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探索

2022-05-30沈昱平严玮雯赵朔雪

出版广角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出版业主体数字化

沈昱平?严玮雯?赵朔雪

【摘要】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在拓宽出版业发展渠道、为用户提供多样服务、促进出版业经济效益提升以及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等方面的价值日益凸显,但同时也在定位、技术、盈利以及人才等方面遭遇困境。文章提出强化数字出版定位、打造数字精品内容、加快数字技术应用、筹建数字化平台、引领数字出版走出去、推动智能化数字出版、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等建设方向,为数字出版探索新路径提供思路。

【关  键  词】数字中国;数字出版;出版业;数字技术;数字经济

【作者单位】沈昱平,浙江医学杂志社;严玮雯, 浙江医学杂志社;赵朔雪,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12.014

任何行业的变革都与技术的升级密切相关,5G、AI、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云平台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步入数字化时代。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应用,紧跟数字化步伐:2015年底建设“数字中国”正式提出,2017年底建设“数字中国”进入全面发展期,2022年,建设“数字中国”进入了全面加速期[1]。

建设“数字中国”是在我国数字技术稳步发展,5G、大数据以及智能化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国情,为顺应国际潮流,应对技术和经济环境变革,通过超前布局而提出的国家战略[2]。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为数字技术加速布局,与各行各业互助互融提供了发展依据,其对出版行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传统出版业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积淀在文化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数字出版作为我国传统出版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不可小觑。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为数字出版发展打开了快速通道,出版业应及时抓住技术与政策红利,调整建设方向,尽早完成转型。

一、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的价值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写入其中。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和深入推进,为各行各业借助技术优势实现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对出版业积极探索数字出版具有重大意义。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在新型出版业中呈现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将成为出版业长期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领域之一。

1.拓宽出版业发展渠道

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各种数字技术在不同行业中发生质的飞跃,传统出版业在全新的技术环境中生存空间不断压缩。在此形势下,数字出版的出现与崛起将成为引领传统出版业打破行业生态的利器,将拓宽出版业的发展渠道,成为支撑出版业转型的支柱。数字出版综合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新型传播、营销平台,打通了出版业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各个生产环节,重塑出版业生产流程,减少了冗余环节,避免了资源浪费[3]。此外,数字出版优化了出版业的生产要素,提升了出版业的整体效率,为数字出版产品优先进入市场、承接社会资源提供了机遇。

2.为用户提供多样服务

传统出版业的服务模式单一,为大众提供的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服务,且这种知识服务的范围有限,针对性不强。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出版业相关产品的内容和质量,丰富大众的精神世界,与“数字中国”的建设理念相一致。此外,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搭建的服务平台所创造的优越条件,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为用户提供便捷多样服务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多元的知识、个性化的服务都深刻凸显数字出版的价值。

3.促使出版业经济效益提升

近年来,受数字化经济的冲击和媒介环境的影响,传统出版业的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尤其是传统书报刊,编辑制作、出版发行的成本不断增加。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论是传统书报刊的数字化模式,还是移动阅读,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20—2021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全年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超过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23%。建设“数字中国”不仅催生经济新常态,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物资在出版业的流通,促使出版业经济效益提升,还为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的数字经济增长注入新動能。

4.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媒介技术缩短了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距离,国际传播成为我国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建设“数字中国”的目的之一是引领我国数字技术在国际社会良好发展,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数字出版的成熟能够带领我国出版业真正走出国门、走向国际[4]。首先,数字出版的发展能够增强出版业的话语权,以产品实力和经济实力支撑我国出版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其次,数字出版能够增强我国的学术话语权,以技术和学术优势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最后,数字出版能够加速推进我国文化的传播,从而增加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软实力。

二、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困境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步伐按下加速键的当下,出版业全面开启数字化战略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这制约了数字出版的发展。客观方面,数字出版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一定的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的支撑;主观方面,数字出版需要出版业相关主体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清晰的认知、定位,并具有相应的运营能力。

1.转型定位不明

“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许多传统行业包括出版业都面临转型的压力,如何协调好传统主业与数字化新型行业之间的关系,是各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版业既要创新组织模式,将资源集中起来发展数字出版,又不能彻底放弃传统主业,面临在转型过程中定位不明、发展战略不清晰的困局。这些问题的集中呈现,阻碍了数字出版高效发展,也容易使出版业在发展数字出版模块时出现资源分配不合理,管理模式不系统的问题,最终导致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市场中均不占优势的局面。

2.技术成本过高

“数字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新兴的数字技术支撑,出版业想要开启数字化战略,必须引进数字技术,搭建数字平台,研发新产品。但数字技术还未大规模涌入市场,出版业引入各项技术的成本居高不下,出版业必须在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够实现技术引进[5]。传统出版业在市场环境中经济效益不佳的现状,导致出版相关主体资金储备不足,阻碍了出版业数字技术应用进程。加之技术、设备更新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技术成本的攀升增加了出版业发展的技术壁垒,引进数字技术的速度难以赶上技术淘汰的速度。

3.盈利模式传统且单一

建设“数字中国”不仅意味着各行各业的生产结构和生产要素会随之发生巨变,也意味着经营理念和盈利模式产生变化。尽管近年来数字出版的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但这与媒介环境下释放的大量线上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与后疫情时代释放的宅家需求息息相关,真正获益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出版主体。大部分正进行数字出版探索的出版主体盈利模式传统且单一。例如,很多期刊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启了数字出版内容服务,可不论是微信公众号还是自建移动客户端,盈利模式都与传统线下模式十分相似,只不过是将纸质内容转换成线上电子版加以传播和销售。这种盈利模式可获取的利益有限,同时也加剧了线下传统书报刊的生存困境。

4.难解数字化人才之困

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加大了市场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出版业以及其他行业数字化发展的阻碍之一。当前,数字出版的发展如火如荼,随着数字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程度加深,数字出版主体间技术、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竞争压力随之增大。数字化人才引进困难严重影响了数字出版的正常发展,也成为阻碍数字出版产品优化的桎梏。此外,掌握数字技术和出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数字化出版人才队伍,带动数字出版抵抗国内市场风险的同时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成为出版主体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

尽管发展数字出版只是 “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个板块,但它是我国出版业走出国门的重要渠道。因此,积极探索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出版的发展方向,将是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路径。

1.强化数字出版定位

建设“数字中国”并不意味着要彻底颠覆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而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改革,出版业改革亦是如此。出版主体应当统筹规划数字出版的发展定位,顺应数字技术升级和出版业变革的趋势,强化数字出版的顶层设计和主要建设方向。一方面,数字出版应当以导向为先,坚定站稳政治立场,尤其是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中,数字出版需要杜绝对流量的盲目追求,确保内容与形式具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另一方面,加快构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一体化发展的运营机制,既要突出数字出版的优势,又要坚持传统出版的长处,全面实现我国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2.打造数字精品内容

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不论是文化产业还是传媒产业,“内容为王”的原则始终不变,出版主体要确保内容的质量和精度。一方面,要鼓励多开发原创内容,通过内容自创增强数字出版产品的独特性;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有价值的IP资源和文化资源,以提高数字化产品的质量。数字出版内容质量的提升既要通过打磨单一作品的精度来实现,也要通过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来进一步巩固。因此,数字化产品应按照营销型大众化产品和定制型个性化产品的标准来分类,这样既能够满足市场的一般需求,又能够助推数字出版个性化发展。打造多元的精品内容是提升数字出版内在价值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助力数字产品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关键[6]。

3.加快数字技术应用

“数字中国”的快速发展依靠数字技术的支撑,数字出版面临技术引进困难、技术引进不及时以及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快各类技术在数字出版中的应用,以提升出版主体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出版主体应当结合自身数字出版发展程度和发展优势,引进适合的技术,并确保发展步调和技术的一致性。在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对发展数字技术优先的行业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数字出版领域也会有相应的文化产业项目资金予以支持,出版主体可以借助政策支撑解决引进数字技术的资金问题。此外,出版业要利用好5G、大数据、AI以及区块链等技术,加快技术对数字出版的赋能,从生产制作、传播营销、受众分析等方面扩大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效能。

4.筹建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作为数字出版内容传播、产品营销的主要渠道,是出版主体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当前,许多与出版相关的行业纷纷探索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但是由于自建平台定位不清晰、渠道不通畅等问题,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陷入困境。出版主体自建数字化平台,首先要明确平台的定位,如果是为了获得用户大数据,分析用户对数字出版内容产品的需求和偏好,则应当建立数据抓取平台,如果目标是为用户提供文化知识以及数字出版增值服务,则应当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7]。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和升级维护必然会耗费高额的成本,出版主体可以与其他主体联合建设数字出版平台,实现共建共享,减少成本投入。积极建设数字化平台是打通数字出版传播渠道的最优选择,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数字出版产品在市场上流动,解决数字出版的收入、效益问题,实现数字出版价值升级。

5.引领数字出版走出去

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不仅是为了增强数字技术在我国各行业的经济动能,更是为我国成长为“数字强国”进而迈向国际领域铺路。引领数字出版走出去既是我国出版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机遇,也是我国对外传播路径的补充[8]。我国数字出版还应在产品高质量发展、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搭建平台拓展传播的基础上,努力向国际化方向创新。国内出版主体应深入研究不同国家文化体系和内容传播与我国的差异,进而改进数字出版产品的形式,吸引更多受众。同时,要紧跟国际市场对数字出版的要求,及时发现我国数字出版的不足,调整发展步伐。

6.推动智能化数字出版

媒介技术的快速升级带动了智媒体平台和智媒体产品的建设和研发,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技术将会应用于数字出版领域。因此,出版主体应提前布局智能化技术在數字出版领域的应用。出版主体可以利用智能化数字技术,开发沉浸式数字出版产品,如利用AI、VR、AR等技术让出版产品更立体、更生动,以智能化数字出版增值服务为受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出版+人工智能”将是数字出版的高级阶段,这个过程也将进一步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智能出版的融合[9]。

7.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

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数字人才的培养压力随之增大,出版主体既要调整人才引进标准,展现行业优势和魅力,加大数字人才引进的力度,又要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从而有针对性地满足数字出版各类人才发展的需求。出版主体要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制度,针对紧缺的技术型人才,可以兼职引进的方式,给人才更多了解行业、适应行业的机会。出版主体还可以探索自主人才培养模式,如给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助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帮助准数字化人才成长。此外,出版主体还应就数字出版的各环节,引入全媒体传播人才、市场策划人才、营销人才以及国际传播人才,完善数字出版所需的人才链,构建强大的数字出版人才队伍。

“数字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已然按下加速键,不论是政策、技术、人才还是资源都将朝数字化产业倾斜。在此背景下,数字出版要紧跟时代趋势,加快各类技术的应用,优化生产结构和生产要素,畅通传播和营商渠道,健全数字出版版权体系,致力于高质量数字化内容生产,并不断创新产品形式。数字出版的建设,将催生出版新业态,进而对内提升出版影响力,对外提升出版话语权,激发出版业在建设“数字中国”背景下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岑朝阳,肖香龙. 数字中国:国内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发展[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21(3):72-76.

[2]刘红玉. 习近平关于建设数字中国重要论述的四维意蕴[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10-14.

[3]张铁墨. 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 中国出版,2021(22):60-64.

[4]张立,王飚,李广宇. 2020—2021年中国数字出版年度发展报告(摘要):“十三五”收官之年的中国数字出版[J]. 出版发行研究,2021(11):35-40.

[5]王炎龙,李开灿. 科普期刊数字出版困局及突破路径[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7):722-726.

[6]郭亚军,刚榕隈,黄圣洁.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主要模式研究[J]. 现代情报,2018(11):3-8.

[7]吴国云,卢焱. 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 编辑学报,2020(5):487-491.

[8]赵树旺,栗文达. 中国数字出版“走出去”的高质量发展路径[J]. 出版广角,2021(4):20-23.

[9]张叶婷. 比较视野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 东岳论丛,2021(9):104-110.

猜你喜欢

出版业主体数字化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