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盆底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

2022-05-30陈国辉杨莉

婚育与健康 2022年12期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效果

陈国辉 杨莉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就医时采用盆底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6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60例产后健康者,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盆底超声结果。结果:试验组膀胱逼尿肌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增厚,尿道膀胱后角大于对照组,尿道旋转角比对照组大,膀胱颈移动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超声;诊断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pelvic floor ultrasound dia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arly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

CHEN Guohui1, YANG Li2

1.Chengdu Meimei Maternity Hospital, Chengdu, Sichuan 610031, China;2.Nanchong City Gaop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anchong, Sichuan 637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elvic floor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early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Methods:6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stress incontinence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1, and 60 healthy postpartum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included in the trial and control groups to compare the pelvic floor ultrasound results.Results: The thickness of bladder detruso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hick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terior urethral bladder angle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urethral rotation angle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ovement of bladder neck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elvic floor ultrasonography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Key?Words】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Bottom ultrasound; Diagnosis effect

压力性尿失禁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主要因为腹压增高引起尿液不自主外漏,经产妇、高龄女性多见。盆底肌松弛、尿道先天缺陷是主要的疾病原因。女性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程度损伤,发生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概率比较高,对患者产后生活影响大[1]。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确诊,有助于尽早开始治疗,改善患者疾病癥状,提高生活质量。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案,包括X线、膀胱镜、超声检查等[2]。超声检查临床应用比较多,应用范围广,优点很多,主要是无创检查、检查方式简单、检查花费少,并且检查无任何辐射、电离损害等,可以重复使用,可以对患者膀胱尿道角进行动态测定,了解患者尿道内口开放、逼尿肌厚度等,对压力性尿失禁进行检出与确诊,应用价值高,本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60例我院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以及60例产后健康者,组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2.15±2.46)岁,产次1~4次,平均产次(2.64±0.24)次,体重指数21~26kg/㎡,平均体重(23.64±1.24)kg/㎡;对照组,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2.08±2.51)岁,产次1~4次,平均产次(2.62±0.22)次,体重指数21~26kg/㎡,平均指数(23.51±1.21)kg/㎡。两组患者知情研究均,自愿并同意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患者符合《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3]中对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标准;精神状况良好。对照组无盆腔器官脱垂、其它泌尿系统疾病。排除有盆腔手术、压力性尿失禁治疗史、盆腔肿瘤者,以及依从性差不配合检查者。

1.2 方法

对试验组、对照组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盆底超声检查使用生产于美国GE公司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型号为VolusonE8型,阴道超声探头RIC-12-D,调整超声探头频率6~12MHz。告知患者盆底超声检查前排空膀胱、直肠。对患者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宣教,介绍盆底超声检查所用仪器、方法、费用等,告知患者检查前、过程中的各项注意,提高患者对疾病、盆底超声检查认识,积极配合检查。由3年以上超声检查经验的医生完成检查操作,指导并协助两组产妇调整体位膀胱截石位,双腿微微分开,充分暴露出受检者阴部。将抹耦合剂在在阴道超声探头上进行均匀涂抹,并使用避孕套紧密套合。缓慢将阴道超声探头置入受检者阴道,直至会阴部紧贴耻骨联合下缘,探头距离耻骨联合下缘10mm以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器上观察盆底结构,显示正中矢状面后,观察尿道、膀胱、子宫颈以及膀胱肌等。指导其做Valsalva动作,获取相关盆底超声图像。

Valsalva动作:指导受检者深吸气后将声门紧闭,在用力做呼气动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产妇做Valsalva动作时的膀胱逼尿肌厚度、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盆腔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产妇产后做Valsalva动作,试验组膀胱逼尿肌厚度与对照组比较更厚。试验组患者尿道膀胱后角大于对照组。试验组尿道旋转角大于对照组。试验组膀胱颈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各项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发病率,是女性产后常见、多发的并发症之一,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通常由盆底功能下降引起,患者盆底肌肉、膀胱、神经系统等互相作用,造成盆底功能障碍,出现不自主的漏尿[3]。产妇生产时的年龄、分娩方式、肥胖、遗传因素等,是诱发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诱因。目前,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接受的临床诊断以主观症状、客观检查为主要依据,需要对其他类型的尿失禁与膀胱疾病进行排除。

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可以通过压力诱发试验、最大功能性膀胱容量和残余尿测定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漏尿点压测定等实现,但是各项检查操作都比较复杂,且受到患者主观意愿、情绪的影响较大,诊断应用有很大限制。影像学检查可以很好地了解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盆底解剖结构,常用X线、膀胱镜检查、超声检查等[4]。其中通过X线检查可以对患者膀胱尿道角的变化以及尿道位置和膀胱颈位置的改变进行观察,可见尿道膀胱后角消失,膀胱颈下降,在腹压增加时可见膀胱颈开放表现。但是X线检查受制于图像分辨率,加上图像容易受到盆腔其他器官的遮挡等,影响医生对膀胱颈、盆腔的观察。超声检查则可以通过观察膀胱逼尿肌厚度、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等,全面了解患者膀胱及盆底功能,用于进行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鉴别诊断[5]。罗鸣[6]研究中指出,盆底超声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中应用,具有很高的疾病评估价值,通过观察分析患者尿道倾斜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等,评估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的严重程度。分析原因为:女性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盆底结构发生改变,功能损伤,无论是剖宫产还是阴道分娩,均会在胎头下降过程中对盆底筋膜、肛提肌等造成损伤,改变尿道组织、膀胱以及盆底等,盆底筋膜以及肌肉弹性下降,阴道壁收缩力度也有所降低。此时,女性盆底的支撑作用减弱,出现压力性尿失禁。膀胱逼尿肌厚度对于患者逼尿肌有无过度活动有准确预测,正常厚度为小于5mm,超过6mm则提示膀胱活动过度,压力性尿失禁发生概率高。女性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女性膀胱颈活动度过大有关,其中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等对于膀胱颈活动度有很好地反映。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盆腔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产妇产后做Valsalva动作,试验组膀胱逼尿肌厚度、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说明在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中,应用盆底超声可以通过对患者膀胱逼尿肌厚度、尿道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进行测量,预测并评估患者发病情况以及病情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采用盆底超声检查可以获得比较好的诊断效果,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倩,雷磊,张昕,等.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盆底超声评分模型及其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1,23(11):836-840.

[2] 罗俊华,杨红玲.经会阴盆底3DUS评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的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1, 36(6):770-773.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和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 46(10):796-798.

[4] 刘江云,刘新羽,杨凯,等.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6(30):100-102.

[5] 张利敏,杨宗利,郑学东,等.经会阴盆底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测量肛提肌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1,37(10):1514-1519.

[6] 罗鸣,张丽明,罗懿.盆底超声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評估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9):3133-3135.

猜你喜欢

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效果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超声测量肛提肌裂孔面积应用研究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盆底肌力强度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预测和干预中的作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推广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156例临床分析
压力性尿失禁的非手术治疗进展
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价值分析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