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2019-08-16祝静若

智富时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追星

祝静若

【摘 要】最近汪涵与王一博粉丝登上微博、知乎等社交软件热搜榜单,起因是在一期《天天向上》综艺节目录制过程中,王一博粉丝向台上的王一博大呼:“王一博,妈妈爱你!”,这一做法遭到了主持人汪涵的批评。这一事件在网络又得到发酵,引发了网友对“饭圈文化”的热议,作为饭圈的文化,是否能够从网络空间被引渡到现实空间之中,是否能够确立一个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界限,本文将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探析“饭圈文化”的内涵和本质,提出引导饭圈文化正常发展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饭圈文化;追星;主流文化

饭圈是指粉丝圈,“饭”是英文单词“fan”(迷;粉丝)的音译,饭圈是一种群体概念,是不同明星粉丝集合的总称。饭圈是社会群体追星活动的产物,最常见于青少年群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圈影视文化引起了新中国初代的追星热潮,而以零几年的“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海选节目的诞生催生出了饭圈等一系列追星群体。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追星途径变得更加便捷,各类明星的粉丝群迅速发展和壮大起来,由此产生了独特的饭圈文化。对于饭圈文化,有人表示不能理解,因为一些饭圈术语和粉丝疯狂的追星行为让人难以理解,认为这完全就是追星过度导致的不务正业。这些质疑是否正确,还得从饭圈文化本身来入手,弄清楚它的本质然后再作分析。

一、什么是饭圈文化

饭圈文化,顾名思义即粉丝圈的文化,可以反映不同粉丝群体的特性。有研究者将饭圈内部组织划分为应援部门、打投部门、反黑部门、宣传部门和公益部门,粉丝们在大体的这样几个部门各司其职,帮助明星维护流量,提升人气,以获得良好的工作资源。能够被划归为饭圈的粉丝是在追星这个领域付出过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他们是饭圈文化创造的主要群体,对于他们来说,明星是由粉丝一手打造的,明星的热度来自于粉丝的宣传力度和投资力度,饭圈内部是存在一定的资本运作的,明星的发展离不开粉丝的资金支持。而对于一些“路人粉”、‘僵尸粉,比如一些只是单纯喜欢某个明星,但并未付出过追星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粉丝,他们在相对于饭圈粉丝缺乏追星的主动性,对于一些文化现象呈现出游离状态,因此应该将这类粉丝划归在饭圈之外。

而由那些特定粉丝创造的饭圈文化,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相关术语和套话。指饭圈群体在网络交流或者为明星发表言论时采用的特定术语或套话。这些术语或套话有的来源于网络流行语,有的则是自己创造的。比如最近让人读起来头大的拼音首字母缩写词“zqsg”(真情实感)、“pljj”(漂亮姐姐),还有一些容易被和谐的谐音词“阿伟死了”(啊我死了,形容粉丝太过于喜欢某个明星或现象而激动难耐的心情)。另外还有一些词是来自于国外媒体,比如韩国的“母胎solo”(指出生至今一直单身)。这些术语在饭圈尤为常见,成为饭圈粉丝的一种独特交流方式。

2、明星营销策略。每个明星的粉丝群都希望自己粉的明星能够大红大紫,拥有上好的影视资源或音乐资源,因此饭圈内部会产生为明星量身定做的营销策略。首先是流量宣传和打榜。一个明星要获得广泛的社会关注度就必须保持较高的流量热度,对于这一点饭圈粉丝一般会通过购买热搜、贡献搜索量或同营销号合作制造话题。关于打榜,更多针对的是即将出道的准明星,粉丝通过对选秀节目指定的排名榜单进行投票拉票来帮助其出道。另外还有一些社交网络平台的榜单,这针对的是全体明星,粉丝们都可以进行打榜帮助各自粉的明星获得关注度和流量。其次是帮助明星立人设、反黑。目前明星最常见的营销策略就是立人设,这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行的吸粉方式。而当明星被曝出负面消息时,粉丝也会尽全力帮助明星反黑或“洗白”,比如郑爽粉丝对于郑爽的负面消息作出最常见的回应就是:“不要揪住艺人私生活不放,多关注作品,抱走小爽。”当然有些负面消息属于造假新闻,因此饭圈粉丝会认为反黑工作必不可少。

3、粉丝与艺人关系的重构。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零几年这一时期粉丝与明星的关系与现在是大有不同的,过去的粉丝只是作为明星的欣赏者和追随者,而明星占据主导地位的,粉丝缺乏主动性。而现在的粉丝与明星是相互依赖和互利共赢的,因为明星之间的竞争较以往更加激烈了,谁拥有更多粉丝更多流量谁就更有可能走红。加上粉丝追星的网络化和便捷化,使得粉丝的主动性和话语权更甚以往,而如果粉丝一旦认为明星不再值得粉丝为他做这些努力,则很有可能回踩明星,比如之前范丞丞出席某活动被私生饭骂:“糊成这样你不知道吗?”“跑这边来看你,至于吗?”如今的饭圈粉丝觉得自己在明星演艺生涯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更希望明星好好营业,不要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其实可以了解到,饭圈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以网络媒介为依托的追星文化和捧红文化,它更多的存在于线上平台,一旦出现在线下,则很有可能与主流的文化相抵触。

二、饭圈文化的存在合理吗

有很多人对于饭圈文化產生了质疑,认为这是追星的过度扭曲。有研究表明,饭圈追星群体中,20岁以下的群体占4.8%,20到29岁的群体占71.2%,30到39岁的群体占20.2%,40岁以上的群体仅有3.8%。也就是说,追星群体大部分是青年和青少年,偏年轻化。而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追星行为表示反对,因为在学习和工作中把时间精力和金钱投注于追星事业中是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而社会大众对于饭圈文化的态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支持,但大多数认为饭圈文化只是一种小众群体的文化,只要对自己的生活、对社会发展无重大不良影响,也可以接受它的存在,基本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总的来说,饭圈文化是有利有弊。笔者认为利主要在于:

1、饭圈文化可以促进社会资本向娱乐圈的流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我国娱乐文艺行业的发展,目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拍摄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问题的,很多情况下明星酬劳资金和拍摄成本资金很难两全,而饭圈粉丝的一些投资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文艺创作的发展。

2、另外优质明星对于饭圈粉丝可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饭圈粉丝的追星行为可以看作是对自我欣赏的外向投射,优质明星的良好品行对粉丝也有带头作用,比如小S热衷环保事业,从不买动物皮毛制作出来的产品,去买菜购物也是自配购物袋不使用塑料袋,那么她的粉丝就会在她的带动下向她学习,在生活中力求环保。

3、饭圈文化对明星也有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明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时会更加考虑粉丝的感受,并且更加努力营业呈现让粉丝满意的作品,对于一些触碰道德和法律底线的事就更不会去做了。弊主要在于:1、饭圈文化大多时候存在于网络空间,缺乏规范性。饭圈文化被一些人视为“毒瘤”的原因就在于饭圈粉丝未达到助力本家粉丝而无所不用其极,再加上网络空间的隐蔽性,他们的不良后果很难被追究责任,只有少数行为及其恶劣的才会收到“律师函警告”接受法律的制裁。现在经常出现两家明星粉丝的骂战和“互撕”,影响是比较坏的,还有些明星本人并未参与却遭到别家粉丝恶意攻击甚至是威胁。这让一些路人感到不明就里,明明是很小的事怎么就吵起来了,而且还说的很难听,让人感觉很不好。2、饭圈文化娱乐性较强,难以与生活实际对接。饭圈文化是衍生于娱乐圈,与之汲汲相关的都是娱乐事件,文艺事件占少数,饭圈粉丝每天关注的是自家明星今天做了什么事发了什么神图又被哪个对家粉丝黑以及今天的热度有没有上升,他们全心全力所要达成的目的是帮助明星在娱乐圈中发展。而这与他们本身的生活实际是相脱离的,人不可能一辈子追星,而追星也无法让你获得实质性的自我发展,的确会存在有些人会在追星过程习得某项技术活获取一些社会资源并用于日后的自我发展这种情况,但也是毕竟是少数,是少数中的少数,更多人最终得到的东西恐怕就只是一个追星经历。3、由于其受众的特殊性使得饭圈文化缺乏融通性和包容性。饭圈文化的面向的是追星群体,而非追星群体很难对这种文化样态产生公鸣,加上其特定的术语和套话让人理解起来比较难,因此饭圈文化对外来者是持排斥态度的,很难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饭圈文化的存在是否合理”的结论:饭圈文化和其他存在于世界上的东西一样,有合理的因素,也有不合理的因素。它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就像人创造文化一样,追星群体必然会创造饭圈文化。而对于这一小众群体的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其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三、如何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适应涉及到主体问题,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宏观主体,即国家和社会,国家和社会应当促进营造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适应的外部环境。二是微观主体,即追星群体。下面将从这两个主体出发进行详细分析。

从国家和社会来看,应该健全网络监管体系,建立娱乐圈运行规范体系。健全网络监管体系不是指让人有言不敢发,而是要打击网络造谣传谣现象,对于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明星当事人利益和身心健康的,则应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另外完善网络监督和举报机制,明确上网规范,敦促各大社交网络平台落实好监督审核机制,确保每一次举报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后台处理,调动广大网民参与其中,积极抵制不良现象和行为,做网络的建设者和监管员。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主流文化,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多元包容、价值明确的社会文化氛围。建立娱乐圈运行规范体系,就是要打击娱乐圈运行乱象。首先杜絕娱乐圈恶性竞争,娱乐明星作为文艺工作者应该德艺双馨,应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打压竞争对手上面。对于出现恶意打压竞争对手的明星,应该受到相应的演艺限制。其次,规范明星营销团队运营工作,不得屡次通过流量造假等行为使明星在某一时段刷屏,不得为塑造明星良好形象而虚假夸张宣传,要多鼓励艺人明星回归生活回归实际,做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文艺工作者。三是规范粉丝经济运行模式,对于明星周边、演唱会等盈利门类要定价合理,不得抬高定价,买卖行为要直接透明,不得经手第三方交易。对于一些打榜投票问题,严格按照一人一票制,不得二次收费。对于引导饭圈文化与主流文化相适应,国家和社会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提高艺人准入门槛,加设道德品质关卡、加大娱乐节目审核力度,提高审核要求等等,以上的几点是笔者认为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应该尽快整改。

从追星群体来看,应当树立正确的榜样观和追星观,做到尊重他人。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应该是很多面的,比如学习的榜样、道德的榜样、工作的榜样等等。明星之中当然也有榜样,但是不应该过度的关注明星在镜头中所显示出来的某些优点和品质,因为镜头面前人会自带表演本能,你看到的所谓明星榜样,很有可能是他所刻意表演出来的人设,也有可能是镜头里面的他被你主观美化了才显得如此优秀。另外,不管是确立一个榜样还是确立一个人生偶像,标准应该是客观多元的,不应仅仅局限于外在的东西。欣赏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理由,不只外表一个,这也是达成自我欣赏地因素之一。所以,追星群体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榜样观,认真思索所欣赏的人所想追求的东西是什么,在确定是否要去追随。其次也要树立正确的追星观,有些极端的粉丝将追星视作生活的全部,使生活弄的一团糟。追星与生活不应该是相互矛盾的,热爱聚光灯下的明星更要热爱生活中的自己,不要为了明星而乱了自己生活的分寸。在现实生活中明明就是一个善良孝顺的好孩子却要为了自己粉上的明星而与其他人进行唇枪舌战甚至骂人不惭,这叫迷失了自己。最后,饭圈粉丝应该做到尊重他人,包括对明星和其他类型粉丝的尊重,对主流文化的尊重。应该分清网络与现实的边界,在网络世界里,你是挥斥方遒的粉丝头头,你是深夜舔屏的妈妈粉,这都没有关系,因为网络世界网络文化的规则是允许你这么做的,但是回到现实世界就一定要遵守现实世界的规则,尊重他人,尊重主流文化。

四、结语

饭圈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必然有其长处和不足,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它在某些方面确实与主观文化相背离。但是作为这样一种无法被消灭的文化样态,要使得其发挥最大的积极作用,消极消极作用,就应当引导其与主流文化即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而要达到这一结果,必须要靠国家社会和饭圈粉丝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05).

[2]普曼.“饭圈文化”,蜜糖还是砒霜?[N].北京日报.2019-04-23.

[3]孙云晓 .青春期“追星综合症”观察与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02(6).

[4]蔡骐 . 消费主义引领下的明星经济—对“粉丝”现象的传播学解读[J]. 新闻记者,2008(12):48-50.

[5]郭兴利 .青少年追星行为的误区:对娱乐明星的人格崇拜[J]. 当代青年研究,2015(1):57-61.

[6]曹宇. 粉丝文化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引导[J]. 人民论坛,2017(28):140-141.

[7]薛可,许桂苹,赵袁军 . 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舆论:缘起、产生、内涵与层次研究[J]. 情报杂志,2018(8):78-83,55.

[8]蔡琪.微博时代的粉丝传播[J].东南传播.2019(8):121-122.

猜你喜欢

追星
全球拍天宫 “追星”少年拍不停
超级富翁帮你追星
简简单单的追星时光
“追星”女孩鲍硕
我们班的追星风
追星,古人也是蛮拼的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陈建生:状元郎追星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