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影《九零后》谈媒介记忆视角下的传承与建构

2022-05-30陈程倪崑皓

新闻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

陈程 倪崑皓

【内容提要】影视作品是实现集体记忆建构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从媒介记忆视角对院线纪录电影《九零后》进行探究与分析,总结其如何通过影像媒介传承與建构红色记忆。影片创作团队从叙事策略、视听表达、价值传播三个层面表现西南联大风华,形成受众对历史事件的普遍认知,树立起对民族英雄的认同感,进而鼓舞更多当代青年借时代风浪,挥斥方遒。这种以影像唤醒集体记忆的方式,有力弘扬了爱国报国的联大精神。这为如何通过影像传播建构公共语境下的集体记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九零后》  群像塑造  媒介记忆  纪录电影  西南联大

媒介技术的革新改变了集体记忆的产生方式。纪录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传播形式,肩负着建构集体记忆的责任。恰逢纪念中共西南联大在云南建校80周年,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导演徐蓓的摄制团队自2016年起走遍中美多国,采访了数十位西南联大学子,并于2018年拍摄了5集系列纪录电影《西南联大》,将西南联大的历史娓娓道来。纪录剧集《西南联大》大获成功后,2021年纪录电影《九零后》的制作显得分外合宜。该片视角更为聚集,完全以“联大学子”的视角,通过采访串联起三校合并的历史,成功形塑了联大学子的群体形象,用影像重建西南联大的传奇风貌,推动“西南联大”精神在当代续写和流传。

一、群像叙事刻写集体记忆

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①纪录电影的叙事需要客观和真实,《九零后》通过个体化言论真实地呈现时代记忆,以学生视点,用平视视角和口述历史的方式重现联大本貌,以人物群像彰显主题。徐蓓团队对联大精神不断诠释,在《九零后》中呈现了大批个性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对他们个体精神群像的聚合,成功形塑了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形象。

(一)群体形象彰显时代精神

探究“西南联大”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很难单单由一个具体的典型人物展开叙事,如此磅礴宏大的内容更需要多人物、多线索来表达主题。《九零后》中出场人物繁多,各有主次,通过对这些人物“学生时代”的表述,对人物相互之间连结的展示,体现出联大学子群体的主要特征。

《九零后》中参与拍摄的专家学者达16人,且平均年龄都已达到了96岁。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荣誉得主杨振宁,中国工程院学部院士潘际銮,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两弹一星一级功勋劳动奖章荣誉得主王希季,中国科学院学部院士郑哲敏,著名文学家马识途,翻译文学作家杨苡,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客座教授吴大昌,翻译文学作家许渊冲,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原校长张道一,翻译文学作家巫宁坤等。本片聚焦于他们学生时代的个人经历,以身份错位的方式进行叙事,避免精英话语的隔阂,以联大学生的平视视角,重现联大8年岁月创造出的不朽辉煌。

影片中人物的出场时间并不长,但是《九零后》却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个人都展示出了自己的风采,如105岁还在坚持读书写字的马识途,百岁高龄依然散发着精气神;用“无愧”和“虚度”坦率地总结自己的一生,在房间里摆满各色摆物的杨苡,训诫中保留着一份少女的天真与本性;影片中也不乏有意思的对比,许渊冲刚夸赞完文科教育的教授轮流制的先进性与创新性,下一秒杨振宁就批评了这种教育方式,这样不同的看法不仅显示出两位巨匠文理科思想的差异,更彰显了联大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学者间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成就了本片的戏剧性,充满个性的个体面容集合为西南联大的群体形象。《九零后》所书写的人物群像便是这样一群期颐之年的老人,平视角度下的他们,在临近人生终点时回望起青春时光。作为个体,他们纯粹且自由,身为群体,他们在逆境之中不改初心,彰显出舍我其谁的家国情怀。

记忆借助符号再现和表述,人物可以作为可见的实体性符号承载一段过去,成为记忆的客体或载体。②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一位位学子克服困难,辗转多处终汇聚云南,对求学的渴求和对理想的坚定,促使他们走到一起,并凝聚和形成了珍贵的西南联大精神。《九零后》以西南联大学生形象为载体,通过他们亲身讲述自己的青春经历,书写出光辉且灿烂的历史往事。

(二)口述历史促进受众认同

《九零后》是一个和时光赛跑的影片,其中出镜的联大学子皆已过了耄耋之年。《西南联大》制作完成不过短短两年,当初可以进行采访的十位老者,如今仅剩两位了。有的老者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还有的老者早已与世长辞。而在拍摄期间,又有三位老人相继离世,影片放映之时,许渊冲先生、郑哲敏先生也相继逝世,在《九零后》中留下了他们最后的珍贵影像。这些鲜活的面孔,因为影像化的记录,得到了更鲜活的保留。

《九零后》以抢救式的方式保存并整理史料,帮助后人了解和铭记历史。而个人记忆往往具有偏差,因此群像化叙事更能互相印证史实,为历史补充细节,使得口述史更具有可信度和生动性。群体口述通过交叉、反复印证,更能立体地证明史实,通过回忆的方式重现群体历史。“个体通过把自己置身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但也可以确信,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来实现的,并在个体记忆之中实现自身。”③因此,影片中人物通过回忆及口述历史所构成的共同记忆,使得不同时代之间产生精神共鸣和情感认同。即便跨越百年,我们仍能通过影片所描绘的历史记忆中投射情感,找寻价值,追忆西南联大的精神。

战争的硝烟激发报国之志,家国情怀激发出战乱背景之下的教育奇迹。抢救式的采访和记录将亲历者展现于荧幕之上,西南联大的精神也油然而生。影片中的文案也皆来源于学生的日记、诗歌等,避免出现仰视历史人物、歌颂英雄形象等手法,这使得影片减少了历史纪录电影的隔阂感与疏离感,更多的展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

口述历史不仅仅试图帮助观者了解并强化与西南联大相关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借此传达联大学子的价值体系与精神表达,以个人平视视角获得观者的共情和认同。《九零后》通过学子个体口述记忆,凝结起集体记忆的精髓,刻写西南联大精神和联大学府的发展历程,进而强化观者对联大精神的理解,促成集体记忆的认同程度。

二、影像表述强化集体记忆

在后现代集体记忆普遍缺失的语境下,大众传媒对过去的再现、记载与重构是现代社会重塑集体记忆与构筑国族认同的主要途径。④媒介是记忆建构的重要载体,纪录电影通过技术手段再现历史画面,以故事叙述还原历史真相,为观者提供可视化的历史资料。

(一)由人及史,厚植家国情怀

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曾说,人们记忆地唤起需要外在事物的刺激。纪录电影需要通过复刻历史画面,激活观众的集体记忆。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一所流亡大学,具有同国家“共生死”的命运与价值,培植了一批批具有时代传奇色彩的英雄伟人。这些联大学子:如杨振宁、马识途、许渊冲……在战火弥漫、颠沛流离之时,这些高校学子历经险阻相聚昆明,被臭虫咬得夜不能寐也不耽误读书学习,而这份求学的态度,从联大学府一直延续至今。他们本身便形成了独特的历史符号,纪录电影《九零后》,从人物出发,通过鲜明的符号激活公众的历史记忆,以人物自身的故事情节唤醒受众的情怀寄托。

除了出镜接受采访的联大学子,影片中也讨论了一些虽已逝世,但足以表现联大精神的人物,如能代表学子从军的缪弘和穆旦,联大的老师闻一多、陈寅恪、沈从文等。在联大学生的回忆中,国文课是由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罗庸等人轮流教授的,许渊冲动情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在学子的回忆中,闻一多先生的课是充满美感的,陈寅恪先生的课则是一丝不苟的,虽然方式不同,但其渊博的学识内涵则是相同的。在学子的回忆中,这些老师的形象如混沌黑夜中的一颗颗闪耀明灯,指引着前方的道路,唤醒了学子沉睡的思想。此外,《九零后》中也叙述了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1941年太平洋战争、缅甸抗日战争、1945年闻一多生前的最后一次演讲……本片以个人视角出发,通过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得受众从当事者的角度了解历史脉络,更加深刻地体会战时时代的艰苦。

(二)虚拟动画,还原时代场面

《九零后》在重现联大学子经历的呈现上,大量使用影像动画的创作方式,全片借助手绘动画的风格还原纪实性的枯燥时代场面,并以“拟音”的配音效果增强观者的亲近感和代入感。在讲述日军炮火逼近武汉,长沙临时大学组建的步行团迁移至昆明时,画面以清晰的手绘地图为观者提供详细明了的路线內容,以拉镜头的方式将整个蜿蜒征途呈现,侧面塑造出莘莘学子求贤若渴的精神。

如提到杨振宁与邓稼先一同在校舍东墙根的树边背书,二维手绘中的人物背影透露着书生气息,“黑白”影调迅速将观者带入救亡图存的岁月。在静态的画面中,手绘版的杨振宁与邓稼先一个依靠在树边,一个矗立在一旁,二人眺望着远处的层峦叠嶂,口中念起句句故事。为了更能具有动态化呈现,静态画面中还飘洒着星点树叶,使得动画画面更加生动逼真。在罗振洗回忆从军经历一段,逼真地重现了历史现场,画面在手绘的枪支特写和冲锋全景中跳切,随着旁白声娓娓道来一个为国牺牲的英雄缪弘的故事。区别于传统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定格动画的表现方式在弥补历史纪录片中影像资料不足的同时,更能突破纯纪实及采访口述的单一形式,避免“搬演”带来的不适感,增添影片的历史厚重感。在《九零后》中,手绘动画的形式还能在还原历史战争的情况下避免出现血腥刺激的场面,通过动画效果引发观者的认同感。

(三)诗意叙事,建构历史美学

纪录片作为纪实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既是档案的历史记忆,又是艺术的历史记忆。《九零后》在书写集体记忆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西南联大旧址的昔日风貌,又记录了四季苍翠的真实风光。在提到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时,画面运用特写、变焦拍摄等摄影手法及精巧的构图设置,将诗意化的景色尽收眼底。本片在记录景物的空镜头中,大量使用了“留白”手法,给予观者联想的空间,这种手法既能减缓画面信息的过载,又可以增添诗意效果。通过烟雨弥漫的画面,营造出极具东方美学的诗意韵味。

此外,《九零后》中还大量出现了极具意境的诗歌散文,如唐代诗人李华的《吊古战场文》、赵瑞蕼的《离乱弦歌忆旧游》、穆旦的《森林之魅》……一篇篇朴素的诗文叩响历史岁月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以文字的力量和态度贴合画面的内容与思想,例如在对穆旦的诗歌吟诵中,画面中出现了穆旦年轻时的珍贵影像和手绘动画版的过往经历,黑白的影调与穆旦深刻的思想价值相映衬,画面在诗歌高潮部分将一张张联大学子的面孔叠化出具有刻满名字的西南联大从军纪念碑。这样充满艺术美感的画面在片中适时出现,在贴切叙事的同时为纪录片打造出一种诗意化的影像氛围。

三、集体记忆再现当代价值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考察调研。他说,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⑤《九零后》透过荧幕建构起属于“西南联大”的集体记忆,并将奋斗精神和理想信念传递给当今时代的年轻人。

通过《九零后》,我们更能具象化的看到联大学生的精神面貌:黄维和他的爱马牺牲于澜沧江边;穆旦加入远征军,奔赴前线;闻一多参与民主运动,宣扬爱国精神;硝烟之中,辗转南下,联大学子们燃起知识救国,志愿祖国建设的信念,更有诸多学子投币从军,加入到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中。在原西南联大学生的从军碑上,赫然地铭刻着八百三十四位自愿从军的学子名字……影片末尾,这些年近百岁的老人,一一回忆起了自己在校时的学号,联大的这份记忆,促使他们对学术探究怀有一生赤忱的信念。这部纪录电影不仅回忆了战争年代联大学子的报国之志,提及了1949年解放后从海外学成归来建设祖国的2290位留学生,还展现了当今和平岁月,几位年近百岁的学者仍处在祖国建设的岗位上:潘际銮、郑哲敏还在坚持上班,教导后辈……如列宁所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个人事迹表现出了强烈的家国情怀。鉴古思今,我们应当从这份集体记忆中学习和传承这份敬畏学术,无问西东的联大精神;培育和传播联大学子们坚定不移、浓厚深刻的爱国情怀。

回顾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有更广阔的眼界,总结过往是为了以更丰富的经验审视当下。在影片末尾处,西南联大校友重聚的画面和当今大学校园开学时的情景相融合,将过往的时代传奇融入当下生活,联大学子的理想信念穿越历史的长镜头,照应着当下的年轻一代。历史记忆与当今时代相互照应,展示出深刻的集体思想,使受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现实生活的参照。作为时代文化“最后”的影像档案,西南联大培养了无数优秀学子,而其中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众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界的翘楚,在自己所擅长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学术成就和思想理念也影响了无数后代。

个体的选择在时代洪流之下,显得局限且偶然,而将这些个人经历放置在一起,则会折射出相当的社会容量。《九零后》通过诸多人物在不同角度对同一事件的回忆和佐证,使模糊的“联大”往事得以重建为集体记忆。本片不仅提供了影视化审视历史的机会,更是向后代还原了西南联大的精神与品格,在当代文化语境之下回溯过去,以革命记忆赋予时代使命,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也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努力。

四、结语

历史的尘埃于亲历者而言重于泰山,《九零后》所记载的既是联大学子个体的生命史,也同样是他们用生命缔造出的西南联大风华校史。这部优秀的纪录电影为我们留下了西南联大珍贵的影像资料,以群像的方式塑造了时代浮沉下值得怀念的西南联大光辉记忆,展现出了西南联大学子爱国报国的情怀与志向。进而对观影者进行了爱国教育,推动国人对于历史的认知和对民族情感的抒发,集体记忆的构建与传播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给予了我们一种反思自身生活方式的契机,激励我们向联大精神学习。

注释:

①李聪迎.纪录电影的故事化呈现探析——以毕业作品《独影人》为例[D].西北大学,2019.

②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上海:三联书店,2015:44.

③[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論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1.

④刘燕.国族认同的力量:论大众传媒对集体记忆的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77-81.

⑤杜尚泽,岳小乔.习近平考察西南联大旧址[N].人民日报,2020-01-21(10).

作者简介:陈程,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倪崑皓,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编辑:徐  峰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
“游云南·我心中的西南联大”征文比赛公告
爱国主义视阈下的西南联大精神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西南联大:从西南一隅走向世界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