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及效果分析
2022-05-30訾靖王冬竹杨媛媛刘晓颖
訾靖 王冬竹 杨媛媛 刘晓颖
【关键词】居家养老;社区护理;服务效果;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1-0111-04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水平迅速上升,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临床基础性疾病增多。多数老年患者的基础性疾病治愈率较低,诊疗周期长,其会选择居家养老护理,且部分患者受到认知水平的影响拒绝到院就诊,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针对社区内的老年群体进行病情监控,身体素质评估,知识普及,情绪疏导等护理内容,从而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老年人的认知水平上升。本文抽调本中心社区老年人开展分析,观察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效果,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样本收录为本中心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人群,抽出402例样本进行分析,收录时间在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区间,采取奇偶法分组,每组201例。实验组中,存在慢阻肺患者46例,高血压患者52例,冠心病患者51例,糖尿病患者52例。对照组中,存在慢阻肺患者50例,高血压患者48例,冠心病患者52例,糖尿病患者51例。分析抽调后402例样本的具体信息,所有资料内容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1)均了解此次研究内容的社区老年群体;(2)保证可以随时配合研究调查者。
排除标准:(1)不能良好配合此次研究的老年群体;(2)存在恶性疾病者。
1.2方法
实验组201例通过优质社区护理服务干预,护理内容概括如下。
(1)创建档案:需对社区内的老年患者进行信息归纳,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治疗史、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心理状态、躯体情况、家庭住址、电话等,评估完成后明确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从而达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2)医疗保健:护理人员需上门访问,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归纳患者的健康信息,指导其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重视日常保健护理;创建线上沟通渠道,以保证患者出现异常及时联系医务工作者。
(3)人文关怀:多数老年人的孤独感较强,护理人员在定期家访的基础上需进行每日电话随访,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自身的消极情绪,定期参与户外活动,从而保证自身的健康意识;同时,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以帮助患者提升社会功能,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4)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依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立电子健康卡,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积极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日常进食以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主,避免进行辛辣刺激食物,日进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户外娱乐活动,多与其他相似患者沟通交流,改善自身的不良状态;可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如散步、打太极等;社区可创建老年文娱中心,为老年患者提供您下棋、歌舞、读书等场所。
(5)出诊服务:社区医护人员需在医嘱的前提下到达患者家中开展护理干预,尤其是出院后的慢病患者、残障人士等,为其提供全面、系统的医疗护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病患者、肺器官患者或是需长期卧床的患者等,给予该类患者输液治疗、用药指导、中药敷贴、按摩、针灸等干预。
(6)知识宣传:护理人员需像患者阐述不同疾病的影响和治疗方式、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内容,指导患者重视日常风险因素;通过手册方法、开放讲座、粘贴海报播放视频等方式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以患者的理解能力为主,采取和蔼的态度、简单的语言,进行沟通,从而提高认知以及通过行为干预来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强化患者的健康理念。
对照组予以该组资料常规的健康宣教,如向患者阐述疾病的类型、用药方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在院内定期组织宣讲等。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分数: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总结,以生活质量健康量表SF-36(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进行分析,设计四项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睡眠质量,各项分值为100分,低分数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2)健康行为评估:采取相关量表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评估,分数与患者的健康行为成正比,分值在208分以内,得分高低与健康行为情况成正比。
(3)护理满意度: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问卷评估表格,针对临床护理干预情况包括不满意、满意、一般三种。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使用X2检验。当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指标
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指标中,心理状况评分为(62.44±3.1)5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0.78±0.43)分,躯体功能评分为(67.54±1.42)分,睡眠质量评分为(66.85±2.09)分;实验组在生活质量指标中,心理状况评分为(70.21±3.2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8.64±0.58)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5.43±1.52)分,睡眠質量评分为(79.64±2.22)分;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2健康行为评估
入组前,对照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70.25±1.11)分,试验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70.31±1.04)分,两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89.74±2.06)分,对照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80.25±1.99)分,试验组的健康行为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见表3。
2.3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较低,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4。
3讨论
临床指出,慢性病的高发群体多为老年人,且受到老年群体身体素质差,躯体功能下降的影响,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并发症较多,治愈率较低。老年患者思维封建,多数不愿意在院内长期干预,只能回到家中自我护理或是参与社区护理。现阶段,我国的老年群体多以居家养老为主,所以,社区护理服务的质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多数老年患者的认知水平较低,无法了解健康行为对疾病的影响,导致其对日常社区护理不够重视,配合度较差,从而降低了疾病的治愈率,影响了社区护理质量。
传统的社区护理服务多为健康教育内容,采取群体宣讲等团体学习的方式进行宣传。有研究表明,传统的社区护理服务过于重视群体性,对于患者的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收集、分析等,忽视了患者的个性化特征,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所以,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患者的健康需求进行总结,以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创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综合性社区胡护理干预主要依照老年群体实际健康状态,开展健康指导,对患者给予针对性人文关怀、医疗保健服务、文化运动干预、健康管理等措施等,将社区老年群体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提升,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将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居家养老模式主要依照社区护理服务为主,使护理措施根据科学性。对照组在生活质量指标中,心理状况评分为(62.44±3.15)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0.78±0.43)分,躯体功能评分为(67.54±1.42)分,睡眠质量评分为(66.85±2.09)分;实验组在生活质量指标中,心理状况评分为(70.21±3.2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78.64±0.5)8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5.43±1.52)分,睡眠质量评分为(79.64±2.22)分;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存在差异(P<0.05)说明良好的社区护理服务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各项功能,和不良情绪保证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此外,优质的社区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的健康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可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方式,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强化了患者的健康行为理念,从而提升了患者的日常护理依从性,保证了患者生存质量。本组资料中,入组前,对照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70.25±1.11)分,試验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70.31±1.04)分,两组之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89.74±2.06)分,对照组的健康行为指标为(180.25±1.99)分,试验组的健康行为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居家养老模式下的社区护理服务充分提升了老年患者的居家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的整体护理水平,从而改善了老年患者的认知水平,更有利于老年慢性病的康复。本组资料中,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健康行为,指导患者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居家养老社区护理的整体水平,保证了社区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