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大思政课”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

2022-05-30孟宪择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摘要】“大思政课”作为我国立德树人系统性工程中思政理论课的一种全新形态,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经验与规律的一种凝结,进一步在思想政治课程的导向功能中占据一席之地。要想善用“大思政课”,就应该将“大思政课”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内涵予以明确,同时还需要积极加强“大思政课”在参与社会实践、解决理论性问题以及应用历史题材等诸多方面的探索力度,以便于大力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革新。为此,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善用“大思政课”来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创新,期望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显著的提升,进而培养出能够承担起民族复兴任务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大思政课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创新

【基金项目】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科研规划项目(编号:JZ20220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8-0061-03

一、引言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由全国政协召开的有关医疗卫生界、教育领域工作会议期间,曾明确提出要善用“大思政课”,并将其与现实深度结合,这为我国高职院校办好思想政治课程、持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革新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大思政课”比较注重通过大课程、大资源,在我国与全球、现实与历史、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内容和外延,使普通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政治教学真正地实现了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融合、理论与现实的交流,从而与新时期社会产生了共鸣。为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全面落实“大思政课”提出的全新要求,确保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可以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善用“大思政课”的时代价值

为了让高职院校全面落实“大思政课”提出的全新要求,就需要从建设教育强国、弘扬新时代革新精神这两个层面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价值。具体而言:

(一)善用“大思政课”有助于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需求

要想真正完成我国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基础性的重大工程,就必须做到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并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教育所占有的指导性地位。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作为我国立党立国的重要指导思想,在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则肩负对高职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培训的繁重任务,同时又担负着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伟大任务。高职专业的毕业生也处在青年阶段,其智力逐步发展完善,思想也更加活跃,迫切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细心培养。在高职院校教育要善用“大思政课”,也要把教育重心放到大历史观、大系统观等方面,借助我国与世界充分结合的大视野,引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的互动式实践,从而更为清楚地了解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开放性以及人民性,并对错误的思想观点展开强有力的批驳,对学生提出的各项疑惑进行解决,从而让高职学生真正做到真善美。所以,善用“大思政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视野有所开阔,让其凭借前沿的思维对我国与世界进行观察、比较,进而帮助高职学生构建牢固的信仰基础,并有效解决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将自身梦想与民族复兴深度融合,以便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善用“大思政课”有助于弘扬新时代革新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主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品格深度结合后形成的一种精神财富。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善用“大思政课”,要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学生的成长特点予以尊重,同时还应该满足学生对成长需求的各种期盼。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引导社会主体、教师以及学生一同参与,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构筑协同育人的全新气象,并且将思想政治课程与目前国内外发生的事件、热点等现实问题充分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革新,而且这更是大力弘扬当今时代创新改革精神的必然要求。

三、“大思政課”的实际应用场景

善用“大思政课”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的创新,就应该对“大思政课”的应用场景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以理论问题、社会实践等方面增强“大理论课”的理论深度以及实践广度。具体而言:

(一)借助理论问题强调思政课理论深度

我国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其思想较为活跃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比较关注国内外社会中的时事热点,但随着现阶段知识更新较为迅速,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到处可见,而学生在面对全新问题时因为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较为孱弱,极易在政治思维方面形成问题。所以,高职院校在政治实践的教育过程中应一直坚持以问题作为教学核心指向目标,并在第一时间解决学员的思想问题,同时通过理论教育说服学员,以此加强思想政治的教学理论深度。高职课程思政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思维特性,才能更好地处理学生思维上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形成更强大的情感共鸣,进而使思政课程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要想让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水准进一步提高,就应该把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与思维问题当作切入点与出发点,并借助理论学习分析对学生的问题不断追问,进行回答。高职课程的思政教师必须能够把学生重点关心的知识点、问题点与课程内容加以融会贯通,之后以专题教学对其进行回应,让学生在通过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性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对思想理论知识的领悟水平。不仅如此,高职思政教师还应该向学生详细讲解有关发达国家走现代化道路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二者存在的区别、大规模人口发展过程我国走上现代化道路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历史意义等有关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善用“大思政课”,就应该充分搜集、梳理学生思维上的问题,并适时作出反馈,由此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求学生涯中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独立思考和处理[1]。

(二)借助社会实践强调思政课实践广度

实践与理论的深度融合是“大思政课”中最为明显的特征,而社会实践与现实正是“大思政课”中较为鲜活的教学题材,所以高职院校应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予以高度重视,将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充分结合。高职思政教师应积极改变以往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刻板印象,让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浓郁的代入感,带领学生勇于走向社会,将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广度予以全面拓展,并且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责任意识加以培养。社会实践相对于传统的课程教学而言,更加趋向于具体、生动,通过对“大思政课”的善用,既要做到对高职院校校园实践的创新,还应该面向社会开展多种不同样式的社会实践性活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历史遗址、博物馆等主题场所进行参观访问,让学生在认知性的实践过程中感受社会历史本身生动形象性,进而加强对我国和民族事业大力发展的认同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诸多交往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增强自身团结合作的意识与奉献精神;开展校企合作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生产劳动与专业实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生产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自身劳动观念,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新时代实践进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需要青少年的不断奋斗,而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则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所以应充分发挥“大思政课”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组织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进一步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从而凝聚成浓厚的奋斗力量[2]。

四、善用“大思政课”推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的策略

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全面贯彻“大思政课”理念,始终坚持“大思政”观点,通过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构建大课堂对当前思政教学格局予以全面创新、增强思政教师的教学能力等诸多方面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创新。

(一)利用大资源构建教学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应将各门课程予以全面打通,构建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体系。无论哪种教学内容都能够凭借相关问题进行体现,而学习则源自教学情境的变化刺激。为了可以做到善用“大思政课”,就应将不同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予以全面整合,重点讲解有關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四史”教育的教学内容,彰显教学重点的转变,让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具备一定的针对性;重点讲解共产党革命的故事,在学生心中植入爱国主义情感,让红色文化得到传承;突出思政教学中借助案例解释理论的系统性,防止出现对教学内容重复讲解的情况,不仅可以让高职学生对思政教学的收获感有所增强,还能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其次,将思政教学语境予以融会贯通,构建出具有特色的教学话语体系,善用“大思政课”,就需要将思政教学基点予以明确,利用学生较为常见的语言素材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熟悉的教学话语,进一步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成学生所喜爱的课程,并引导学生对思政教材中的学理知识予以内化,从而形成独特的认知体系[3]。

(二)构建大课堂创新教学格局

实践活动的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有着一定的差别。高职院校教学中善用“大思政课”,需要充分运用讨论、辩论、调研等多种不同的实践方式,通过微信课堂、社会课堂以及校外合作课堂创设出“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体系。具体而言:首先,微信课堂。参考“学习强国”的教育理念与评价手段创建微信公众号与评价机制,并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一同学习思政课程学理与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其次,社会课堂。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学生重走红色道路、参观特色社区等教学活动,让高职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掌握我国国情、党情,感悟到思政理论知识的价值。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构建校外合作课堂,充分融通院校附近的剧场、电影院等一系列公共场所的合作教学机制,以讲述的方式结合学生实际的接受习惯。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文化作品,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人民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从而在学生心中植入浓郁的家国情怀[4]。

(三)提高思政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对于思政教学的深度、高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确保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才能充分体现“大思政课”的针对性。首先,高职思政教师应形成良好的“大思政课”格局,对自身的定位与责任予以正确认识,同时凭借高强度的思想、行动去感染学生。其次,思政教师应明确思政理论基点,积极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在历史中归纳整理经验,还应该合理利用理论知识对历史进行阐释、对实践进行指导,进而更好地展开思政教学。再者,思政教师应使用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进行培养,通过系统性的思维以及整体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对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大思政课”本身的实践性还需要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学生一同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调研活动中,通过共同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思政教师掌握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有效素材,还能观察到学生实际的内心思想与行动特点,进而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高职院校应为思政教师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通过构建合作机制,让教师参与到扶贫、支教等诸多公益性的实践活动中,并且要将教师实际的实践教学水平当作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关键参考依据,促使思政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吸取力量。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熟练驾驭各项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5]。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大思政课”时代的来临,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承担着教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奠定扎实的教学基础,从而确保高职院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善用“大思政课”全面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进行深入融合,以便于让高职院校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婕.“大思政”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2(9):147-149.

[2]张卓群,张红.“大思政课”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693-697.

[3]王晓骊,张玉晨.善用“大思政课”创新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J].我国高等教育,2021(20):37-38+61.

[4]王志强.关于“大思政”教育格局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风,2019(19):44.

[5]刘素辉.金融高专统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3):1-7.

作者简介:

孟宪择(1995年9月-),女,汉族,吉林四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研究。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