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圈文化”下青年主体意识的建构

2020-06-01袁志香

人民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圈层饭圈圈子

袁志香

当前的粉丝群体有组织、有秩序,拥有共同的追逐对象、组织目标,人们称之为“饭圈”。“饭圈”之中,粉丝们自己创作口号、视频、剧本等,形成“饭圈”中的基本元素,并以偶像崇拜情感为纽带,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仪式化”的传播与互动。该过程中,“饭圈”基本元素不断交流从而形成群体意识,推动“想象共同体”的构建,由此衍生出一定的意向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圈层式”文化传播模式,即“饭圈文化”。在“饭圈文化”下,青年拥有对自身能力和功能性价值的自我认知、判断与预估,但是其中也衍生出一些主体意识建构异化现象。

“饭圈文化”:青年亚文化中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饭圈文化”是青年亚文化中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对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呈现出独特的狂欢性、交互性以及圈层性特点。

一是狂欢性。现如今的粉丝群体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聚集性,在移动终端、移动APP等技术的影响下,这些特征更加突出,使得“饭圈”开启了一场网络虚拟的“狂欢”。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传播表现出碎片化、快速化特征,“饭圈文化”形成网状传播的态势,自黑、吐槽、戏谑等多种元素充斥其中,使得“饭圈”更为热闹。与此同时,在互联网平台,偶像与粉丝也保持着密切互动,偶像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粉丝之间的距离更近,使得“饭圈文化”的狂欢性进一步彰显。

二是交互性。移动互联网高速便捷,“饭圈文化”体现出高度的交互性,不仅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性增强,粉丝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性也在不断增强。比如某明星过生日,粉丝为了给偶像录制祝福视频,就会通过“饭圈组织”进行线上和线下交互,在视频完成后又会与偶像开展互动,形成一种“众星捧月式”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模式,其中的互动性特征体现明显。

三是圈层性。现如今的传播体系中,粉丝群体已经不单单是被动的信息受众,还是生产受众,粉丝群体由于阅读、崇拜、追随的偶像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圈子”。正如粉丝在饭圈中进行的文本创作,其中所涉及的内涵均是各个“圈子”内部的文化体现,具有特殊的编码以及解码模式,基于这种模式进行解读、再创造而出现新的内涵。这种文化是“圈外人”很难融入的,突出了“饭圈文化”的圈层性特征。

“饭圈文化”下的青年不再是群体“盲从者”

“饭圈文化”下,青年的言论行为具有显著的目的性、平等性甚至是颠覆性特征,他们在各自的“圈子”之中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主体意识正在建构。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青年主体意识建构营造了技术环境。“饭圈文化”中所产生的文化内涵具有强烈的趋向性,不同的“圈子”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各有差异。基于互联网平台,青年能够通过自我认知以及自我认同的方式建构主体意识。媒体技术的发展是从“群体化”到“个体化”再到“群体化”的过程,这为青年提供了选择的环境,青年粉丝在不同圈层之间自主选择,表明他们已经具有自身能力和功能性价值的自我认知、自我判断、自我预估,其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

后现代语境下现实缺失的补偿推动青年主体意识建构。斯洛文尼亚作家齐泽克说过,主体将象征性的宇宙作为某种替代形式映射到现实当中,从而补偿我们已经逝去的某种先于象征的、直接意义上的现实。从这里可以看出,“饭圈文化”下青年粉丝追星,正是现实生活中直接精神需求难以满足后的一种补偿,这也是粉丝追星的根本动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审美需求指向有所不同,这是后现代背景下“实体”的价值分裂与缺失。青年粉丝在自身“分裂”的状态下与偶像互动交流,从而弥补自己的直接精神缺失,支撑其构建主体意识。他们不再是没有主见的“乌合之众”,反而有可能形成独特的精神力量。

疯狂的“饭圈文化”有让青年主体意识走向极化的风險

“饭圈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打破了粉丝与偶像之间的“隔层”,然而,“饭圈文化”有时过于“疯狂”,在青年主体意识构建过程中可能带来网络暴力、被动跟风、文化偏离等负面影响,有让青年主体意识走向极化的风险。

一是网络暴力。“饭圈文化”当中,青年粉丝将偶像这一“他者”作为一种自己的投射,不同投射之间也形成不同的“圈子”,一旦有与自己所在“圈子”相异的文本、言论等,往往会激发各“圈子”之间的“骂战”,由此勾勒出网络暴力的全貌。一些青年粉丝不仅进行情感宣泄,还进行道德审判,产生较大消极影响。

二是被动跟风。“饭圈文化”中,青年粉丝的信息接收与其圈层价值观的封闭化、同质化有直接关系,由此形成了“信息同温层”效应,使得青年粉丝有意无意地接收与自己原有观念、态度以及价值观相符合的信息,对那些不符合、不关心的信息则会排斥。长此以往,就很容易陷入“信息茧房”效应,青年粉丝在潜移默化中被动跟风,最终导致个体认知狭隘、判断能力丧失。

三是文化偏离。“饭圈文化”中,各青年粉丝群体有着系统规范的组织结构与规则,内部也有完善的职责要求,但在“饭圈文化”中流行的相关术语、套话、明星营销策略、粉丝与偶像关系重构等,往往会出现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情况。比如“饭圈文化”中的恶性竞争、网络造谣、哄抬偶像产品及周边价格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年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可能出现“病态人性”,导致青年主体意识建构“跑偏”。

“饭圈”不是原罪,青年主体意识建构应兼顾“去污名化”

“饭圈文化”下青年的主体意识建构,不管是身份性的还是功能性的,都蕴含有鲜明的人文精神特征。面临“饭圈文化”中青年主体意识建构异化的问题,应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引导和塑造青年积极正面的主体意识,而“去污名化”正是需要迫切重视的问题。

在尊重兴趣的前提下正向引导。对于大多数青年而言,追星仅仅是一种兴趣,一种现实中精神需求缺失的代偿,能够很好地丰富日常生活,对此,应尊重青年这一兴趣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对青年的人格发展进行正向引导。特别是针对网络暴力、“键盘侠”等问题,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增强青年的分辨能力,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拒绝跟风。不同“饭圈”之间的差异是青年粉丝群体异质性的体现,粉丝与非粉丝之间有异质性,粉丝群体内部也有异质性,因此在引导青年主体意识建构过程中应尊重这种异质性。尽可能避免“信息茧房”效应造成的被动跟风现象,引导青年增强辨别力,加入正向积极的“饭圈”之中,从而丰厚自己的主体意识。

“饭圈文化”具有较强的文化创造力、传播感染力,对于有规则、有纪律,致力于传播正能量的“饭圈”应给予尊重。在此基础上,发挥偶像和“饭圈”对青年群体的正面影响,推动“饭圈文化”积极正向发展。

【参考文献】

①鲁婵:《“饭圈”与“圈饭”——大学生粉丝群体的互动机制探究》,《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4期。

②胡岑岑:《从“追星族”到“饭圈”——我国粉丝组织的“变”与“不变”》,《中国青年研究》,2020年第2期。

③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5期。

责编/赵橙涔    美编/陈琳(见习)

猜你喜欢

圈层饭圈圈子
“饭圈”到底是个什么圈
漫画哲理
整治“饭圈”乱象
新媒体时代圈层文化现象研究
网络圈层如何赋能青年
“后浪”叠起,媒体如何引导圈层文化
在疫情面前,见证一场“饭圈”的成人礼
“饭圈女孩”(双语加油站)
朋友无圈
你的圈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