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质 触类旁通 聚焦素养
2022-05-30阮金锋
阮金锋
【摘 要】 解三角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常涉及两大题型:已知含边角的關系式,求角或边;与周长、面积有关的最值问题.本文以2020年新高考全国Ⅱ卷第17题为例,深入挖掘这两大题型的本质,进行编题尝试,解法探究,变式探究,触类旁通,以便归纳总结出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型、一般策略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解三角形;最值;正(余)弦定理
1 问题提出
例1 △ABC中, sin 2A- sin 2B- sin 2C= sin B sin C.
(1)求A;
(2)若BC=3,求△ABC周长的最大值. (2020年全国Ⅱ卷)
分析 试题以三角形为载体,涉及三角形的边、角、周长等元素或其相应的关系式,考查正 (余) 弦定理的边角转化关系、基本不等式、三角函数有关等知识.试题有两问,分别涉及两大问题,第(1)问:已知一个含边角的关系式,求角或边;第(2)问:已知一边一对角,求与周长有关的最值.这两大问题是高考常考题型,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是教师所思考与关注的课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文章通过挖掘本质,对第一种题型进行编题尝试,对第二种题型进行解法探究、变式探究,触类旁通,以便归纳总结出此类问题的基本模型、一般策略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解 (1)由 sin 2 A- sin 2 B- sin 2 C= sin B sin C,
可得 a 2-b 2-c 2=bc,
于是 cos A= b 2+c 2-a 2 2bc =- 1 2 ,
因为 A∈(0,π),
所以 A= 2π 3 .
2 编题尝试
已知一个含边角的关系式,求边或角,是高考中最常考的一种题型,一般设计在第一问,难度不高,但有些同学因基础知识不过关导致丢分.解决这类问题,本质上主要根据正 (余) 弦定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文采取新的尝试,反其道而行之,进行编题尝试.
编题 已知△ABC的内角A,B,C及其对边a,b,c, ,求A.
(横线中填一个能推出A= 2π 3 的边角关系)
分析 A= 2π 3 a 2-b 2-c 2=bc,
sin 2 A- sin 2B= sin 2 C+ sin B sin C,
a - 3 2 = b sin B a sin B+ 3 2 b=0,
……
A= 2π 3
(a-b)( sin A+ sin B)=c( sin C+ sin B)
……
A= 2π 3 sin A- π 6 =1,
3 sin A- cos A=2 ……
3 解法探究
本题第(2)问研究解三角最值问题,本质上可归结于:已知一角一对边,求周长的最值 (即两边和的最值) .现对其几种常见解法进行探究.
解法1 由余弦定理得
a 2=b 2+c 2-2bc cos A=b 2+c 2+bc=9,
即 (b+c) 2-bc=9.
因为 bc≤ b+c 2 2,
(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 ,
所以 9=(b+c) 2-bc
≥(b+c) 2- b+c 2 2= 3 4 (b+c) 2,
即 b+c≤2 3 ,
(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 ,
故 △ABC周长的最大值为3+2 3 .
解法2 由(1)知 A= 2π 3 ,且a=3.
由正弦定理 a sin A = b sin B = c sin C =2 3 ,
所以 b+c=2 3 sin B+2 3 sin C.
由A+B+C=π可知 B= π 3 -C,
则 0 所以 b+c =2 3 sin π 3 -C +2 3 sin C =2 3 sin π 3 +C , 易知当C= π 6 时,(b+c) max =2 3 , 所以 △ABC周长的最大值为3+2 3 . 解法3 由 a sin A =2R=2 3 ,得 该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 3 ,作出该圆如图1所示. 由题意可知 BC=3,A= 2π 3 . 依题意得,当AC=AB时,△ABC周長的最大值为 3+2 3 . 4 变式探究 三角形有六个要素 (三个角、三条边) ,解三角的本质为:已知三个要素 (至少含有一条边) ,便可解三角形 (即求出其它的要素) .类似的,解三角最值问题也是以边、角为要素、研究周长、面积等的最值,其本质为:已知两个要素 (至少含有一条边) ,求最值.正如本题第二问可归结为:已知一角一对边,求周长的最值 (即两边和的最值) .按这一思维逻辑,挖掘其本质,为了探讨三角形最值问题,触类旁通,进行变式探究. 变式1 已知一角一邻边,求最值 (范围) 例2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sin A+C 2 =b sin A.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2019年全国Ⅲ卷) 解 (1)由正弦定理得 sin A sin A+C 2 = sin B sin A. 因为 A∈(0,π), sin A≠0, 所以 sin A+C 2 = sin B. 在△ABC中,A+B+C=π, 所以 sin A+C 2 = cos B 2 , 故 cos B 2 = sin B, 即 cos B 2 =2 sin B 2 cos B 2 . 因为 cos B 2 ≠0, 所以 sin B 2 = 1 2 ,B= π 3 . (2) 解法1 由余弦定理b 2=a 2-a+1, ① 又 △ABC是锐角三角形, 所以 cos A= b 2+1-a 2 2b >0, 即 b 2-a 2+1>0. ② 同理 cos C>0, 得 a 2+b 2-1>0.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1 2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S △ABC = 1 2 ac sin B= 3 a 4 , 故求得三角形面积范围为 3 8 解法2 由于△ABC是锐角三角形, 由(1)知 B= π 3 ,A+B+C=π, 即 A+C= 2π 3 , 所以 0 解得 π 6 根据正弦定理 a sin A = c sin C ,c=1,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S △ABC = 1 2 ac sin B= 1 2 c 2· a c · sin B = 1 2 c 2· sin A sin C · sin B = 3 4 · sin 2π 3 -C sin C = 3 8 · 1 tan C + 3 8 , 又因為 π 6 即 tan C> 3 3 , 所以 3 8 < 3 8 · 1 tan C + 3 8 < 3 2 , 故 3 8 解法3 如图2,依题意得,在 Rt △ABC 1中, AC 2⊥BC 1,AB=1, B= π 3 ,BC 2= 1 2 ,BC 1=2. 要使△ABC为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中的点C只能在C 1,C 2之间运动 (不包括这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