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蒙古国文化传播影响力现状分析
2022-05-30马宏波
【内容提要】中蒙文化交流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近些年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中蒙文化交流在政府主导、政策引导下得到了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文化交流的态势。
【关键词】中蒙文化交流 影视 影响力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国表现出的担当迅速提升了在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而西方部分政客和媒体也在不断利用其话语权抹黑中国。在此背景下,面向世界,我们有必要采取适当的策略,在尊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习俗的前提下,借助互联网+时代最有效且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视听传播方式加大国家文化战略输出的力度,让世界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文化,同时向世界展现真实、独特的中国文化。
一、中蒙文化交流溯源
中蒙两国依山傍水,文化、习俗相近,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两国间就展开了文化交流。1952年,中国话剧《战斗里成长》在蒙古国乌兰巴托国家剧院上演大获成功。同年故事片《草原上的人们》、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纪录片《鞍钢在建设中》《抗美援朝人》译制后连续在蒙古国各大影院放映,取得良好反响。1958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举办的“中国电影周”,《永不消逝的电波》《林则徐》《红霞》《老兵新传》《战上海》《红孩子》等蒙古语译制片在蒙古国公映再获好评。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1959年中、蒙两国首度联袂合拍大型纪录片《乌兰巴托—北京》,并先后在两国电影招待会期间放映。1961年举行的“蒙古电影周”期间,三部蒙古国影片《给我一匹马》《人民的使者》和《星火》先后在北京、上海、呼和浩特等7个城市放映。而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内蒙人民的胜利》《党的女儿》《五朵金花》等十多部蒙古语译制片先后出口到蒙古国上映。1962年,内蒙古有关部门在蒙古国再次举行中国电影周,蒙古语译制片《金银滩》《牧人之子》等30余部影片在蒙古国进行展映交流。此后,为适应蒙古国观众的观影习惯,提振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015年内蒙古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首次实现蒙古語译制片国际同期上映,并于2018年创新性地推出喀尔喀蒙古语的译制院线影片。
蒙古语电视节目对蒙古国的输出肇始于1995年中、蒙两国合资在乌兰巴托创建的“桑散尔”电视台,该台转播译制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还珠格格》《成吉思汗》等经典电视连续剧火遍蒙古国各地,出现家喻户晓的盛况。1997年蒙古语电视节目上星并落地乌兰巴托,一批具有强信息量、高时效性的新闻报道和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民俗民风浓郁的专栏节目以及经典蒙古语译制电视剧,也吸引了蒙古国受众的关注,培养了一定数量、相对稳定的收视群体。随着《中蒙文化合作协定》《中蒙1998—2003 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等文化交流合作文件的签署,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开始探索中蒙合作和频道租赁的对外文化输出战略,兼具国际视野,兼顾蒙古国受众审美的媒体定位,催发了《索龙嘎》《丝路天使》《我的厨房》《圣驹》等一批独具创意的自办节目和专题片的创作,尤其是2003年由中、蒙两国艺术家共同打造的独具风格、富含创意的贺岁小品晚会《开心今夜》一推出就创造了“现象级”收视奇迹。2014年,中蒙两国宣布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蒙文化交流得到了全面发展,2015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喀尔喀蒙古语影视剧及新闻节目译制项目”启动,同年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在乌兰巴托正式成立,并于次年在蒙古国UBS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了译制的喀尔喀蒙古语影视剧和专题节目。同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先后与蒙古国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签署的《影视剧译制合作协议》和《中国剧场播出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了影视剧译制工作的空间。2017年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自制栏目《跟我学汉语》,在蒙古国引起学习汉语的风尚。
与影视艺术作品并驾齐驱的就是出版业对外输出的开门红,1954年成立伊始的蒙古国家书店就开展了中国书刊统一进口业务,在随后的八年,蒙古国累计发行中国书刊55万册,其中蒙文版《人民画报》最高年销售量就达到了7700多册。2006年开始,蒙古国艺人演唱会、音乐作品集、音乐网站、人文社科类学术成果译介、新蒙文版《内蒙古诗选》等一条龙的文化推介和交流活动陆续展开,到2016年内蒙古达英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蒙古国 NEPKO 出版社共同创建《达英尔多文种互译平台》在蒙古国推广应用,实现了汉语 - 蒙古语 - 西里尔文及时互译转换,同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蒙古国立教育大学首次创办中国主题图书翻译出版中心,为未来图书领域的中蒙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相较于电视,广播在蒙古国的落地相对较晚。内蒙古广播从2002年整编央媒、省媒蒙古语节目的制作方式,到2013年专门面向蒙古国受众的“内蒙古草原之声”频率的升级换代,再到2014年通过腾格里网全套节目的直播以及“中蒙歌会”的推出,再到2015年常规报道与现场直播的融合,再到2016年同步译制大型经贸直播活动以及融媒体报道的陆续推出,中蒙文化借助广播媒介的交流是一年一个台阶。
报刊方面,从2004年《索伦嘎》杂志的创建到2014年《索伦嘎》网、报、刊的跨越升级再到现在的刊、网、微博、斯拉夫蒙文报纸、手机报、客户端6种媒介形态的全产业链,十多年时间,内蒙古日报社的外宣就实现了采、编、译、发行等全流程互联互动。其中2008年,内蒙古日报社开启的与蒙古国媒体互访活动,以“外国人眼中的内蒙古”和“我眼中的蒙古国”这一独特的“互联互通”的创意引起持续关注。2010年起隔年互办的“中蒙新闻论坛”开启了合作办报、新闻资源共享的常态化,成为中蒙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而基于媒介融合和互联网+思维下的索伦嘎网、报、刊与蒙古国MGLnews.MN 网站以及蒙古国商报间的新闻资源共享,索伦嘎全媒体平台和多语种媒体数据库的筹建,勾画了未来中蒙文化交流的宏大蓝图。
二、中蒙文化交流所应对的现实语境及特点
蒙古国第一部电影是1936年俄蒙合拍的《蒙古之子》,1938年蒙古国自主创作了电影《Norjmaa的路》,期间蒙古国电影以放映苏联影片为主。1989年因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影响,蒙古国电影遭受重创,乌兰巴托的影院纷纷转制成商场,蒙古国电影人转为微电影的创作,但由于艺术价值不高,商业回报少,微电影创作从1992年的46部递减到1995年的10部。电影业的低迷,促使广播、电视、报纸得到了井喷式迅猛发展,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之势,国有、民营媒体机构像雨后春笋般遍布蒙古国全国各地。到2010年,随着先进技术配置的新型影院的不断建设,加上国家政策扶持,蒙古国影视业得到了恢复和持续发展,蒙古国本土原创影片数量从2013年的22部增加到2016年的42部,翻了一番。影片的类型、题材的创新和合拍方式的引进,极大丰富和活跃了蒙古国电影文化,影片服务于政治的功能逐渐弱化,浪漫喜剧、恐怖片、英雄史诗片、爱情片、犯罪片、体育运动类型、爸爸系列、集锦电影也逐渐进入观众视野,成为受众新宠。其中《野花温室》《严峻》《Bumyerang》《希佛晓》等数量众多的本土原创影片实现了叫好又叫座的景象。《妈妈》等一些优秀影片获得亚洲电影节或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而引发关注。但一直以来,来自美国好莱坞、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等外国引进的影片依然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不过,蒙古国受众对中国影视作品已从早期对武打片和宫廷剧、历史剧的追捧,转向不再拘泥于特定的范围,实践证明那些制作精良、艺术品味较高且充满正能量、贴近生活、富涵哲理、展现人性善良的影视剧将更受当地受众青睐,这与国内受众呈现出一种相似性。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约有77%的蒙古国人将电视作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保持在2-3小时,新闻类、电影电视剧、体育赛事娱乐分别以61%、52%、23%的高比例,位居蒙古国受众最喜爱电视节目的前三名。广播方面,随着私家车的迅速普及,约有52.6%的受众有乘车收听广播的习惯,其中私家车的比例高达42.1%,调查显示音乐类节目听众比例占70%,新闻专题类节目占比为30%。此外,覆盖蒙古国人口三分之二的乌兰巴托、达尔罕和额尔登特三大城市中波广播的开发和针对年轻人的新媒体产品和内容的开拓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中蒙多层次文化交流态势初步形成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蒙文化交流的肇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恢复邦交后的文化交流试水阶段,从2003年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建立到2011 年中蒙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再到2014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全面升级,中蒙文化交流活动在政府主导、顶层推动下得到了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发展。
蒙古语译制电影不仅提质提量,而且在时效上、传播对象的精准定位上下功夫,电影《狼圖腾》首次实现蒙古语译制片国际同期上映,在蒙古国举办的中国电影展映的《北京爱情故事》《捉妖记》(3D)《神笔马良》等10部入选影片中,有一半影片由中、蒙演职人员联合译成喀尔喀蒙古语,受到国内外蒙古族观众的欢迎,在蒙古国引起了一股中国电影的热潮。
截至2019年,四年时间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共向蒙古国译制32部共1476集中国优秀电视剧和4部电影,在蒙古国多家主流媒体播出27部1181集电视剧和2部电影,超出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蒙古国时提出5年免费提供25部优秀电视剧译作的目标。其中不少电视剧译作重播率在3到4次,《父母爱情》重播近10次,《大丈夫》更是以55万的观影人次创造了译制外国剧的收视新高。蒙古国UBS电视台所属的三个频道定期播出中国电视剧,中国影视剧在蒙古国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不到7%,提高到20%以上,蒙古国电视剧市场出现了“中国热”。
与影视剧相得益彰的是,以博览会为牵手的艺术作品、歌舞大赛、服饰设计等多形式的文化交流,以教育合作为抓手的高层次学术交流互访、研讨会、高级别人才培养的展开和以融媒体的国际化为契机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产品的国际深耕等多种人文交流平台的齐头并进,不断拓展中蒙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为中蒙经济交流奠定扎实的社会基础。
【本文系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影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NGJGH202038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佟景洋.中蒙俄新闻出版及广电领域合作的新发展[J].内蒙古统计,2020(06):1-3.
[2]张兴茂,恩和巴雅尔.扩大和利用文化公分母 提高民族地区周边传播效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6):13-15.
[3]金山.全媒体合作:中蒙传播平台发展的新路径[J]. 新闻论坛,2015(02):18-19.
[4]郭君珊,娜荷雅,乌 拉.中国影视剧在蒙古国本土化译制传播的实践与思考[J].对外传播,2020(10):67-68.
作者简介:马宏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教授、蒙古国研究生大学电影学博士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