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园田居·其一》中的三重精神冲突及其审美价值

2022-05-30饶满林

语文建设·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

饶满林

【关键词】《归园田居·其一》,深度阅读,创新审美,回归田园

孙绍振先生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中指出,要善于从艺术感觉、情感逻辑中还原出科学的理性,从矛盾中分析出情感的审美价值,这是深度审美的应有之义。[1]陶渊明在回归田园的过程中,正是经历了“去与返”“爱与恶”“有与无”的三重强烈精神冲突,然后才毅然而回,開始了躬耕田园的生活。抓住陶渊明的精神冲突和情感错位,紧扣文本深度分析,有可能会发现《归园田居·其一》深一层的审美价值。

一、聚焦“去与返”,从陶渊明的行为选择中发现做回自己之美

在《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又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去”是为了仕,“返”是为了隐,这一去一返表现的是陶渊明关于“仕”与“隐”的精神冲突与抉择。

“俗韵”与“丘山”、“尘网”与“旧林”、“樊笼”与“自然”,都是冲突与对比,陶渊明最终作出了坚定的选择——归园田居。他对自己有清醒理性的认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二句写自己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本性是热爱山林田园的,意在说明诗人本性与官场行事作风之间的矛盾。诗人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曾有过“大济苍生”的宏愿,并非天性就愿意隐居,只因现实政治黑暗,“有志不获骋”,才转而逃离官场。诗人把官场比作“尘网”,“尘网”是外在社会的制约,覆盖面很广。陶渊明说自己被迫落入尘网,“一去三十年”,漫长的时光与“误落尘网”形成强烈的时空衬托,表现出诗人厌恶、后悔等复杂情感。

孙绍振先生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中说:“要深入解读文本的密码,就不能不具有分析矛盾的自觉。”[2“] 仕”与“隐”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单从道德理性看,陶渊明回归田园是有巨大风险的,毕竟陶家有一大家子人要吃饭。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回来了,这说明他对自己的选择已经深思熟虑,“做回自己”的愿望战胜了一切,生活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与幸福,他在田头村巷卸下了多年的精神负累,找回了自己的真性情,重新发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

正是因为坚守“爱丘山”的真性情,拒绝为官的道德理性,陶渊明才获得了真正“有情的人生”。很多人心底深处都藏着一个陶渊明,但真正有勇气拒绝实用理性而回归田园的人恐怕没有几个。当情感超越理性,并与理性错位,这样的情感才特别动人。陶渊明正是如此,他用行为选择教人遵从自己的真性情,做回自己,过自己想要的“有情”的生活。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具有鲜明的自然审美风尚。按照叶朗先生的观点,在中国,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魏晋时期,而魏晋时期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相似,都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3]在这样的时代审美风尚影响下,陶渊明辞官归隐,不仅仅是真性情的一种召唤,也是自然生活美学在中国文人身上的精神投射。

二、阐析“爱与恶”,从陶渊明的情感错位中把握躬耕自适的自由和喜悦

陶渊明说“性本爱丘山”,这是强烈表达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爱”是直抒胸臆、不需遮掩的。同样,“俗韵”“尘网”“樊笼”虽然手法含蓄一些,但更生动地表现出陶渊明对官场的厌恶之情,以及对挣脱官场束缚的强烈愿望。在这里,“爱与恶”的情感冲突鲜明地呈现出来。

宗白华说:“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4]“真气”道出了陶诗的真谛,无论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还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按照陶渊明自己所说,都是“此中有真意”。这看上去描写的只是普通的田园乡村景观,但是扩而大之,体而深之,我们仿佛也能看到“草屋”的后面立着迎来送往的官衙,仿佛也能听到“狗吠鸡鸣”的后面有着人事的熙攘。陶渊明在“爱与恶”的情感对立中翩然而回,简淡的语句中透着对田园的一片深情。在这里,乡居的简陋与陶渊明的深情形成了强烈反差,仿佛不简陋便不足以表现深情,或者说,越简陋就越能表现深情。这是陶渊明的第一层情感错位。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在脱离官场藩篱后,回到久违的田园,开始了躬耕生活。“开荒”是具体的劳动场景,字里行间透着自由舒畅和自给自足,给人以无限的美感。一个在官场待了十三年的人,回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动手,用一锄一锹的劳动养活自己。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使人的生命变得自在从容。与官家俸禄相比,自己劳动所得更有自由快乐的意义。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陶渊明自食其力的满足和满意。“守拙”二字透出一种义无反顾,决不后悔,以及对自我选择的坚定持守。他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他向往这样的田园。在这里,守拙代替了求巧,看似荒谬,实则动人。或者说,越是“拙笨”,就越能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这是陶渊明的第二层情感错位。

当然,陶渊明只是笼统地写“开荒南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拓展陶渊明的其他诗歌,比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归园田居·其六》)“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在这些诗作中,陶渊明种豆、种苗、种桑、除草,虽然披星戴月,辛苦疲劳,但他感觉其乐无穷,其趣无穷。为什么说是其趣无穷?因为陶渊明的劳动与一般农夫的劳动不一样,他的劳动中有月亮的诗意,有浊酒的适意,还有“披草共来往”的惬意,他在“远人村”和“墟里烟”中找到了情感的归宿。劳动不觉其累,浊酒不觉其苦,反而从中享受到诗意、适意、惬意,或者说,开荒劳动越辛苦,就越能凸显陶渊明回归田园的喜悦。这是陶渊明的第三层情感错位。

总之,对陶渊明来说,“恶”有多重,“爱”就有多深。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树之能为荫者,非槐即榆。……植于宅旁,与肯堂肯构无别。”[5]李渔又说:“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6]按照李渔的说法,桃李榆柳适宜种在房前屋后,既可娱目,又可悦耳。这样看来,“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其实就是一幅田园诗画,“草屋”虽陋,但屋中人却获得了诗意生活。

三、深挖“有与无”,在陶渊明的文化自觉中探究致虚守静与安顿自足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这里的“无”和“有”蕴含着诗人深刻的文化自觉。宗白华说:“魏晋时代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7]魏晋时期,道家玄学思想盛行,陶渊明也深受影响。道家的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庄子则注重个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或心理状态,强调“无名”“无功”“无己”。在道家看来,只有摆脱外物的困扰,超越自我,达到物我交融,才能做到“无累”,才能实现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灵魂的适意。

“尘杂”和“虚室”一语双关,去掉了尘杂,自然就有了清空的屋子。陶渊明的心灵也是如此,没有了杂念,心也就清空、轻松愉快了。在道家看来,人应该对自己的欲望、心机、成就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或澄清,因为这些东西使人丧失自我,丢失本性,甚至贪婪成性。因此,人应该注重心灵的轻松、透明,放下名利和欲望,彻底放空自己,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

庄子有言,“唯道集虚”“虚室生白”。当一个房屋空无所有,处于“虚”的状态时,就好像是一个孕育着“道”的子宫,自然会分娩出“光明”。陶渊明正是在“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找到了心中的“光明”,“无与有”在这里达到了和谐统一。

“守静笃”就是指泰山崩于前而岿然不动的淡定心态,“笃”代表笃定。对陶渊明来说,就是热爱并享受一种简单、恬静、清爽、没有世俗喧嚷的生活方式。“狗吠”和“鸡鸣”体现的既是村庄的宁静、安详,也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安详。在“虚室有余闲”一句中,耐人寻味的是“虚室”二字,其言外之意是没有宾客盈门,没有热闹的迎来送往,诗人有很多空闲时间,不必忙于应酬,不必虚与委蛇,不必看别人脸色行事,一切都是岁月静好。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全诗的总结。“久在”言时间之长,“樊笼”言束缚之深,“复得”言失而复得之快意,也有迷途知返之庆幸,可能还有及时改错、悬崖勒马之坦然。这两句呼应了前文的“一去三十年”和“羁鸟恋旧林”,构成了完整的思维链,表达了陶渊明对自己现时生活的满意和自足。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一个人知道满足就不会感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保全自己。陶渊明身在官场备感人格受到侮辱,回到田园反而适性自足,可以说,老子所说的正是陶渊明所做的。

朱良志先生说:“在中国美学中,人们所重视的是返归内心,由对知识的荡涤进而体验万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从而获得灵魂的适意。中国美学是一种生命安顿之学。”[8]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为什么美?就是因为陶渊明与这片田园融为一体,找到了生命和精神的栖居地。从这个角度说,“栖居”不仅是肉身歸有所倚,更是灵魂得以安顿。

总之,经由诗人的行为选择,分析诗人的情感错位,深入诗人的文化自觉,为我们解读这首平淡素朴的诗作提供了一个深度审美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悟出:聚焦诗人的矛盾冲突“点”,紧扣诗人的情感错位,有可能发现诗歌的深度审美价值,有助于学生在鉴赏活动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作品进行深度开掘,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
以微课促进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的研究
以微课促进初中语文的“深度阅读”的研究
中学语文 “深度阅读”指导浅谈
逐“层”深入,跋涉文本之旅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探索与实践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