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小学家校合作困境及其突破

2022-05-30司斌

基础教育参考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双向互动家校合作家风

司斌

[摘   要]家校合作的核心内涵在于以学生为本,家校双方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有助于良好家风的树立,有助于家长和教师的双向互动,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新时代的家校合作在思想认识、家校合作内容、家校合作途径和家校合作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为此,应采取树立科学的家校合作观念,丰富家校合作内容,拓宽家校合作途径,健全家校合作评价体系等家校合作路径。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风;立德树人;双向互动

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和方向,强调应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1]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功能都不可替代。”[2]学校和家庭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和学习场域,来自两种不同场域的教育影响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相互促進与完善的作用。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家校合作已经为中小学教育工作关注的重点。这就需要在认清家校合作内涵及其价值的基础上,厘清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的困境,并探索提升中小学家校合作实效的可行路径。

一、家校合作的核心内涵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教育价值、困境之思和提升路径都需要建立在家校合作的核心内涵之上。我国对家校合作的重视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通知》提出“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地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舆论环境”。

对于家校合作的概念,学界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家校合作是以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为基础,双方合力育人,以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更好地社会化的活动。[3]还有学者认为,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家长对学校教育给予配合,学校对家庭教育做出引导与支持。[4]由此可见,家校合作的概念还存在探讨空间,但这些内涵界定的共性在于都强调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密切沟通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家校合作的核心内涵应为学生为本,双方配合,共促成长,这也是其本质所在。

二、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时代价值

1.家校合作有助于良好家风的树立

家风是家庭价值观念的体现,是一种传承与坚持,需要一代一代的家庭成员不懈地追求和践行。良好家风通常以传统优秀文化和浓厚的家庭观念为基础,而家国同构的价值理念则是传统家风兴盛的动力。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面对市场化社会环境与家庭观念的矛盾时常常无所适从。很多家长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自身常陷于快节奏的工作环境,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科学方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从而不利于形成良好家风。而教师作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具备相对更系统完善的教育知识、科学方法以及教育价值理念,可以在家校合作中为家长提供助力。因此,良好的家校合作首先应该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引导家长为孩子提供温暖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形成优良家风。而对于学校而言,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知识和文化优势,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形式发挥对于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5]

2.家校合作有助于家长和教师的双向互动

很多中小学家校沟通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人际关系和课堂参与等方面,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涉及较少。教育焦虑日益加深,家长普遍更希望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教师则更关注班级的整体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家长和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教育理念,提升双方的教育反思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合力,使学生受到方向一致的教育影响。同时,家校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进的过程,这将极大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家长而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收获也将帮助他们构建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3.家校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没有学校教育,都无法完成培养人这个复杂的任务。”[6]要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求学校德育发挥主导作用,在家庭场域中,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重要的辅助和支撑。交叠影响域理论认为,家长和学校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时间发展和个人行为特质两个因素,对于不同年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的儿童,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是有所差异的。[7]显然,如果家庭和学校能够在品德教育中相互配合,相向支持,那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就会实现最优化。

三、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中的困境

1.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存在误区,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工作,自己没必要参与,把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一律都交给学校教育。同时,很多中小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和学校排名等指标,为学生制定了详细且系统的学习计划,同时认为家长对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参与会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此外,目前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集中于家长会、家长学校等,这些组织形式更方便学校和教师管理家长,而家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要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由于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学校拥有更多话语权,当学校对家校合作缺少关注度时,家长也不会对家校合作抱有较高期待。

2.家校合作的内容较单一

近年来,“内卷”正逐渐成为高频词汇,它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的《农业的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生态变迁的过程》一书,原本表示特定社会组织复杂程度加深的同时,科学技术上的发展没有及时同步而产生的空耗社会资源的现象。[8]当前,“内卷”一词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几乎所有带有过度竞争性质的社会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内卷”。反映在教育领域,则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投入越来越多,获得的边际收益却越来越低,如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却难以取得明显的进步。教育内卷化使学生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辅导班,但是成效却并不理想,这使家长们逐渐产生了教育焦虑。实际上,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孩子动手实践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兴趣爱好等往往关注程度不够。在教育焦虑和“唯分数”思维的裹挟下,家校合作逐渐偏离了初衷,从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成了督促学生学业成就。这种转换,窄化了家校合作的内涵,使家校合作的推进步履维艰。

3.家校合作的途径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家校合作形式包括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两大类。非制度化指的是学校规定外的非正式的家长和教师间的私人交往,制度化的家校合作则主要包括家长会和家长学校等。学校作为正式的教育组织,有其法定的制度性权力。一般而言,我国家校合作的设计、组织和开展都由学校承担,家长的话语权相对较小。发达国家的家校合作由于起步较早所以开展途径相对成熟。例如,美国在1897年成立了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二战后,日本也成立了家长教师联合会,包括学校家长教师联合会、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以及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等。[9]目前,中国的家校合作主要采取家长委员会和家访等缺乏制度保障的常规性途径,形式较单一,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主观意愿相对较弱。

4.家校合作缺乏相关评价体系

只有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让教师和家长明白他们所进行的家校合作是否有效,但目前这一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很多中小学未把家校合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对于家校合作缺乏监督和制度性要求;对于在家校合作中取得较好成效的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激励性评价。这些都不利于激发教师家校合作的热情。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在考核学校教育工作时,主要把重点放在学生成绩或升学率等可以量化的指标上,家校合作的成效很难得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點关注。教育督导中家校合作评价的指标体系依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可行路径

1.树立科学教育观念,强化家校合作意识

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10]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不应只有知识,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善良诚实的品性,强健有力的体格等。这些都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和家长沟通,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多给予孩子正面评价,不能简单地以学习成绩评价孩子的发展。此外,家长应该认识到家校合作是从教师视角了解孩子的重要机会,并坦诚积极地与教师合力为孩子“计长远”。只有家长和教师都能重视并认可家校合作这一重要桥梁,才能使其成为协同育人的保障。

2.坚持立德树人立场,优化家校合作内容

在开展家校合作时,家长和教师应摒弃“唯分数”思想,拓展交流与合作的内容。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家校合作需要更加灵活地选择合作内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既强调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塑造学生强健体魄等,这些都是可供家校合作开发的内容和资源。因此,家校合作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立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多家长缺少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难以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针对性干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家校合作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心理健康等情况,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行为,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同时,教师也要自觉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素养,并利用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3.协调线上线下渠道,拓宽家校合作路径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如火如荼,各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展智慧教育、STEM教育等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改革实验,但在家校合作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很有限,当前应用最多的是微信等一些通讯软件的使用。传统的家校合作形式是家长会,其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沟通的单向性,这直接降低了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愿。[11]鉴于此,学校可以考虑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家校合作的双向沟通。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云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无障碍交流,在云平台中,教师可以发布有关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文档、图片和视频等资料,还可以发布班级事务公告,以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家长则可以利用云平台发布自己的教育疑惑和孩子的问题行为,以向教师和其他家长寻求帮助。可以预见,这种云平台的建立将会极大地方便教师和家长,有助于提高家校合作成效。

中小学还要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和QQ群等网络即时聊天软件,作为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等传统家校合作形式的补充。经历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上课,家长和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互联网不仅可以实现在线上课,还能成为传统家校合作的重要补充,实现在线家校合作。

4.秉持学生中心理念,健全家校合作评价体系

传统的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理念只是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相违背。在这种评价理念下,教师倾向于把教学目标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学生需要面对大量作业,家长则为孩子的成绩波动而心情起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改变传统分数导向的教育理念,宣传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相关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不仅要包含对于量化的班级学生分数的评价,也应该包含对家校合作工作的监督考核,以评价结果推动教师的教育重点转移。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只看教学能力,而要全方位综合评估。学校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目标,合理制定家校合作考核细则,成立由学校领导层、教师和家长组成的考核小组,对每位教师的家校合作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的教师和家长予以表扬和奖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1-11-03)[2022-03-01].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3.

[3]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2):34-37.

[4]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合作教育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5]沈林.家风是家庭教育的无形力量[J].中国教育学刊,2014(04):102-103.

[6]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1.

[7]Joyce. Epstein, School, Family, and Conmunity Partnerships-Preparing Educators and Improving Schools[M].Colorado: Westview Press 2001:156.

[8]Clifford Geertz.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3:72.

[9]杨桂梅.日本PTA的经验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4(02):39-41+54.

[10]黄河清,马恒懿.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9(04):23-29.

[11]金东海,蔺海沣. 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困境与对策探讨[J].教学与管理, 2012, 539(34): 7-10.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猜你喜欢

双向互动家校合作家风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现代职教视野下整合家庭资源育人的策略研究
浅谈英语中考备考策略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当代家族与村民委员会的双向互动
幽默好家风(二)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