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文化畸变的文化产业标准重塑研究

2022-05-30陶孟欣郎旭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饭圈文化娱乐化消费主义

陶孟欣 郎旭

摘要:近年来,饭圈文化畸变现象在文化生活领域演化的愈发严重,其实质上是一种对潮流文化、典范和权威实行反叛、讥嘲和建构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哲学。饭圈文化的畸变现象本质上是主体的存在异化,人变成单向度的人,整体能够理解为资本异化、技术异化和精神异化。抑制此类异化问题,应需加快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的完善与落实、重塑文化产业标准、增强主流价值观引导以及加强主体性建构。

关键词:异化;饭圈文化;消费主义;娱乐化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77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指出,“异化”是指归属人类的事物或人类行为的结果,在人类劳动物化在对象中的过程里获得了自主性,进而变成约束和统治人类的力量。在经济、科学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异化”不但并没有消失,反而充溢在人类活动的各类领域,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近年来,饭圈文化的畸变现象引起了政界、学界和公众的高度重视,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注意到饭圈文化的畸变现象,倡议全面整治网络文化问题。以追星文化为依靠成长的饭圈文化,在传媒领域高产、迎合市场与非理性追星的催生下,演化出畸形形态,呈现出“文化异化”现象。如何抑制这种“文化异化”,使主体获得全面和谐而健康的发展,是当今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1饭圈文化异化的三重解读

“异化源于表达‘他者化这一涵义的译词,是指物品或权益的转移、过渡。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被提升到哲学高度,作为阐述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所说的异化关联必得为‘自身和它缔造出的‘非我当中的对抗关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以及生产出的产物逆而操控人的社会行为,人丢失主观能动性,无法自由随心的发展。“马克思对此着重提出的是原有状况和现实行为的一种分裂。异化一边代表独立体和物质世界的分裂,也就是说人制作的产物不再被人所掌控; 另一边也代表人和人关联的分裂,即人无法当作一个类的存在物存在,人被掠夺了广泛性。”结合异化的界说与马克思异化理论,实际上具有更普适的涵义,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很多障碍,因人制造出的物品却经常不能和其和谐共存,而是疏间更甚相斥。依据以上剖析,运用马克思异化理论对饭圈文化的异化形势深层解析。市场经济、媒体和算法手段、精神文化产物是饭圈文化的三类物质存在支撑,由“本我”制造的“非我”,伴随饭圈文化的畸向演变,“非我”“自我”之间产生疏远及相互排斥,进而产生异化,大体可实行以下三重解析。

1.1“市场化”带来的文化产品异化

资本的竞争性和扩张性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其对利润最大化的不断追求,这极大地推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但也必然伴随着利诱和歪曲,导致文娱市场产业发生一些偏向。在“市场化”大趋势的带动下,文化娱乐业者为了得到长久稳定的利润回报,转而追寻高话题量、高点击率和大流通量也就不可避免,收视率、话题度和点击率也就成为一种便利途径。饭圈文化在商业化、市场化驱动下不断蔓延演变,饭圈畸变问题由此产生。由市场化带来的文化产品异化原因主要在于主客体对立,致使偶像物化为消费品,削弱了偶像正向的社会价值。

其一,偶像明星和粉丝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辩证统一,偶像明星和粉丝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改造与被改造关系的互动依存。粉丝认知偶像的过程也是粉丝改造偶像的过程,与此同时粉丝为了餍足自己的需求又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偶像之所以物化成商品在于主客体的对立与分离。首先,在主体客体化的进程中,粉丝利用崇拜这种本质力量作用于偶像,使其按照粉丝的需要去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偶像被商品化,按照“定型化”的要求去打造人设,分裂了粉丝深层度的实质需要;其次,在客体主体化的进程中,是偶像从原本的存在形式转变为粉丝实质力量的要素,偶像变成附属于粉丝的一部分,但在这一过程中,偶像并没有成为粉丝的一部分,而是让粉丝变得盲目服从。“‘小鲜肉‘流量明星的兴起,既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下偶像物化为商品的真实反映,也是物役文化控制精神世界的客观写照。”偶像变成娱乐行业中流水线上生产出的一种商品,成了娱乐文化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其商品存在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偶像本来的意义,削弱了偶像的社会价值意义。

其二,由于消费主义的到来和偶像经济的兴起,物化的偶像产品被大幅推出以刺激消费。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消费的目标不是为餍足现实需要,而是接续寻求对创造和刺激出的渴望的满足。”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资本配合商业变现模式的转变,通过各种造星选秀节目创造、包装各种定义完美的明星偶像,同时引导饭圈流量变现,将粉丝群体的融合性思维、高度执行力、完美行动热情转化为商业资本。以这个方面理解,偶像的超高颜值、作品上座率、观众口碑、日常生活等都可作为不良宣传、变现的商品因素,进而被放入文化产品之中。实际上,“生活资料的特质是物化,精神生活的特质是跨越性,这两类异质的行为式样建构了人类生活的基础矛盾”。然而当下粉丝的追求、感情和需要被转化为浅型文化产品的产出。饭圈追星愈发呈现浅薄化、工具化和庸俗化倾向,而流量打造的明星构成过于单一,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需求,文化产品异化问题由此产生。文化产品承载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任,优秀的文化产品不应单一的迎合市场,要生产出观众喜闻乐见的同时富有深意、勉励向上的优秀“精神食粮”,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1.2“娱乐化”带来的技术异化

在娱乐化时代中,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随著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兴自媒体成为媒介传播中的重要版块,自媒体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粉丝扩大了对偶像表达的空间和方式,更在于为粉丝们寻找意气相投的“圈内人”,也催化了饭圈的形成。从技术发展的层面来看,正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区,为粉丝提供了在线交流互动的场所。同时依靠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微博上专门为追星开展的圈层活动逐渐形成体系,独特的产出数据和流量创造规则。粉丝关注数量、订阅数量、产出数量等作为“热门话题”和“热搜”的标准,也成为流量的直观参照。与此同时快手、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娱乐软件也应际而生,海量的短视频作品和娱乐化传播在满足人们合理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泛娱乐化现象因此产生。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影像掩盖了物质实体,成为影响视觉感官、生理感受、生活方式甚至思维的主导。粉丝群体逐渐将情感和精神捆绑在虚拟的电子化偶像中,混淆了现实与虚拟的定义,也丧失了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越发寄托于各类新媒体供给的肤浅娱乐幻境和主体幻影,进而组成了一个‘屏绝现实的外壳”。容易沉溺于浅显式娱乐和感性狂欢,忽视正向思考和价值探究。新算法技术和新兴自媒体应该要培养和引导青少年不断探索和学习深厚的中华优良文化,弘扬传播优秀文化作品,促进青少年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内涵精神价值观。

1.3“消费主义”带来的精神异化

在精神文化领域,消费主义更沉溺于愉悦和感官享受,对国家政治、世界时事之前途发展的严肃题材缺少认真坚定的思考,削弱了理想信念及崇高信仰,深陷于感性狂热中。以上问题归纳起来,即为消费主义在精神生活范畴的过分蔓延。具有消费主义性质的饭圈文化本质上是文化产品消费的异化,正统的精神文化需求转而异化为浅薄的感官满足。为了进一步带动消费市场,生产迎合粉丝群体的精神娱乐文化消费品。“流量”成为一种可操控的艺术,当消费大众沉浸在相同的审美取向环境中,就会酝酿出剧烈的内部驱动力,消费行为演化为劳动积累以填补物质欲望的空缺,本质上是对人们消费价值观的刻意诱导。总而言之,异化了的精神文化产品反过头来操纵着生产主体,在互联网的“娱乐至死”喧嚷中,尼尔波兹曼的理论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化精神的凋零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奥威尔式的文化变成监牢,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变成独腿戏。”“应该认真对待的社会严正事件被忽视,内涵深刻、正能量的优秀文化作品被孤立。”我们应该全力避免陷入这种“愚乐至死”的现象中,培养人们对内在美、精神层面的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凝聚弘扬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以上不管是文化作品异化、技术异化还是精神异化,都表现为人与物的分离,归结到根本是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分离,是人从生存到发展的异化。理性凋敝会让人成为没有批判精神,所谓“单向度的人”,阻碍人自由而理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基于实践唯物主义及马克思异化理论可以看出,所有矛盾都是在实践中发展且具有辩证性的存在,最后终将进一步在实践中得到扬弃。

2饭圈文化异化现象的引导策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议坚持和完备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饭圈文化异化的整治涉及网络治理、文化治理以及价值观治理的多角度局面,也须要社会各主体层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管辖一体,鼓励倡导饭圈文化向正确方向迈进。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别引导和归正饭圈,可以有效缓解饭圈文化的负面影响,增强饭圈文化的积极效应。

2.1社会层面:营建健全有序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加速健全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规定。法例法则是管制饭圈的基本准绳,例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展开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通知》、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深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演艺人员经纪机构自律管制通知》等都在法例范畴保障艺能界与饭圈能够正向生长。与此同时,相关产业的组织委员会、协会也须实施有关行业规定,强化艺能从业者的素质教育,能够与有关法例产生协同反应。中国文联以及各艺术家协会、中国广播电视團体组织委员会、演出产业协会等都提出倡议,迫切需要提高行业者的综合素质,建设良好向上的文化娱乐环境,整顿饭圈乱象,建立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观。国家层面的法例法则应该从短时间内的一次特定行径渐渐推进为常效化的管制行为。创建完备媒介平台、偶像明星、饭圈集体以及个人粉丝的行径规定体制,也要规制饭圈组织的粉丝集体行为,在法律法规的强制规定下对相关协会产业等组织实行整治引导,建立健全粉丝规范体制,对于饭圈中粉丝的社会组织规范化问题进行进一步规制,逐渐推动粉丝组织进入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其次要重塑文化行业规则。在互联网大时代,运用强硬的互联网思维对行业规则进行重构,弥漫在由互联网资本所主导的、唯数据论的泛娱乐闭环里的文化氛围,“数据拜物教”的新趋向已然产生。从经济学和哲学的角度出发,马克思将商品拜物教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约束的门径,而当今的流量明星利用流量数据作为货币交换其想要的影视资源、代言广告等。在大数据制约下的社会、经济、文明变革中,流量数据不但支配着饭圈文化和偶像经济的准则,也反应出生产和消费在数字电子化时代的变迁,甚而操控着文化作品产出和政治文明生态。因此,要破除“数据拜物教”就需要落实建立互联网行业法规,进一步完善娱乐行业评价体系,减少资本陷阱对文娱行业的操控干扰,将审美和创作的主体能动性交还给公众。不让真正优秀的文化作品明珠蒙尘。让爱国主义成为主旋律,创作符合时代的优秀作品。“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娱乐行业也应当凝结自身的‘价值公约数,从而为艺术生命赋值,为艺术作品赋魂。”

最后要增强主流价值观引导。各级党委宣传、文化宣传部门、教育管理组织以及各级学校等都须增强对青少年团体的培养,举办各类育材行动让他们领会、认识、认可英雄典范、标兵先锋、德行模范等,对青少年的学习态度、生活习惯、人生目标的建立进行指导。走出狭窄的粉圈文化,指引青少年跟随时代要旨选取积极正面、奋发进取的榜样,指引青少年看重榜样的多元化、先进性和代表性。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庆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开展,强调充分汇集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络美好精神家园。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做到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旨,以弘扬健康文化为根基,弘扬和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规范网络用户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祖国、树立道德品行和良好的网络修养,凝聚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精神气力。

2.2个体层面:加强主体性建构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欲从艺,先立德,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对于有着社会影响力的从艺公众人物来说更要有卓异的思想道德修养。青少年在选择偶像时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外在的同时不能忽略内在的品质,应将对偶像的情感依恋迁移到对其优良品质的认同中去。减少青年人对于偶像的盲从,让正能量在网络中澎湃,最

作者简介:刘佳(199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值得期待的形态就是偶像能够成为榜样的力量。青少年群体的偶像观不仅仅是在进行一次偶像选择,它能够深刻反映出青少年在时代中的价值取向,并隐匿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帮助青少年深入体会到偶像的真正涵义,自觉地做一名有时代责任感的优秀青年,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是要养成理性的消费观。理性消费,笃行致远,努力提升自己打造更美好的未来,这才是我们追星的真正意义。超出自己支付能力去疯狂、盲目、不计后果的追星这种过度消费行为会严峻侵蚀青少年成长,应当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偶像有多出众取决于其作品、业务能力、综合素养等,而不是仅凭粉丝去应援打榜,我们不能在成就偶像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青少年应须形成理性正确的消费习性,确保消费行径与消费财力相适应,面对有诱惑性的物质检验时要有足够的辩查力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始终保持坚定。

三是要确立健康的奋斗观。真正的成就必定靠的是锲而不舍的奋斗,即使“一夜成名”的故事极具吸引力,事实上也只是一种天方夜谭,如泡沫般易幻灭。青少年需要看到除了偶像在镜头前的耀眼夺目更重要的是其在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要明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任何成就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既要有夜以继日的进取态度,更要有不急功近利的奋勉心志,正确对待努力与回报、功成与失利的关系,防止“偶像泡沫”盛象蛊惑,要脚踏实地磨炼奋斗个性,以奮斗传承信仰,把宝贵的青春用来奋斗,惟有奋斗才是到达成功的唯一捷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欧阳英.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看人工智能的意义[J].世界哲学,2019,(2):5-12 + 160.

[3]栗蕊蕊.当代大学生偶像崇拜:表征、异化与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19,(04):102-106.

[4]程双斌,潘中伟.马克思如何阐释异化与非异化的内在关联[J].人民论坛,2017,(4):120-121.

[5]让·鲍德里亚,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邹诗鹏.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J].中国社会科学,2007,(5).

[7]周志强.阐释中国的方式:媒介裂变时代的文化景观[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

[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5.

[9]黄楚新.警惕资本裹挟下的“饭圈”文化对青年的影响[J].人民论坛,2021,(25):36-40.

猜你喜欢

饭圈文化娱乐化消费主义
Film review:WALL·E
新媒体环境下对饭圈污名的传播学思考
“饭圈文化”下青年主体意识的建构
“饭圈”词汇特点及心理因素探究
如何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看影视剧字幕翻译的娱乐化倾向
网络媒体下的体育新闻娱乐化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