、可评价的具体行为,力求朝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向去设计教学活动。目标如下:
1. 能够借助联系生活、查字典、同义替换等方法,正确认读“喂、盈、彤、跪、庙、模、镇、揉”等8 个生字,并读准多音字“模”;正确书写“必、胡、灿、骑、秒、腿、凶、猛、接、庙、威、武、镇”等13 个生字;积累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2. 能够借助关键词语,抓住相关画面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文章脉络。整合相关语句,了解哪些语句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提升信息整合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
3. 通过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多、快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惊喜、欢愉的心情,并尝试当堂背诵有关语句,提升经典文本的审美鉴赏能力。
4. 通过品读优美词句,在习得写作方法的同时感受萧红笔下的火烧云绚丽多彩、变幻莫测的特点,进而创作出自己笔下的火烧云。
三、教学策略
1. 裁剪文本
(1)抓住“烧”字,切入文本
在生活中,学生并不十分了解火烧云,但是能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关键句“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来初步体会什么是“火烧云”。为了有更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教学时可抓住这句话中的关键字“烧”,播放关于火烧云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在观看天空“烧”的过程中,明白火烧云名称的由来,直观地感受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的绮丽、壮美。
(2)捕捉语词,梳理文章脉络
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些用得恰当的词语、描绘火烧云的精彩语句,这些语句值得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和积累。
课文是按照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时间顺序进行谋篇布局的,重点写火烧云上来后的颜色和形状变化之多、之快。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四组词语的过程中,还要试着梳理出文章结构,找到作者所使用的词语背后暗藏描写顺序的特点:第一组用“黑母鸡、喂猪的老头儿、笑盈盈地看着”等短语写出了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第二组词语描绘的是火烧云的不同颜色;第三组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镇静的狮子”等词语写出了火烧云的形状;第四组用“恍恍惚惚、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工夫”等词语表现了火烧云下去时的速度之快和作者的感受。再通过同桌互读、指读、齐读等方式巩固字词的学习,达成本课生字词学习的目标,整合语文要素,同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把词语放回文本中再读,感受语言文字描绘的画面之美,实现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审美鉴赏在课堂中的初次融合。
2. 破译写法
(1)揣摩“变”“了”,感受节奏
在课文第1 自然段中,“变”字出现了5 次,“了”字出现了7次。先抓住“变”字,学生会发现火烧云上来时地面景物变化的美:在霞光的映照下,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喂猪的老头儿的胡子都变了,地面上的人和物都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再对“了”字句进行对比朗读,教师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轻快的节奏中感受人们见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和惊喜,体会“了”字的妙处。最后,以拼图的方式逐一呈现课文插图,让学生对照具体画面朗读,感受火烧云上来时快速、神奇的特点,感受语言的节奏。
(2)聚焦词汇,积累内化
积累表示颜色的优美词汇,是课后习题第3 题的要求。聚焦第3 自然段表示颜色的词语,抓住ABB 式、ABAC 式、事物+颜色式三种表示颜色的构词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朗读、想象和表达中感受火烧云颜色变化多的特点。接着用“你还能说出哪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同时内化构词方法,为文本朗读、背诵、习作做好语言方面的铺垫。
(3)品读句段,发现秘妙
围绕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语段,体会火烧云变化的多、快、奇。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内容,教学时应以“语言的理解与实践”为重心。
感受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之快。学习第3自然段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部分“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时,可以反复朗读四个“一会儿”的排比句式,感受火烧云的变化特点。
从词汇的积累到句式的学习,学生再次发现句式中暗藏着节奏的秘妙。通过师生合作朗读、小组接力读等形式,在反复多样的朗读中感受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快。而后,创设“呼兰小城金牌代言人”的情境,让学生尝试挖空需要背诵的文段,再配合优美的音乐,根据不同的画面以导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背诵文段)呼兰小城空中的火燒云。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背诵要抓住关键词的方法,同时将优美句段印刻在脑海中。
感受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多、之快。课文第4~6自然段是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特点的段落,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写出了火烧云三种形状的变化过程。教师可利用写作顺序,指导学生梳理、学习写作方法。
第一,阅读梳理。教师请学生借助文本描绘天空中出现的马的样子,接着阅读描写“马的变化”和“马变模糊”的内容。最后,请学生闭上眼睛回想空中“马”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过程,用文本和想象画面的方式再读全段。
师:请你说说萧红是怎样描绘这匹马的。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
生:一匹马。
师:它是什么样子的?
生: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紧接着,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师: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呢,那匹马呢?
生:变模糊了。
师小结:作者是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
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第二,小组合作。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用刚学到的“写作秘诀”,学习描写“大狗”的一段话,体会“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写作顺序,进一步加深对这种写作顺序的阅读体验,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自觉地迁移运用。
师: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这条大狗的?
生:作者先写“大狗”出现“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然后写“大狗”的样子“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最后是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师:原来,写“大狗”也是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写的。
第三,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天空中大狮子”的部分,实现强化和迁移。最后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试着根据写作顺序进行背诵。
相似的构段方式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发现文本语言的表达秘妙,为语言经验的积累提供范例。
同时,因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部分的语言是本课读写结合的生发点,此部分又与本单元表达训练要素“介绍一种事物”密切相关,故应力求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让语文要素扎实落地。
3. 迁移生成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学生在习得学法、写法后,在理解课文、品析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利用支架,激发学生想象,进行迁移与运用。
师:天上的云飘啊飘啊,一会儿像马,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狮子,其实这都是作者的想象。那么,你能不能也想象一下,呼兰小城上空的这片火烧云还会变幻出什么形状。把你看到的、想象到的神奇、绚丽的火烧云写下来吧。可以用下面的句式填空。
随后又来了(出现)。(样子), (变化/消失)。
生:随后又来了一只大兔子,它全身雪白雪白的,在向前跳,后面还跟着好几只小兔子。可是,一眨眼,它变小了,最后小得看不见了。
为了让学生明白创作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教师可化身为记者,采访小作者选择写作对象的理由,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导其观察,将情感倾注到文本上,实现学习的迁移。生活中有无数美丽、可爱的景色,等着我们像作者一样,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奇妙的想象去欣赏,此环节实现了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的再度融合。
4. 抵达融合
文章的背景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导学作用,它与文本内容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只有结合文本的背景知识才能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更加明确作者的创作意图,激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思维,这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笔者在教学时选择拓展《呼兰河传》里的两个文段。一是“在这里,大自然特别孩子气,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自由自在”。二是《祖父的园子》中萧红和祖父在园子里活动的文段。学生自由读,自由感受,把自己想象成小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会做些什么,心情如何,体会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正是在这样自由的环境中,小萧红拥有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置身于课堂情境,从迎接火烧云到送走火烧云,学生在朗读、观察、创作中和作者一起见证、共同感受火烧云上来到消失的奇妙自然现象,其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得以锻炼,表达、审美能力在课堂情境和想象中获得提升,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了“软着陆”。火烧云是美好的,也是变化莫测、转瞬即逝的。对于大自然中的奥秘、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只要像作者一样用心观察,用心记录,就能把美好的瞬间化作生命的永恒。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围绕语文要素,从文本解读出发,以学评目标为导向,裁剪、整合或重组教学内容,设置有梯度的学习活动,将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融入以语言运用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双线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