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执行中的主要问题
2022-05-30李广海李海龙
李广海?李海龙
“双减”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之间进行的负向博弈,也使得“双减”政策执行表面化、缺失化、替代化等问题逐步显现。
学校课后服务开展不充分致使政策执行表面化
“双减”政策颁布之后,各地均采取了相关措施,使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但部分学校仍存在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不到位等政策执行表面化问题。目前,受师资数量不足、教师补助微薄等客观因素影响,“看学生做作业+放羊式活动”的课后服务成为最常见的样态,尽管课后服务时间普遍能够保证,但课后服务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服务质量低的弊端已经显现。不仅如此,个别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将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变成正常课堂,学生课后延时服务结束后,照样无法完成当天的课后作业,反而多了一堂课的负担。由此可见,短期的政策执行初见成效,但是基层部门及学校如果没有深入分析政策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政策内涵与精神,就会导致思想僵化、行为受制于条条框框、工作缺乏针对性,进而表现为政策执行浮于表面,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却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地方政府规避敷衍导致政策执行缺失
由于地方本位主义的客观存在,基层政府为了追求或保护自身利益,往往带有目的性地选择执行风险小、奏效快、成本低、易出政绩的规定,有意识地规避损害其利益或者成本较高的规定,从而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残缺的现象。例如,部分地方政府为谋求私利抑或规避政策执行风险,千方百计地打折扣执行,仅对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进行调整。再者,当前课后服务“5+2”已实现全覆盖,但部分地方课后经费保障办法却出现政策空白。
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导致政策被替代执行
总体上,在国家大力治理下,校外培训乱象治理初见成效。但在利益诱惑与生存需求的双重刺激下,部分地区仍然出现校外培训机构暗地开班,打着“素质拓展”和“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现象,家长焦虑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学科类校外培训屡禁不止,既与校外培訓服务的性质有关,也与互联网技术的介入有关,更与部分家长固有的教育观念有关。在“双减”政策实施后,部分校外培训机构通过更名等方式混淆大众视野,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培训替换为“书法培训”“思维逻辑训练”“口语能力提升”等非学科类培训,从而达到躲避市场监管、暗中开展违规培训的目的。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应部分家长的需求,开发了“一对一”的私人授课模式,导致市场上“住家教学”和“高端家教”等违规行为的出现,使市场监管难度升级。
(摘自《现代教育管理》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