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社会“立德树人”的困境与超越

2022-05-30严权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信息社会评价机制立德树人

严权

[摘   要]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然而,信息社会 “立德树人”受到严重冲击。有鉴于此,应重新建构“立德树人”路径:改革课程与教学,落实育人任务;开展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知情统一;建设校园文化,释放潜在课程育人功能;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以榜样示范育人;开展组织活动,让学生“求真知”“做真人”;建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社会;立德树人;校园文化;榜样示范;评价机制

一、引言

道德建设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道德建设是国家意识形态传播与全民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力资源是关键。提高国民的素质、建立人才资源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教育的初心,是本真教育的智慧实践。

二、信息社会“立德树人”的实然困境

随着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民族心理等的交流、交融与交锋更加频繁,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传统农耕社会、工业社会有了本质的不同。新时代的学生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自主意识、多元化价值观等。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复杂的成长环境,对信息社会背景下的“立德树人”造成严重冲击,这种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社会的多元文化挑战传统育人目标

有学者提出“办大学就是要办一种氛围”[1]。这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表达,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所谓氛围,就是一种文化。办教育的一个关键是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潜在课程。这种潜在课程具有隐喻性,而且“隐喻是生产性的”[2]。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宇,都可以成为一字一句、一诗一歌、一篇一章。学校里的青草绿地、红砖青瓦,都可以传递无数话语,承载“立德”与“树人”的功能。然而,当代學生处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其价值取向和价值判断更加多元,导致传统主流文化所倡导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也受到冲击,传统育人目标在信息社会受到挑战。

2.信息社会的教育异化冲击传统育人内容

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教育最初提供的并非专业,而是课程。比如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都是课程。“好的教育”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好的课程,优秀教师就是能够给学生提供高质量课程的人。教育学词汇的专业、科学词汇的学科、社会学词汇的职业,都通过课程而汇合。从某种意义来说,课程建设比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更为重要。从人类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在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中,艺术往往引领科学,科学家的科学活动常常是被科学美所引领。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它是美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人对自然美的特殊鉴赏,从而将其表达为科学美。人和自然在共同揭示善与美的过程中产生了科学。完美的教育在科学精神求真、求实的基础上,更应该求善、求美。科学精神弘扬工具理性,人文精神弘扬价值理性,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是为人生行动导航的。人生是饱满的、立体的,不能目光短浅、急于求成。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课程,却可能让人终身受用;而当前看似“有用”的课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发展也可能变成百无一用。然而,由于信息社会弥漫着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风气,社会仍然普遍以考级、分数和升学为标准衡量教育的成败,传统育人内容受到严重冲击。

3.信息社会的教学异化冲击传统育人途径

学校开设德育课程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些德育课程在不同学段有不同名称,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中学的“政治生活”“思想品德”,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这些课程被认为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实施这些课程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在现实教育实践中,这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凸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徒负虚名,反而存在被边缘化的倾向。导致德育课程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是教学的异化,即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做人教育。然而,知识的学习是教学手段,做人的教育才是教学目的。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就认为“美德和知识是一回事”[3]。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4]当今信息社会,知识已经不再是稀缺资源,通过知识传授来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4.信息社会的信息共享挑战传统育人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与教育有密切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教育变革。信息社会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地位,也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大胆地退,学生要勇敢地进,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自主建构知识、建构生活。教师的权威和教材的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的象征,教材也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载体。然而,在师生交往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人生态度仍然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教育,常常是以最简单明了的方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只有进入学生心灵深处的东西,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通过心灵的交往才能实现有效交往。尽管信息社会严重冲击着传统道德教育手段,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被忽视,但教师的人格魅力仍然是“立德树人”的保障。

三、信息社会“立德树人”的应然重构

学生的成长不能脱离社会。社会的文明进步,不仅需要完备的法治体系,更需要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若是没有这些无形的道义准则引领人们道德自律,社会就必然会走向礼崩乐坏、纲常失范,人们之间就会缺乏温情,缺少诚信,缺失信仰。但社会问题的治理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方面,社会管理者应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示范是最好的行动教化;另一方面,在国家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伦理秩序、道德规范的重构以及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完善。在学校,道德教育应是最重要的工作,信息社会“立德树人”应注意以下方面。

1.改革课程与教学,落实育人任务

课程与教学应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它们要体现民族文化、民族思想、社会价值、国家意志等,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深化课程改革,主要目的就是构建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开发课程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课程必须经过实施才能释放其育人功能。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将课程内容或环境因素内化为内在的素质,从而使自己获得发展。在教学中,师生交往与互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及同辈群体的影响都能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学校中的思想品德课是德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是生成与创造这些课程的基本途径,德育课程不是在教学活动之外,而是在教学活动之中。除了德育课程之外,其他学科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等19门课程应随时贯穿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渗透,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文以载道。教学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如果学校不以教学为中心,必将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既然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那么教学就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教育的下位概念,教学活动必是教育活动。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5]。教学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立德树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认知信息的传递和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与感染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学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教学给生命注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现代教学是师生生命与灵魂的一面镜子,也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不存在没有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美德是在知识的基础上建立的,不存在无知识的德性,没有知识就没有美德。脱离美德的教学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毫无意义。脱离教学而对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也毫无价值。因此,教学是德育的有效途径。

2.开展探究学习,促进学生知情统一

“探究学习”的英文是“inquiry learning”。《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语词典》认为,“inquiry”的意思是“询问、探问,质询、调查”[6]。《新英汉词典》认为,“inquiry”的意思是“询问、打听”“质询、调查”“(真理、知识等的)探究”[7]。按照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科学探究指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8]。可见,“探究”包含着求索、求真、搜寻、质询、探问、调查、研究、检验、提问、质疑等含义。“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找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9]探究学习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强调教师通过不断追问与反问,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现代教育家杜威针对探究学习提出了著名的“做中学”思想,为探究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做中学”就是在探究中学习,倡导学生在探究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建构生活。

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建构知识、建构生活也是“立德树人”的过程。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认知方面,是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反映,也是习惯于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的思维方法的体现。然而事实上,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是以生命中的一部分,而是以整个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土壤,以知情协调和情感交流为教学基本动力的探究学习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10]。探究学习的价值取向除了建构知识外,更重要的就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新的学习方法是要自己去找路。”[11]“我们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重要得多。”[12]那些片面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忽视学生发展的教育,片面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教育,都需要做出改变。在探究中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挫折、遭受失败,但这些对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塑造和人格的完善更为重要。现代教育亦可以称为“价值教育”,价值可以分为人文精神的“求善”“求美”和科学精神的“求真”“求实”。教育应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融合。“立德树人”的真谛在于让学生从冷静之美、威严之美、沉思之美中,看待热烈之美、奔腾之美、鲜艳之美,那是艺术与科学共同孕育出来的特殊之美。[13]

3.建设校园文化,释放潜在课程育人功能

教育不是政治,不是经济,而是一种文化。“文化”一词的拉丁文是“cultura”,它的本意是对土地的耕耘,对作物的栽培,这正是对“教育”作出的最好诠释。“文化涵盖了教育,教育是一切文化的支柱。”[14]文化有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校园文化也是如此。这里探讨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中义的,指精神文明方面的文化。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潜在课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释放育人功能。当然,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释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工作者应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如果学校只进行知识传递,那么学校的价值就不大了,因为知识的传递完全可以通过更便捷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就育人而言,校园文化无可替代,它可以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熏陶人、影响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一定具有自己独特的经过历史积淀、凝练而成的校园文化,它是非常重要且珍贵的隐性教育资源,也是一所学校的特色所在。当然,人在环境中并非完全被动。环境,尤其是观念环境以及文化环境,是由人来决定和建设的。

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其内容。校园文化应该是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尊重文化就会走向文明与进步,轻视、忽视、藐视文化就必定会走向野蛮与无知。“信真”“求真”“叙真”“写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真”是人性的基石,是“善”与“美”的基础。“信真”“求真”“叙真”“写真”,就是要养成诚实的习惯,“养成诚实的习惯应该成为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15]。“信真”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还应该促进学生“求真”“叙真”“写真”,这是“立德树人”的目标之一。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呵护好学生的“善根”,“求善”是“立德树人”的另一个目标。“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学生善待同学、善待教师、善待社会公民、善待自然,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审美”“叙美”“创美”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些是“求美”的过程。“求美”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

4.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榜样示范育人

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是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保障。教育活动应“特别注重人,和人与人的关系”[16]。当然,“维系人与人之间正常永久的关系,不能规避政治的责任,不能脱离社会,不能抛弃家庭”[17]。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罗素在《教育论》中提出,“从未受到恐吓的孩子必定诚实”[18],也可以说,未受到恐吓的孩子,是不会“逃学”的。因为学校里有他的玩伴,有他更多交往的机会。“交往需要”是人的根本需要之一。学生之所以出现“逃学”现象,多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比如在学校受到同学的欺负,受到教师的惩罚。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教师既为师,亦为友,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良师益友”。

教师榜样示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以身作则,能使学生在不自觉效仿过程中接受道德观念潜移默化的洗礼。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榜样影响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一般是从教师的讲授开始,这是教师自己所思所想“最原汁原味”的展现,是一种思想、意识的体现。问题是学问的细胞,一串串问题生成了一堂课,一堂堂课生成了一门课程。教师通过一次次课堂教学展示自己的知识、思维、善意和真诚,成为学生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可能成为学生终身的念想,進而惠泽社会、德被学子。

5.开展组织活动,让学生“求真知”“做真人”

活动是学问的来源。关于学问的观点目前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说得有道理。这种想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得来的。有人以为学问全在书本中,求学就是读书。其实,书本之外的学问还有很多,隐含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求学不仅劳心,亦需劳力。教育要接近自然,则必须从实际劳作和服务中求得真实的学问。行是知之始,就是这个道理。至于教育目的观,应由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转变为“求真知”“做真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些文弱的、特殊的“士大夫”阶级,而是造就各行各业的人才。从前的“士”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不事稼穑,专心致志于“八股”之文,追求功名利禄;今天,这种特殊的、脱离农工商的“士”逐渐减少,而产生了许多“农士”“工士”“商士”。简言之,一切职业的人,他们既可以是书生,也是实干家,“一切职业都将学术化”。[19]

没有活动就没有成长。身体活动不仅仅是躯体活动,也与心智活动紧密联系,有更高层次的功能。躯体活动和心智活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校活动各种各样,有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也有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的学习不只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展开,还通过教师提供的一系列活动或作业来组织。起初,教师所提供的活动或作业,应与学生自己的家庭生活和邻里环境密切相关;然后,应与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有关;最后,应是典型的职业和与它们有关的社会方式的历史演变。[20]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如交谈、建造、实验、表现等,使他们在道德上和智力上的个性得以发展,而不至于被书本所介绍的过多的别人经验所淹没。[21]

6.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在对当代中国教育沉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并不排斥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审美教育和劳动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末,人们持续批判“智育第一”,直到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德育与智育对立的状况得以改变。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智育成为教育的主流思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人们普遍认为知识与能力是相统一的,能力的培养成为教育关注的主要方面。20世纪90年代,我国加快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推行教学改革,突出教育思想的变革,素质教育成为其核心思想。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树立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然后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22]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量的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这就必须摒弃传统教育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弊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评价指标体系,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应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审美情趣、健康身心的人,使之成为有国际视野、文化底蕴和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道[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57.

[2][美]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40.

[3][苏]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3:722.

[4][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 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3.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78.

[6]张方杰.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89.

[7]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英文出版社,1978:654.

[8][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9]任长松.探究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

[10]邹进.现代德国文化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68.

[11]杨振宁.杨振宁文集(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467.

[12][美]珍妮特·沃斯.学习的革命(第二版)[M].顾瑞荣,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73.

[13]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294.

[14]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九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380.

[15][18]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277,1277.

[16][17][19]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3,3,241.

[20][21][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9,83.

[22]刘延勃,张弓长,等.哲学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363.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猜你喜欢

信息社会评价机制立德树人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
浅析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技术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