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华社宣传内蒙古的“四个坚守”
2022-05-30梁爽刘丹王凤霞
梁爽 刘丹 王凤霞
【内容提要】央媒对地方的宣传,也应该有自己的体例。本文通过2021年新华社对内蒙古宣传的梳理,总结出以“四个坚守”,引领主流舆论的基本模式,对主流媒体权威发声、及时发声、洪亮发声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华社 内蒙古 四个坚守
2021年大事多、喜事多、话题多。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国社记者眼中,也是无尽的芳华。2021年新华社记者以真诚的记录,丰富多彩的新闻精品,形成了以守正创新为总标识的报道特色,有力引导了主流舆论,彰显了央媒的责任擔当。
一、坚守政治站位,始终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指示的落实落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内蒙古视察,看望各族人民群众,提出殷切希望。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例会的5年间,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参加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讨论,发表重要讲话。全力以赴,贯彻落实这些讲话精神,是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顺利推进各项事业的保障和灵魂,也是媒体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同仁们,作为全年重大主题,高度关注,密集发稿,深度挖掘,及时反映各个层面热烈反响和深入学习生动局面,每一次重要的动态报道,新华社融媒体矩阵发稿都在300多条以上。与此同时,适时推出有思想深度、能影响全局的新闻精品,始终站在当地舆论引导的最前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各族人民的殷殷嘱托,也是内蒙古一切工作的总纲。8月29日,新华社发布通稿《同心掬得满庭芳——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以独到的新闻眼光,对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历史与现实进行解读,诠释70多年来内蒙古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闻主题。这是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刚刚结束的重要时间节点,很快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起到营造舆论氛围、激励鼓舞人心的舆论引领作用。
这篇只有1000多字的报道,所使用的新闻素材却很丰富。鄂托克前旗牧民脱贫致富、锡林浩特茶文化与奶文化的交融、京蒙对口帮扶、非遗文化传承、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民族乡发展新貌、苏尼特左旗法院的公正审判,以及一年一度的民族团结表彰月活动等等,都通过简洁的文字概括,诠释出内蒙古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根本原因的主题思想。这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记者笔下和镜头视频中,这些重要思想遵循日益深入人心,处处是民族团结、繁荣发展的亮丽风景。
二、坚守服务为本,紧紧围绕当地中心工作强化舆论引导
服务当地中心工作,是驻地央媒新闻报道体例中的重头戏。一年来,新华社所有传播平台紧贴当地的中心工作,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针的落实动态、对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对新时代展现的新面貌、新气象,以及对内蒙古煤炭领域腐败倒查20年等具有地区特点的工作业绩,不断推出见深见新的重磅报道。
5月11日,新华社发布长篇通讯《内蒙古:生态富民闯新路 向绿而行谱新篇》,全景式俯瞰内蒙古厚植生态底色、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景观,高站位、强声势反映内蒙古在建党百年重大历史时刻的新面貌、新气象。
报道从“挪穷窝、换穷业、断穷根”的移民扶贫入题,以典型+综述的行文模式,展示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之路。接下来,以“‘黄沙沙变‘绿岭岭金蛋蛋”作为话题延伸,展开了一幅幅绿色山河的画卷。最后,用“‘人工挖到‘5G+的绿色能源之变”,精彩呈现今日内蒙古的崭新面貌。建党百年庆典之际,新华社重磅推出这一综合报道,再次为宣传内蒙古发力,以强烈的舆论导向,擦亮了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经济转型三张高质量发展的名片,为内蒙古各族人民深情点赞。
11月12日,长篇通讯《心里有结“心理”解,聊天唠嗑止纷争》在新华每日电讯推出,很快引发舆论热议。这篇报道通过解读通辽市库伦旗基层治理的刻苦探索,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新鲜经验,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论断,做出深入浅出、得体到位的回应,彰显出典型报道特有的导向力度。
4月下旬以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聚焦总书记关切事,梳理剖析内蒙古煤炭倒查20年交出的账单,独家披露办案过程,及时有效地展示了内蒙古煤炭领域倒查20年的成果和反腐败的决心,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相关稿件浏览量过亿,媒体采用超过500家,取得了十分抢眼的传播效果。
一段时间内,先后推出稿件有:通稿《内蒙古乌金腐败倒查20年观察》,《瞭望》新闻周刊封面专题报道《账总是要算的》,特写《画出煤老虎的贪婪像》,特稿《从煤“叹”到煤“赞”,重新认识“无罪的煤”》,专访《刘占波:乌金除垢只有进行时》,评论《“倒查20年”彰显如磐初心》,等等。这些报道全面展现自治区党委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点赞各级纪检部门重拳出击,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推进专项整治的强力举措和“当下改”“长久立”的工作姿态。
这组专题报道一经面世,便获得全网好评。全社会的舆论支持,大大鼓舞了全区干部群众反腐败的决心和士气。从新闻舆论工作角度看,选题的典型性,主题的鲜明性,发稿的连续性、节奏感,以及由此形成的舆论引导链条,不仅迅速占领各个舆论场,而且充分展示了央媒编采人员从策划到呈现的功力,也雄辩地证明,央媒的权威表达、标准答案,始终发挥着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三、坚守创新为要,以新闻精品提升引导水平
回顾2021年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对内蒙古的宣传,除了总量大、时效性强、舆论引领及时之外,还不间断地策划推出有分量的重磅报道,让舆论引导力更加强势、更为生动、更具穿透力。
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短时间内,内蒙古发生了两起突如其来的灾情。一是10月上旬,在遥远的边陲小城额济纳旗突发了第三轮新冠肺炎疫情,短短几天,病例达到180多例,近万游客滞留。二是11月5日至10日,通辽市遭遇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暴风雪天气,最大降水量超100毫米,连续积雪最深达2米,公路交通几近瘫痪。这两起突发事件,时间相连,来势汹汹,深深牵动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绪。
疫情和灾情发生之后,新华社记者都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每天发出大量报道,精准发声、洪亮发声、权威发声,回应了社会舆论的关切。同时,很快推出《什么是额济纳》《大规模游客转运是疫情应急处置中的大胆创新》《浴“雪”奋战保民生》《通辽:抗击这场“历史最强”暴雪,他们这样拼》《雪暴风狂,党旗飘扬》等长篇报道,对出色的防控成果和抗击特大雪灾的动人局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新闻剖析。内容场景化、表达口语化,加上多媒体呈现的可视化、多样化,成为舆论大潮中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暖流,不仅及时配合了全民奋发、同心抗击的行动,而且以独到的观察、深度的阐释、权威的点评,发挥了强化主流舆论的独特功能。
见深见新,是创新思维释放的必然结果。长篇通讯《什么是额济纳》,是在额济纳疫情抗击的关键时刻发出的一篇重磅文稿。一个整版分三个层次全面展示额济纳的无限风光与神奇。历史层面,“古塞黄云共渺然”“繁华落尽掩浮尘”,边塞诗词、黑城遗址、考古资讯,穿越千年的额济纳,在记者笔下显示出特有的神韵与厚重;现实层面,“大湖重生万物兴”“千年胡杨守家园”,碧波荡漾的居延海,令人神往的航天城,不屈不挠的胡杨林,淳朴勤奋的大漠人,以及节节胜利的抗疫大势,既有散文式的笔下生花,又有新闻眼光的鲜明表达。
《雪暴风狂,党旗飘扬》也是以整版篇幅在《新华每日电讯》重型推出的一篇新闻力作。记者在抗灾一线目击一幕幕万众一心抗击暴风雪的动人场景中,特别关注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17万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无限发挥。典型事例、典型人物,通过记者的笔触,得到了鲜活生动的展示。党组织在灾情袭来时的主心骨力量、广大共产党员在艰难险阻中与群众的血肉相连、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的精神风貌,等等,通过有情感、有细节的描述,让新闻的主题得到了鲜明呈现,新闻舆论抚慰人心、凝聚力量的效果,让不同层面的受众得到了入心入脑的领悟。
四、坚守建设性原则,让舆论监督有力有效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职责,也是记者使命担当的重要标识。2021年,新华社对内蒙古的舆论监督报道不仅影响大,而且有力促进了工作的整改。其中,几个重点案例就很有典型意义。
3月19日,新华社每日电讯刊发长篇通讯《几家泛绿几家“黄”,治沙“盆景”须思量》,文章4000多字,以调研+思考的模式,在全面报道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成果的同时,以敏锐的视角观察思考,揭示了“可喜变化的背后也存隐忧”的现状,对“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事明理,提出了尊重科学、尊重治理规律的诚恳建议,报道在全媒体推送后,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热情回应。
这篇报道的问题导向是3月中旬沙尘暴的突然袭击,“科学治沙,沙产业路径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舆论高度关注的话题,对乌兰布和沙漠展开调研式采访,将沙漠治理走向科学化、可持续之路的问题解决方略,用一笔笔账目、一条条建议,梳理得清清楚楚。为了突出舆论监督的建设性功能,在报道的引文中,一些重要数据、重要例证、重要观点均用黑体字标注,让记者采写的目的更为明确,新闻主题更加突出。
10月11日,《经济参考报》发表《内蒙古部分地方“画饼”招商调查:招来“金凤凰”何以竟成“落毛鸡”》一文,曝光内蒙古个别地方由于政府许下的承诺不能如期如约兑现,严重影响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这一报道是记者深入调查后形成的,例证典型、数据翔实、表达清晰、完整严密,在点评招商引资过程“画饼”行为的同时,对自治区纪检督察等部门适时亮剑、曝光通报的有力举措,给以有力的舆论支持。
舆论监督报道,集中体现新闻的建设性特质。坚守这一原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推进问题的解决,是新华社对内蒙古宣传体例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点,不仅在领导层形成共识,而且深受廣大干部群众的赞同。
作者简介:梁爽,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编辑;刘丹,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王凤霞,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
编辑:徐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