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历史文脉 普查传承现状

2022-05-30卢映雪

人民音乐 2022年7期
关键词:民间调研传统

野回响——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是中宣部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调研普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针对全国范围内的传统音乐生态现状进行调研普查,收集整理存见于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品种信息,根据中华民族音乐具备的历时性时代标志、共时性地方差异、共通性社会功能、兼容性更新发展等文化特征,系统梳理各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脉络,深入研究民族音乐的文化流系情况,对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提出建设性意见。经考察、撰写、论证后,形成《田野回响——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调研报告》第一卷和第二卷两本内容丰富、具有实践意义的学术成果。

一、历次调研回顾

有关我国传统音乐的调研普查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经进行了很多次,但每一次的重点、范围、规模、目标又不完全相同。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有过一次通过各省市刚刚成立的群众艺术馆或“音乐工作组”,大面积地对各地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的全面普查,当时采取边考察边记录的方式,最终于1959—1960出版了一大批分省或民族、体裁的“民歌”“民间音乐”选本。20世纪70年代末,前无古人的“十大文艺志书”工程逐步展开。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普查、记录和学术整理,也是一次对历代传承至今的民间乐舞、文学遗产采取静态方式的全面保存,可以说是70年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文艺资源普查。2007年,由“文化部民族文艺发展中心”主持的社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文艺(戏曲、音乐、舞蹈)现状调查”,是“十大文艺志书”完成之后的又一次全国性普查。以上三次普查,时间跨度超过半个世纪,各次的重点和目标也各有区别。第一次限于少数民族,第二次归于文本保存,第三次重点在“现状”,分别对应了我国不同时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求。

二、以时间为脉络,呈现音乐文化变迁历程

《田野回响——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调研报告》由乔建中主编,第一卷和第二卷调研报告主体内容包括各地域传统音乐整体分布、音乐类型及流派、艺术特色等方面概况。该书由17位在各省田野调查一线的学者撰写而成,学者们从各省市辖区范围内传统音乐的历史和社会源流、不同民族和文化中音乐的意义和功能、音乐文化的多族群性和跨族群性、音乐文化生态的变迁和音乐传播方式及其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历史发展脉络,揭示其现存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工作的时间节点处于“后非遗”时代,在历经以上三次大规模的传统音乐调研普查及十几年的“非遗”保护工作之后。今时今日各省市传统音乐资源存储分布状况如何,整体现状又是怎样的。本书各位作者着力挖掘和探索各省市传统音乐在民间口传心授、风俗仪式、剧院演出、图书和音像出版以及数字化传播等各个不同传播途径上的发展历程,对地域的音乐建构、传承、发展和传播展开讨论,从政策性、社会性、时间性、空间性、族群性等方面揭示各省级区域内的音乐文化变迁。

本著的贡献在于,此次调研普查既是此前多次普查的继续,也是中国新时代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从国家层面而言,摸清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和现存状况,对于我们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全面把握传统音乐资源和现状,也将對我们了解和评估“文化国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本著以时间为脉络,以空间为维度,从人文的角度对有关传统音乐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变迁、大众音乐传播、保护文化基因和拓展活态传承空间等方面融入作者们的思考、讨论和写作,在某些方面为历史文献和传承保护之间的通道建构提供了手段。什么是“田野回响”?人们可以从本著的阅读中看到,它来源于文化基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传统音乐的意义是由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所界定的。各省通过政策性的调控、社群身份认同(旅游带动传承)、制度传承等方面制定因地制宜的策略来达到相应的目的,即便如此,依然难以避免某些乐种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场景和仪式而无法“留存”。这就引发了我们对于“传承”的追问,科技的发展,导致一些劳作方式的改变,逝去的是不是终将逝去?通过音乐建构的各类“地域特征”将涉及差异性和社会范畴的不同概念,针对这些问题,本著中的多位作者也提出传统音乐的“变”不能离根,只要根在,万变就不会离宗。

三、采风成果与集成资料结合,提出传承策略与方向

本书在史料文献、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各地区民间音乐,在概述了各类民间音乐之后,对其留存现状进行了描述,也探讨了一些发展的方向,从书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各省传统音乐发展现状的问题与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因地制宜”的传承和保护方式,为各类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策略

各省所拥有的各类民间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现状。所以,根据不同的局面和情况,应当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地对其进行保护。其一针对丧失生存土壤的民间音乐,主要采取的是建立数据库,并对相关物品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以及利用演出和媒体等渠道对其进行宣传等措施;其二在传统与现代中摸索新的发展空间的“活态民俗依存性”,以“觉囊梵音”为代表,由文化部门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给予它传播的空间和渠道;其三是在沿袭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当代文化空间的“传承发展型”,典型代表是“蜀派古琴”。这类音乐在现代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模式,建立起了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空间,并不需要政府过多干预保护。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也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各个民族之中形成了民间传承和制度传承两种体系,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承的主要形式。从20世纪40年代起,该区就采用传统音乐民间与院校、院团的双渠道传承机制,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如长调非遗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连续13年的暑假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为牧区的孩子们免费开展长调学习班,扎格达苏荣、其其格玛等歌唱家、传承人也陆续在内蒙古各艺术院校中举办传承班。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城市化的推进,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类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民间音乐的生存状况也相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根据其不同的境况,应当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态度,像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因乐而异”“因地制宜”方式或许可以提供一种保护和传承的思路,如双渠道传承机制,使得传统音乐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既保存了固有的民间存承,又进入了当代社会主流渠道,实现了价值的提升和存承空间的拓展。

(二)肯定“非遗”保护的积极作用以及加强改进的对策

随着“非遗”工作的开展,各省都有大批乐种入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还有大批的民间艺人被列为非遗传承人。这些举措向社会传递出国家重视传统音乐传承的信号,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一些逐渐失去生存空间,面临消亡的音乐种类由于得到国家层面的资助,从而慢慢被留存下来。另一方面,民间艺人被列为非遗传承人,不仅能够使这些民间艺人获得物质方面的补偿,使得他们享有物质保障,而且更能够从精神层面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湖北的国家级、省级非遗土家族的“撒叶儿嗬”,在被认定为“非遗”项目之前,一度奄奄一息,但在申遗之后,政府给予经济支持,建立多个传承基地,由此获得了重生。在重庆市也是如此,一些濒临灭绝的音乐品种由于得到政府资助而逐渐恢复,给广大民间传人以极大的鼓励。然而,在非遗的申报方面,还有一些乐种需要加强认定和保护,如在西藏自治区,歌舞音乐得到的扶持、资助和媒体宣传比较多,但是一些纯音乐形式的民歌和部分单独演奏的乐器则缺乏关注度。针对这一点,西藏自治区调研报告的撰稿专家格桑曲杰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四、从生态变迁与大众传播的角度展现调研成果

(一)文化生态变迁带来的问题

文化生态学是将人类文化与多种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作为一门科学领域,强调文化与生物一样具有生态性。这种生态性的文化体系包括核心文化系统和外围文化系统。关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化给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的相关问题,也有一些学者针对具体的乐种进行过研究,如申茂平在《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和保护》中,就采用生态学的观点对其赖以产生的环境进行研究,提出侗族大歌产生和传承与其自然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本书中,一些省份的作者也基于本省的现实状况,从音乐文化生态变迁的角度对一些乐种的传承现状发出了呼吁。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生态的变迁伴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而加速。如贵州和湖北等地,民俗结构的萎缩、农村居民的迁出、各少数民族对于本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和价值认同也发生变化,在社会文化生态土壤发生变化的大环境下,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都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文化传承和民族音乐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在一种自发的状态下,很难应对。由此,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方面,也探索并推动了将民族音乐作为文化资源开发的一个途径,将文化传承和其蕴含的经济潜力结合,发动群众自发地保护本民族的文化生态。当然,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需要重新评估,文化资源的开发,是否一定意味着对外来者眼光的迎合,意味着原住民的文化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的丧失?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为了顺应旅游业或产业发展虚构、创编的“民俗”不应成为打着“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的幌子而走的捷径。

(二)音乐传播方式变化引发的思考

时代逐渐发展,传播方式也在逐渐变化,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旧时,民间音乐的传播方式可能更多依靠简单的口耳相传,或是举办的礼俗仪式之中。大部分的音乐形态只能从保留和出版的乐谱中窥得其貌。20世纪以来,随着唱片工业的发展,民间音乐被录制、出版和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呈现出两种矛盾:一种是唱片出版记录声音一方面为对为民间音乐留存了可记录的声音档案,如高亭唱片1905年出版谭鑫培演唱的京剧《定军山》、百代公司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粤剧《凤仪曲》、中国唱片社1957年出版的陈玉秀演唱的福建南音《三更鼓》等等。另一方面这些出版物也使得一些民间的传统音乐发生了变化,如甘肃省的河州型花儿,由于磁带唱片的发行和乐队伴奏,有明显向小调转移的趋势。另一种是民间采风素材与音像出版单位对录音制品品质要求的矛盾。音像制品在出版管理方面对于唱片出版的前期策划、录音、后期缩混和母带制作等具有一定的标准要求。无论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还是历次调研,对于音响、音像资料的收集都是较为重视的,作者陈浚辉指出在集成调研过程中,因财力、人力和各艺术门类的特殊原因,除了器乐曲部分音响资料达到音响出版部门出版要求外,大部分都是原始素材资料,达不到公开出版的要求。音像资料作为最直观地呈现真实传统音乐面貌的素材,很多采风素材由于录制问题无法公开出版是非常遗憾的。笔者认为,这种矛盾一方面可以采用构建声音档案的模式来探索解决方案,数字声音档案作为历史档案的一部分,与古籍文献等具有相同的性质,建立历史音像数字资源库对这部分采风素材进行整理和传播,可以避免其在录音制品品质方面的制约。另一方面,从音像出版社、唱片公司的角度与学者、传承人建立深度的合作模式,在部分选题的源头方面,介入采风工作,推出一部分精品。

互联网的发展让网络媒体的传播手段更加普及,但对于民间音乐来说,这些快捷便利的手段是一种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机遇在于,结合新媒体的手段,可以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传统音乐,比如腾讯“王者荣耀团队”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合作的以游戏“上官婉儿”角色塑造的虚拟人物全息演唱(唱段的动作捕捉、配音采自越剧艺术家茅威涛老师)就是将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碰撞而出的新IP内容。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开始有传统音乐的艺人入驻并传播,在“微信视频号”平台“守艺人贰强”发布了一系列有关陕北民间音乐的短视频内容,如陕北说书《群口》获得了十万多的点赞和六万多次的转发。

科技发展和新型社交模式让一部分传统音乐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以此获取到大众更多的关注。风险是这种传播方式造就了极其丰富和多样的信息流,但有一部分词曲结合相对复杂的民间音乐,会因为无法搭建传播的双向沟通渠道,从而逐渐被其他信息代替。传播在音乐产品方面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沟通,二是引导。当信息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处于不同文化背景时,因双方的信息解码体系不同,由此可能造成传达意图和接受解读之间存在的差异。如何缩小传达和接受之间的差异,一方面音乐始终是一种公开的展示形式,从传播的角度,需要解决的几个核心要素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方式和传播结果。基于此,传统音乐需要从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性发展,在传播对象的边界上进行拓展,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结果。

结 语

综上所述,《调研报告》凝聚了编委会专家成员多年来在各省田野一线工作和理论学术研究领域辛勤耕耘的成果,其中还包括作者们多年来采风搜集的珍贵图片,由此为读者呈现出两卷图文并茂、富有学术意义和阅读趣味的理论成果。调研报告从历史走来,阐释传统音乐生存的土壤,深入浅出地从各地域的民俗文化、节庆礼仪、劳动生产、宗教观念等社会化角度点明不同乐种的文化基因,继而从乐种形态、历史演变、传承现状等多层级、多维度进行概述,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多彩的音乐地理画卷。该成果中的许多问题如民间传承和制度传承、“非遗”保护与文旅之间的关系、传统音乐生存空间和传播方式的变化等等都是抛砖引玉,引人深思的课题。《调研报告》的出版不仅对揭示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价值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促进濒危乐种的保護与传承,同时也为民族音乐图书和音像出版打好基础工作,为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支撑,并对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实施给予总体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四卷,涵盖32个省市自治区的32份普查调研报

告,第三、第四卷仍在编辑中。

乔建中《后集成时代的中国民间音乐——关于55份民间音乐现状调查报告的报告》,《中国音乐学》2010第3—4期。

杨晓《四川省传统音乐调研报告》,载乔建中《田野回响——新世纪中国传统音乐调研报告》,中国戏剧出版社2021年版,第148-149页。

[美]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的理论》,张恭启译,台北:允晨文

化出版社1984年版。

[加]弗朗索瓦·科尔伯特、林一等《文化艺术营销管理学》,林一、罗慧蕙、鞠高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卢映雪 中国唱片集团融媒体专业部总经理、副编审

(责任编辑  张萌)

猜你喜欢

民间调研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高人隐藏在民间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