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让小学英语教学有厚度、有韵味

2022-05-30茅之怡

求知导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素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是基础教育的内在要求。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具体要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能站在文化的高位上,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同时还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以此培养具有正确文化价值取向的新时代少年。本文将从深度解读文本、融合微课教学、丰富文化体验、整合中华优秀文化这四个角度,谈谈教师应如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落实文化实践,有效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凸显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文化素养

作者简介:茅之怡(1980—),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不仅在于学生國际意识的萌发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力的提升,还在于加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并且能让学生在文化探索之旅中,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而主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文化素养”的认识都非常片面。一些教师只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发展,忽略了学生对中外优秀文化的认识,忽视了对学生渗透文化自信与文化传统,对于跨文化适应力的培养始终摸不着头脑,这导致其在文化层面的教学探索与教学实践非常有限。有些教师甚至只停留在教材“Culture time”板块,对教材、主题、文本等没有进行深度的挖掘,导致课堂缺乏厚度。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跨文化适应力”脱节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一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过于重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的教学,很少关注英语语言知识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以致于学生在英语交流及表达时出现文化误用甚至交际不畅的问题。

教师要打造有厚度、有韵味的英语课堂,就应该坚定不移地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深度挖掘文本,深度挖掘主题,渗透文化教学,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成为文化的践行者与传承人,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1]。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图文并茂、板块鲜明、功能强大、文化内容丰富,主要设置了“Story time”“Cartoon time”“Fun time”“Culture time”等栏目,突出英语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教材文化知识丰富,为学生拓宽视野及提高中外文化鉴别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一、深度解读文本,培养文化理解力

书传文明,教材尤甚。教材不仅有着严谨、科学、系统的教学价值,肩负着传播知识的教学重任,还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学重任,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在学科教学中,深度解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运用教材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教材,以教材为纲,深度挖掘文本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在“和风细雨”的渗透中,提高英语课堂的文化厚度,丰富学生的文化感知,提升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接受与适应能力,从而让英语教学更加具有包容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紧扣教材,深挖单元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式读文读图,寻找教材中文化信息,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意义的延伸,帮助学生学习本单元重点句型,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与思辨能力。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8 Birthday”的“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比Su Hai、Su Yang和Mike在过生日上的异同点,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时,在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进一步感受文化无界的魅力。在对比活动中,笔者还呈现了中国在过生日方面的一些传统食物,如红鸡蛋、长寿面、寿桃,还有非常有仪式感的抓周礼、十岁成长礼、十八岁成人礼等传统习俗。

二、融合微课教学,拓展文化知识面

小学英语教材以话题整合单元内容,每个单元的主题都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丰富的语言实践价值。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西方生活经验,缺乏真实的英语生活环境,因此其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壁。故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文化渗透等方式,帮助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交际习惯等,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释放出尽可能大的教学能量,在文化渗透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以微课配合课堂教学,通过短小精湛的微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张力,让学生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内,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有效拓展他们的文化知识面。

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时,笔者就以微课的形式辅助文本阅读教学,丰富学生们对西方传统节日“Christmas”的理解。在教授新课前,笔者先播放“Amy's Christmas”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单学习微课内容。微课视频包括圣诞节的由来、代表人物和代表物品,圣诞节的饮食以及圣诞节在西方国家的地位等内容,能让学生初步感知并理解圣诞节不仅代表着假期、礼物,还有其深层次的内涵和文化意义。然后,笔者再补充“Western parties”的视频材料,并从“Mike is going to a Christmas party”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从“party”向外延伸,从“ What should he wear? ”“What should he bring to the party?”“When should he arrive? ”这几个角度展开探究。在教学讨论中,笔者导入微课教学,以短小精湛的视频,为学生们直观呈现“Western parties”及其相关礼仪,将“Culture time”板块的教学整合到微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微课,了解了“When we go to a Western party,we should take a present. And we can be a few minutes late.”同时,明白礼物不需要贵重,一瓶红酒或者一束花即可,而且西方人习惯“open the presents as soon as they receive the presents”,以示尊重。

三、丰富文化体验,提升文化交际力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属于语言技能的教学范畴,跨越了学生思维品质与文化品格的层面。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凸显英语课程的工具性特征,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自信、得体、流畅地运用英语解决问题、开展交际活动,就应该积极建立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创设具体的跨文化交际语境,在鲜活的情景活动中,深化学生的文化体验,促进学生对话的自然生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沉浸式情景任务,驱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促进学生深度探究与深度对话的发生。教师还可以在情景式的话题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输出水平。

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第四课时的“Checkout time”板块时,笔者在“presentation”环节中创设了“Travel around the world”的情境。笔者以“Do you want to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Do you want to be a world traveller?”等問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达欲望。在激趣情境中,笔者播放了旅行的宣传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以“If you want to be a world traveller,you must speak English very well.”发起闯关邀请,引导学生破解“/??/”的发音难题,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国度与城市,最后设计属于自己的“Dream holiday plans”。

Task 1:If you want to be a world traveller, you must speak /??/very well.

Task 2:If you want to be a world traveller, you must know a lot of citi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1.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some famous cities(weather/ interesting places/ food/ sports...).

2.Brianstorming and the mind map.

A.学生快速提问,教师快速回答。(利用疑问词where/ how/ when/ how long/ what...快速了解教师的暑期活动计划)

B.Help the teacher to finish the mind map. And try to describe the teacher's summer holiday plan.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扮演小记者,对教师的暑期计划进行自主发问。笔者在解答的过程中,渗透跨文化交际内容,把自己即将出国(英国)旅行的计划与学生分享。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贴心地提出了应该注意天气、出门带伞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Dream holiday plans”。有了前一环节的互动,学生就有了初步的设计基础和方向。借助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学生先完成思维导图,再以“Short time show”的方式展示。学生有话可说、有问可提,在交际的同时,提高了思维能力,深入感悟课程文化内涵。

四、整合中华优秀文化,发展文化自信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以主题整合单元教学,教材中有一些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单元,如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六年级上册“Unit 8 Chinese New Year”等。在单元整合内容中也有一些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板块,如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的“Checkout time”板块就包含中国成语故事“How the Fool removed the mountain”。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解读文本,积极挖掘教材中隐含的中国文化元素,以中西文化的优化、整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包容性。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也能感受到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与力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新时代的“能量少年”,让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用英语传播我国的优秀文化。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Culture time”板块介绍了美国和苏格兰的男士传统服饰。在教学中,笔者借助电子白板,设计了美国牛仔和苏格兰女孩的形象,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美国牛仔服和苏格兰格子短裙的样式及发展。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还为学生展示了身穿旗袍和中山装的的卡通形象。在拓展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从而丰富学生们的审美体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2]。

而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这单元时,笔者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文化适应力)这四个角度入手,整合中西方传统节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语言能力方面,学生要能用英语从时间、习俗、饮食等多角度介绍春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并对母亲节、儿童节等其他节日进行简单介绍。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要在实际制作涵盖节日名称、时间、习俗、美食等方面的信息卡的同时提炼核心句型,并有层次、有逻辑地梳理、整合相关信息,建构知识框架。思维品质方面,高年级学生要在阅读理解英美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整理、提炼各种信息,形成思维导图,丰富其英语信息表达,培养系统性、发散性思维。文化适应力方面,学生要从文化融合、文化适应方面对中西方传统节日的习俗进行对比和解读。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课时: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主要围绕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和Double Ninth Festival四个中国传统节日,侧重“梳理信息,提炼结构”。

第二、三课时:教材中的“Grammar time” “Fun time”和“Cartoon time”板块,主要围绕Mother's Day,Father's Day和Children's Day三个节日,在第一课时“体检结构”的基础上“基于架构,发散思维”。

第四课时:教材中的“Sound time”“Culture time”和“Checkout time”板块,主要围绕Qingming Festival和Halloween两个节日,让学生“内化语言,自然输出”。

总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的语言教学要教出艺术、教出水平,要挖掘其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主要分为四阶段:从最初接触英语文化时的好奇心、兴奋感、幸福体验,到文化震惊及其产生的对英语文化的生疏感,甚至抵抗情绪,最后到自然地接受英语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语言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还要重视学生独立的、真实的、完整的文化体验,以扎实的课堂教学、有趣的拓展阅读、丰富的课后实践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中外文化的整合与创新,要能在英语课程中渗透中华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让他们用英语更好地学习、更好地传承,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培养拥有正确文化价值取向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翁昕妤.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提升:以译林版《英语》五(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21(Z3):115-117.

钱晶晶.主题整合,发展学力,拓宽生命成长的通道:例谈小学英语学科价值的体现与优化[J].小学教学设计,2016(21):5-8.

猜你喜欢

文化素养小学英语核心素养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