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电影海报图像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022-05-30全德彬刘珂艳
全德彬 刘珂艳
摘要:文章主要运用图像学理论分析“十七年”时期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并且将其与改革开放初期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之后,妇女地位得到显著提升,广大妇女不再受到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开始扮演多样化的角色,她們以全新的形象活跃在新中国的各项事业中,为国家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十七年”时期;电影海报;图像学;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3
0 引言
“十七年”时期,一般是指1949年到1966年这17年的时间。在这一时期,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较其他时期有着独特的视觉特征及时代感,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多数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有待提高,故对宏观政治与国家发展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她们对新中国的认同直接来源于党和国家的妇女解放工作与思想宣传,即实际的政策与运动给妇女带来的影响,使得妇女的思想开始觉醒,对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参与,促进了女性的社会性解放。研究这一时期电影海报图像中的女性形象,可以通过这些图像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记忆,了解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变化及受到的影响。
1950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的颁布,废除了腐朽的童养媳、三妻四妾等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贯彻了一夫一妻的法律思想,保障了女性在婚姻中享有平等地位。《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还推动了妇女解放,向全国人民宣告了男女平等。1954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角色需要,在1949—1956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国家鼓励妇女投身到社会生产建设中,以确保圆满完成经济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响应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大批女性加入志愿军队伍。为了实现经济目标,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刘少奇指出:“把妇女的家务劳动以及其他为生产服务的事业集体化。”[1]这表明要把妇女从家务中解放出来,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让她们投身到社会生产与建设事业中。
1 图像学理论
之所以选择以图像学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主要是因为其注重挖掘图像主题的深层次寓意,“将艺术作品回归到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中,进而揭开掩盖在图像上的迷雾,使更深层次的意义与时代精神能显现出来”[2]。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方法,将1949—1966年的电影海报回归到“十七年”时期的历史社会场景中,去探寻电影海报图像与当时的政治、文化、历史事件等社会因素的联系,深入挖掘图像的内在寓意及多重含义,其中主要包含对电影海报图像所蕴含的时代性、图像的象征含义的深入解析等。图像学理论中的类型史研究集主题与类型研究于一身,一直致力于解析各种写实性艺术作品,这方面的研究经验也有助于本文对1949—1966年电影海报图像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
2 塑造新中国妇女形象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七年”,主要围绕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国家政治主题展开,此时的女性形象在“新中国的妇女形象”这一共同的目标与口号下,以崭新的历史面貌出现在不同的图像中。这一时期的中国妇女不再囿于传统的家庭事务,而是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参与各项国家事业,如国家生产建设、军事战争、政治运动、文化建设等。另外,许多新中国妇女涉足她们之前从未涉足的职业领域,而国家对参与不同职业领域工作的妇女的认可也促进了妇女解放和新中国妇女形象的塑造。《女飞行员》(北京电影制片厂,1966年)电影海报表现的是作为飞行员的女性形象,而女性飞行员的职业形象是前所未有的。
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主要为政治服务,在创作电影及电影海报等文艺作品时,首先考虑的是政治要素,即图像所能传达的意识形态效果。因此,女性形象经常出现在政治运动、革命事业中,这也是男女平等与全民参与的体现。通过历史画面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能增强女性的自信心,促进女性群体解放。
新中国生产建设事业需要女性的参与,为了解放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动员更多的妇女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国家塑造了许多以女性为代表的劳动模范形象。这些劳动模范出现在社会生产建设的各个行业中,如工厂、学校、田间地头和军队等,充分说明新中国的妇女有多样的选择参与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并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对各行各业女性的肯定与宣传,对新中国崭新的妇女形象的塑造,说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3 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
按照女性形象的图像主题及其身处的场景与人物状态,可将收集到的1949—1966年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分为四类,即革命军事中的女性形象、生产建设中的女性形象、政治运动中的女性形象、其他各项事业中的女性形象等。
在女性形象类的电影海报中,有许多表现女性参与到革命和军事事业中的电影海报图像。《党的女儿》(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冬梅》(长春电影制片厂,1961年)、《红色娘子军》(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0年)的电影海报图像往往表现短发、刚毅的女性形象,且注重突出女性镇定自若、从容不迫、斗志昂扬、不畏牺牲的精神,跟传统图像中长发且面容精致、性格和善、乖巧文静的女性形象截然不同。在此之前,中国女性往往是历史的被动参与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女性被平等对待,她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党的各项工作中。电影海报图像表现妇女群体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刻板印象,积极参与到国家的革命、军事行动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证明女性和男性一样,也能不惧危险、从容不迫,进一步阐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离不开生产建设这一政治主题,因此在电影海报中也出现了很多表现女性群体参与国家生产建设的图像。例如,《浪涛滚滚》(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春暖花开》(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水库上的歌声》(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等電影海报中的图像,反映的都是女性积极响应国家的动员与号召、积极参与国家生产建设的主题,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新中国的广大妇女群体参与劳动生产建设的热情。
表现政治运动或者政治政策的电影海报中也存在女性形象。在这一类电影海报中出现的女性形象,主要体现新中国的政治是全民参与的主题,其有别于以往的任何时期,并且反映女性群体参与政治的情况,说明女性在政治中享有的平等地位。《妇女代表》(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电影海报,反映了妇女摆脱家庭的束缚,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努力争取自身解放的主题。《结婚》(东北电影制片厂,1953年)电影海报展现了男女青年靠在一起的图像,并且女性在前方,说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颁布,国家积极宣传新的婚姻制度,废除了封建社会中腐朽的婚配制度,保障了女性的平等地位。
回顾1949—1966年的中国历史,女性群体除了积极参与到军事活动、政治生活、劳动生产建设中以外,也积极地参与了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女司机》(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电影海报呈现了一个女火车司机的形象,说明女性跟男性一样刚猛、勇毅,一样能够胜任这种特殊且重要的职位。《母女教师》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7年)电影海报反映的是以教师身份出现的女性形象,把女性形象置于教育事业中,一方面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宏观角度上对妇女文化素质与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妇女群体参与教育的真实情况。在旧社会,教育是男性的专属权利,而新中国的全体女性都拥有教育与受教育的权利。《女篮五号》(天马电影制片厂,1957年)电影海报表现的是参与篮球运动的女性形象,图像中只出现了一个女性的背面形象,并对女性形象进行了一定的处理,突出力量与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一海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女性身心健康和参与文体活动的重视。
4 “十七年”时期与改革开放初期的电影海报比较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时期与改革开放初期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海报图像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人物的穿着上,这两个时期的人物穿着大部分是比较朴素的。在新中国刚成立的头17年里,国家各项事业都处在建设与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时的物质条件相对匮乏,人们的衣着较为朴素。《女司机》(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是“十七年”时期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图像中的女性形象在衣着上较为朴素与传统,并且衣服上没有图案与纹样。
而改革开放之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实行不久,国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还没有形成,物质条件与“十七年”时期没有拉开太大的差距,并且这时的人们大多保持着以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故人们的衣着相对朴素。《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北京电影制片厂,1981年)是改革开放初期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这时女性形象的衣着跟“十七年”时期女性形象的衣着相似,款式较为传统且缺乏图案和纹样。
改革开放初期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与“十七年”时期电影海报的主要区别是女性重回柔美、温婉的形象。改革开放初期,思想得到解放,“这时的青年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该如何找回它所失去的真实,经过探索,一种对现实不加掩饰的且带有伤感气息的表现形式诞生了,即‘伤痕艺术。‘伤痕艺术对现今中国艺术史来说,其是一次思想上的反思与启蒙运动;正是‘伤痕艺术使得改革开放初期的艺术重回伤感且真实的现实主义与面向普通大众的平民主义中。”[3]“伤痕艺术”最早出现在美术领域,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出现了带有伤感与悲剧主题的美术作品。“正是这一次美展,预示着以‘伤痕美术为开端,中国文艺界开始了以‘伤痕艺术为核心的反思与启蒙运动。而这时的电影海报也吸收了许多当代美术的成果进行创作,处于这一时期的电影及电影海报的创作也受到了‘伤痕艺术的影响,开始重新思考女性的内心状态及女性背后的伤感和温柔。”[4]因此,这时的女性形象是柔美、温婉、文弱的。
《丹凤朝阳》(长春电影制片厂,1980年)电影海报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面容还是身体形态、肢体动作,都更具女性特征,而不是“十七年”时期所表现的力量型的、刚强的形象。其中的女性神态哀婉,展现出一种温婉、文弱、阴柔的江南女性形象。“海报的场景图像中,是江南水乡的场景,并且创作者用工笔画的创作方式,使整个海报带有一种朦胧美的意境,更烘托出女性的温婉形象。”[4]
而在《女司机》(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电影海报中,无论是人物的面容刻画还是肢体动作、衣着打扮等都表现出男性才有的特征,弱化了女性的柔美特征。这时虽然有部分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带有柔美的女性形象特征,但是其背景还是以工地、烟囱等建设画面为主,如《护士日记》的电影海报(江南电影制片厂,1957年),而不是《丹凤朝阳》电影海报所表现的江南烟雨朦胧的场景。其实“十七年”时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和场景图像,是想突出这个时期以工业建设为主的时代主题,表现女性在国家工业化建设中的作用和贡献。
5 结语
本文对1949—1966年的电影海报进行深入研究,并基于图像学理论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这些反映女性形象的电影海报图像也是对1949—1966年中国社会文化、政治运动、经济生产建设等方面的历史反映。总体来说,研究“十七年”时期电影海报图像中的女性形象,有利于了解女性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所作的突出贡献以及社会变革促使她们发生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崇文,陈绍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年谱(1898—196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425.
[2] 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5.
[3] 宫林.中国电影美术史[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281.
[4] 陈清洋.中国电影海报史[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107,109.
作者简介:全德彬(1997—),男,广西贵港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与媒体设计。
刘珂艳(1974—),女,湖北武汉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