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八极拳游戏八例
2022-05-30武冬胡洪森刘光磊范江涛
武冬 胡洪森 刘光磊 范江涛
八极拳动作朴实简洁、发力猛烈迅捷,是一门主张“破门而入,贴身近战”的北方代表性拳种。本套八极拳游戏以传统八极拳基本功金刚八势和典型拳势为素材,将八极拳的典型劲法、技法融入游戏,以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果敢、拼搏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目标,以期落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要求。
一、“单刀赴会”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及核心区拧转的爆发力,帮助学生了解八极拳运用肘关节贴身近战的发力技巧。
游戏方法:2名学生面对面站立,1名学生单手将排球托起,另1名学生自然站立做好准备(图1-1),集中注意力观察。10秒内,持球学生随机翻手使排球下落,学生迅速向前上步成两仪顶,并用肘面将球击出(图1-2)。
教学建议:游戏前,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两仪顶拳势的名称和拳势用法,并运用太极图简要介绍阴阳两仪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反应能力,更换排球或调整举球高度,如,低年级可更换为更轻的气球或要求学生将球举过头顶,以此降低游戏难度。
指导要点:充分热身,衣着宽松,防止踝关节扭伤,注意调整学生间的距离,以学生在前跨一大步后还能够到为宜,避免因距离过大,学生难以完成游戏,或者距离过小,发生碰撞的问题。
二、“鸠占鹊巢”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和躯干力量,帮助学生体会八极拳“靠”的方法。
游戏方法:在地面画1个直径为1米的圆圈,2名学生1组,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确定进攻方和防守方,防守方和防守方均以高马步一脚踩在圈内,一脚踩在圈上,双手自然下垂,用肩部外侧相接,听到“开始”口令后,进攻方运用肩靠的方法将防守方双脚挤出圈内,若30秒内成功得1分,反之则防守方得1分。此游戏采取积分制,最先获得3分的获胜(图2)。
教学建议:圆圈的大小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身体素质进行适当调整;游戏过程中,2名学生应始终保持肩部外侧接触,防止用冲撞代替挤靠。
注意事项:游戏前应充分热身,教师要提醒学生除了肩部外侧接触,不得用身体其他部位接触对方身体,严禁用手拉、拽、推、搡,避免因肢体冲撞,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突出重围”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帮助学生体会八极拳两仪桩的技术要领和“十字劲”的运劲特点。
游戏方法:4名学生1组,采用“手心手背”的方式确定1名学生为进攻方,其他3名学生为防守方,防守方的3名学生并排站立做八极拳两仪顶动作,互相以肘关节套连在一起。进攻方站在防守方对面1米处,向任意2名学生连接处发起进攻,进攻方在15秒内打开任意2名防守方之间的连接点(除身体冲撞外,也可采取用手臂拉拽防守方手臂的方式破解,但不得使用击打和旋拧的方法),则突围成功。若突围失败,则惩罚5个深蹲。一轮游戏结束后,4名学生继续按前述方法确定进攻方、防守方,进行下一轮游戏(图3)。
教学建议:进攻的时长、每组学生的人数均可根据学生身高、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八极拳“前顶后撑、重心下坠”的方式,加强防守。
注意事项:游戏前应充分热身,教师要强调进攻方不可冲击防守方的身体,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一马当先”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提升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发展下肢力量和灵敏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八极拳基本步法——闯步的技术要领。
游戏方法:3名学生(A、B、C学生)1组,学生B、学生C并排站开成四六步准备姿势(腿微曲,一手握拳前伸,一手握拳放于腰间)站好后,距離二人前脚50厘米处地面各放置一个标志盘,并距离二人前脚1米处画2条间距为15厘米的平行横线。学生A面向学生B和学生C自然站立于横线后,两臂前平举,双手各持1张A4白纸(图4-1)。当教师喊出“抢”的口令后,学生运用八极拳闯步的方法,迅速向前上后脚成马步,同时伸手抢抓面前的白纸,先抢到白纸的学生获胜。要求学生后脚上步过程中不得碰触标志盘,要将脚准确落于2条横线之内,且脚与横线平行(图4-2)。
教学建议:横线与学生的距离,以及2条横线的间距,可根据学生的身高、闯步的掌握程度进行适当调整。
注意事项:游戏前要充分活动踝关节和膝关节,避免扭伤。选择平整的场地,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五、“声东击西”
适宜水平段:水平二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提高反应速度,帮助学生提高对八极拳典型拳势的熟练程度。
游戏方法:在地面画2个直径1米的圆圈,将班级所有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2支队,并向学生明确撑锤(图5-1)、塌掌(图5-2)、降龙(图5-3)、伏虎(图5-4)共4个拳势的动作方向,即向前上步做撑锤,向后撤步做塌掌,向上冲拳做降龙,向下扑按做伏虎。2支队各派出1名学生站在圈内,由教师随机喊出“前”“后”“上”“下”4个口令中的任意1个,站在圈内的学生听到口令后,迅速做出与口令方向相反的拳势动作。若双方均动作错误,双方均淘汰出局回到各自队尾,若一方动作错误,则动作正确的一方留在圈内,动作错误的一方淘汰出局并站到动作正确一方的队尾。
拓展:游戏也可采取打擂的方式,先由教师确定1名学生作为“擂主”,其他学生向其挑战,若“擂主”胜利,更换挑战者继续挑战,若挑战者成功,“擂主”淘汰下场,挑战者成为新“擂主”。
注意事项:游戏前应充分热身,并对全身大肌肉群进行拉伸,防止发生运动损伤。
六、“移形换影”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提升学生的战术能力和对八极拳典型拳势的掌握程度。
游戏方法:2名学生面对面并步站立,一起喊口令“挨傍挤靠、崩撼突击”,喊到“击”字时,同时向上跳起,落地时从撑锤(图6-1左)、塌掌(图6-1右)、托天掌(图6-2右)3个拳势动作中任选1个做出。游戏规则与“石头剪刀布”相同,即并步的托天掌代表石头、弓步的塌掌代表剪刀、马步的撑锤代表布。若2名学生动作相同,则不分胜负,游戏继续;若2名学生动作不同,则依照“石头剪刀布”规则判断胜负。
教学建议:游戏所选择的拳势动作不局限于撑锤、塌掌、托天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其他拳势替换。
注意事项:充分热身,选择平整的场地进行游戏,充分活动踝关节,避免发生扭伤。
七、“金丝缠腕”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和上肢爆发力,帮助学生了解八极拳中“缠”的技术方法。
游戏方法:2名学生1组,距离50厘米面对面站立,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确定A方、B方身份。2名学生均伸出右手,掌心均向下,A方手掌心轻置于B方手腕处,B方伸出左手,将手背搭在A方右手的手背上,B方迅速翻手扣腕抓住A方右手,并旋转右手做“金丝缠腕”,A方則需在B方翻手时迅速将手抽回,避免被抓住。游戏采用积分制,成功将对方手腕缠住得1分,对方成功脱逃得1分,最先达到5分的一方获胜(图7)。
教学建议:游戏前,教师应向学生讲解金丝缠腕技术要领,并为游戏进行准备练习,同时以金丝缠腕为例,启发学生了解八极拳六八极拳中“缠”的技术方法。
注意事项:游戏前应充分活动手腕关节,重点要求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只做缠腕动作,不能下压对方手腕,避免发生扭伤。
八、“马踏飞燕”
适宜水平段:水平一至水平三。
练习目的:提升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发展下肢力量,体会八极拳震脚发力的方法。
游戏方法:将班级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甲、乙2个组,甲组派出A、B共2名学生站在场地内面对面下蹲,各持细绳的一端,甩动绳子使之贴地面快速摆动(也可以为1名学生在场地内随意走动并贴地面甩绳,以增加游戏的难度)。乙组学生依次进入场地内站在距离细绳约30厘米处,听到教师喊“开始”口令后,将脚抬起看准时机迅速踩踏绳子。乙组每名学生只有1次机会,踏中绳子的学生过关成功,未踏中绳子的学生过关失败,直到最后1名学生完成后,2组学生互换角色练习,过关人数多的组别获胜。若过关人数相同,则2组各派1名学生,以“石头剪刀布”决定踏绳顺序,先踏绳失败的学生所在组别为输(图8)。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演示并讲解八极拳中应用震脚发力的典型拳势及震脚的作用,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八极拳震脚发力的原理。
注意事项:充分热身,震脚不宜过于用力,以轻快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