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诗意的家教清谈

2022-05-30袁洁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2年9期
关键词:联句撒盐谢道韫

袁洁

《世说新语·咏雪》是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篇目,这个故事传诵千年,至今为人所乐道。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教材提示,把重点放在才女的才情智慧和家庭的温暖方面,却没有去挖掘这次联诗的更深层内涵。笔者将从诗意联句和家教清谈两方面细述之。

一、一次完美的联句作诗

1.似字讀作“以”,与后二句押韵。文中的三句诗,后两句即使是用今天的韵来考查也是押韵的,关键是第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尾字“似”(sì),读起来是不押韵的。其实不然,“似”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从人从台(婴儿像母,台意为胚胎的雏形),会意,台兼表声。后来发展到小篆,笔画省写为左人右以,会意,以兼表声。小篆是秦统一后开始使用的,隶书变楷书之后才写作“似”。“似”的本义为像,最初写作“以”。后来为了分化字义,便另加义符“亻”写作“似”来表示相似之义。

由此可见,“似”在魏晋时期的音是读作“yǐ”,而“sì”这个读音应为宋元以后或至早也是唐以后才有的,因此可以说,短文中的三句诗尾字是押韵的。

2.三位诗人,联句为诗。首先,三人都可称作诗人,谢安和谢道韫都有诗作传世,而谢朗就是“封胡羯末”四才子中的“胡”(封,谢韶;羯,谢玄;末,谢琰。皆小名)。《世说新语》中援引《续晋阳秋》称他“文义艳发”,写诗是没问题的;从内容上看,这三句前后是顺接关联的:太傅问纷纷的大雪像什么,谢朗说像空中撒盐,谢道韫则表示不如说成柳絮因风飞起。

那么,三句联起来是诗吗?南宋魏庆之的《诗人玉屑》里说:“有三句之歌,《大风歌》是也。”《大风歌》是汉高祖刘邦即兴创作的诗作,全诗共三句。后世三句诗很少,但放在家庭讲文这样一个较随意的场合,称之为诗也是可以的。南宋陈善的《扪虱新话》直接称之为“谢庭咏雪诗”。室外的纷纷大雪,加上室内温暖的氛围,诗意与暖意俱融融。

二、一次和谐的家教式清谈

1.一次小型非正式的清谈。魏晋的社会风尚,或称“名士风度”,主要有四种表现:清谈、饮酒、服药、隐逸。清谈是大家一起参与,更易为名士们接受与追捧。清谈最初是谈玄理,后来儒、道、释也慢慢进入清谈的行列,于是融入了更多的内容。清谈不讲求语言华美,而是要求尽可能简而有物,逻辑清晰,应对机敏,表达深刻,类似于佛家“打机锋”。清谈的基本程式是由主方出题,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支撑论据,称为“通”,然后宾方质问、反驳,称为“难”,此后反复交锋。

在这次家庭谈话中,谢安的第一句诗其实就是出题,只是没有“通”的环节,谢朗作了一个回答,而谢道韫却是对前者作了一个诘辩,类似于“难”,之后虽没有再进一步的辩驳过程,但是整体上看,这是一次小型的非正式清谈。

2.蕴含和谐智慧的家庭教育。为什么谢安“大笑乐”,表示“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比“撒盐空中”更妙?多数教师可能都会提到,“撒盐”之比略显笨拙粗俗,“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在文学修辞上更具美感。谢安对“柳絮因风起”的赞许,除了诗意的美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俄而雪骤”,相较之下,“撒盐”的颗粒感不能显出雪之大,“柳絮”则更为贴切。

但据《扪虱新话》中所说,“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说明就实景而言,二者各有所喻,并无高下优劣之分。谢朗本身也是才子,他选择“撒盐”其实并不粗俗,而是在家庭欢聚的氛围中信手拈来一个习俗:“撒盐”是晋代社会的一种风俗,向空中及身上撒盐,以避邪气,祛除不祥。因此,这句“撒盐”显然是有点功利化的讨巧应景之作。这则短文出于《世说新语》的“言语”章,这也说明谢安注重的就是言语表达的准确与贴切,也可以理解为是谢安委婉地对谢朗文学表达中的应景与讨巧做出了批评,却又不失温暖。

谢安是很注重家庭教育的,在对儿女们的人格精神培养方面,他与务虚的玄学清谈者们完全不同,可以说是一种近于儒家的积极教育。《晋书·谢玄传》:“玄少好佩紫罗香囊,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于此遂止。”谢安用与谢玄打赌的方式赢得香囊,随即当面烧毁,巧妙地告诫晚辈不可玩物丧志。这种不言之教,可谓煞费苦心。

《世说新语·忿狷》记载了谢安对谢朗的一次教育。“王令诣谢公,值习凿齿已在坐,当与并榻。王徙倚不坐,公引之与对榻。去后,语胡儿曰:‘子敬实自清立,但人为尔多矜咳,殊足损其自然。”谢安借此教育谢朗,做人不可像王献之那样高傲矜持,否则有损自然天成的本质。

魏晋谢氏成为望族,之后谢氏更是人才辈出,文武兼备,是与家风与学风的教育培养分不开的,由这次诗意的家教清谈也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联句撒盐谢道韫
联句
缤纷撒盐画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和合赤城”藏头诗联句
浅解三字经(之一〇四)
如何清洗螺蛳
才女谢道韫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