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年级习作教学的综合训练
2022-05-30干露
干露
三年级的习作,应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习作动机,培植他们的表达自信和不拘形式的想象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我尝试以综合训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习作热情。
一、课堂里的玫瑰茶包
课堂上,我给每个4人小组准备了一袋没有任何标识的密封玫瑰茶包,以及一个纸盘。我对学生们说:“根据自己的观察,大胆猜测里面装的是什么。”
于是,学生开始各自琢磨,并准备随时在打开的练习本上,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
学生很兴奋。轻飘飘的小袋子在小组成员手里来回传着,隐约透光的无纺布袋子很是吊人胃口。鼻子尖的学生闻到了甜香,一声吆喝点醒了很多学生,于是每一个人都把鼻子凑近深吸一口气,不约而同地喊着“好香”。有的学生轻轻摇晃小袋子,听见袋子沙沙作响。有的学生把小袋子对着教室天花板的日光灯,想看清楚袋子里面的东西……有人嘀咕:“是不是茶包啊?玫瑰茶?好像我妈妈喝过这种味道的。”
除了提醒学生及时将各种猜测记录在本子上,对于他们试探性地提问,我一概只微笑不回复。
“现在可以轻轻撕开小袋子的封口,把里面的东西倒在纸盘里。”5分钟之后,我发出指令引导学生进入第二个步骤。学生们一阵手忙脚乱,伴随着又一阵欢呼雀跃:“真的是玫瑰花苞!”
每個学生都从散落在纸盘里的花苞中拿起一朵进行仔细观察,摸一摸,捏一捏,看一看,再闻一闻。当然,出于安全考虑,我叮嘱学生不可以“尝”。
学生以前有过观察植物的经验,已经可以自觉使用花萼、花瓣等术语, 进一步表达各自的发现。有的学生触摸之后,体验了花苞脆脆的手感;有的学生闭眼闻香,分辨出花苞甜中泛酸的味道;有的学生看着玫瑰花苞,不由得想起“梅子黄时日日晴”等诗句……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录下现场的各种细节,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我在办公室提前冲泡了两份玫瑰花茶。一份用沸水冲泡在木碗里,另一份用沸水冲泡在白瓷碗里。我把两只碗都端到教室,让学生凑近观察。“花瓣褪色了。”“水也变色了。”……我趁机告诉学生,可以将“黄色的茶汤”表达得更精致一点,比如可以说“琥珀色的茶汤”。
更有趣的是,接连几天,都有学生在保温水杯里泡玫瑰花茶,课间喝得有滋有味。 后来,“琥珀色”又被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用在了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上,如描写猫的眼珠颜色是“清澈的琥珀色”。
二、教室里的土豆岛
土豆发芽的过程,最适合学生观察。
常规模式的观察训练,每一个教师都驾轻就熟。我也写了“下水文”,和学生一起进行观察“暖场”——
厨房里的土豆,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芽儿,我用小瓷钵装了浅浅的清水,放入土豆,干脆等它抽条儿长叶。土豆,其实是块状茎,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营养仓库。一个星期之后,清水里看得见土豆新长出的白色的须根,细细长长的,顺着瓷钵的内壁弯弯绕绕。土豆的芽不知不觉长粗长高了:大约7厘米的变态茎,像迷你的紫茄子,覆盖着极细的白色绒毛,主干结实,分支不多,叶片舒展开来,又簇拥在一起,热闹着呢……
我们班有一本特色本子,叫“我最新鲜”,学生们差不多半个月写一次,就比新鲜感:选材谁更新鲜,语言谁更新鲜,情节谁更新鲜……这一次,我布置了主题为“土豆岛大冒险”的“新鲜”任务,还建议学生可以先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找找感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学生在《土豆岛大冒险》中写道:
土豆岛的另一头是悬崖峭壁,那里狂风呼啸,我几乎站不稳了。我在悬崖上找到了一个小瓶子,又找到了一片树叶,把‘SOS、土豆岛、快来救我这些内容用树枝刻在了树叶上,再把树叶放进瓶子里,做成了一个漂流瓶扔进了海里……
这种发散性的创作,源于教室里两个生机勃勃的发芽土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予学生驰骋的思维空间。
三、《读者》里的《点睛》
习作,不一定只限于写,培养观察、体验、想象和表达的能力离不开读。好的文章,读准了契机,读准了方向,不亚于画龙点睛。
我经常给学生推荐报刊上的文章,比如有一篇摘自《王羲之放鹅记》的文章《点睛》。文章里故事套故事:既有张僧繇的画龙点睛,又有阎立本的画龙点睛;既有让龙飞上天的画龙点睛,又有没让龙飞上天的画龙点睛。
我极为欣赏的,是文章里可供学生细细品读的观察和想象——
右边壁上只有一条无睛白龙,孤单地在乌云中穿梭。仔细观察,就能看见在这条白龙的身边,乌云像被另一股看不见的气流牵引,呈螺旋状向上奔腾,一直冲到大殿顶部……
他伸手沿着墙壁滑动,摸到龙身,突然感到一种不易察觉的起伏传递到手掌,像龙在呼吸。他顺着龙身慢慢摸下去,起伏越来越明显,仿佛还能感受到龙身体的温度。一股激流经手掌穿过手臂,阎立本只觉得身体一麻,打了个惊战……
这篇文章不仅让学生更深入接触了“画龙点睛”的故事,还认识了大画家张僧繇和阎立本。“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不是只静止地存在于语文教科书的某个单元,而是鲜活地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