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分析
2022-05-30黄红丰
摘要:在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学校均在建设智慧校园中投入了更多的重视。一方面,智慧校园应当达成管理便捷化和规范化、信息互通高效化、资源共享化等目标,另一方面,还需要向教职工和学生提供效率更高、更加智能的个性化服务。在移动互联网下,智慧校园的应用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概述了移动互联网和智慧校园的相关内容,并对智慧校园在移动互联网下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慧校园;应用
一、引言
就当前我国学校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不断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基本达成了校园内部网络的全覆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等多项工作质量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学校的发展。基于这一背景,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校园是一项必然之举。在此期间,既要保证校园内部的各个主体能够共享所有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应当推动校园内部各项工作开展的制度化和高效化。
二、移动互联网概述
现阶段,我国蓬勃发展的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商业模式、网络平台和网络技术即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内涵,把这些四方面内容融合在一起,并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中积极运用,可以对当前大数据信息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術等新兴科技手段的深入融合产生良好的促进效果,并最终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多种经济社会业态持续向前发展带来较为新颖且有价值的动态信号[1]。
与桌面互联网进行比较来看,移动互联网与前者相比存在十分鲜明的不同之处。通常来说,移动互联网本身需要拥有如下几点的特征:首先,作为移动互联网,其需要存在3G到4G的移动宽带网;其次,移动互联网应当具备互联网应用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最后,移动互联网还应当拥有多元化的终端功能及应用形式。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速度十分迅猛,互联网用户规模也已经十分庞大,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来说,当前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会受到移动互联网的直接影响,对于移动互联网运营商而言,这种现象意味着其将会迎来更加广阔且更加新颖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关于移动互联网的市场竞争强度将会更加激烈。
三、智慧校园概述
长期以来,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教育部门,还是各个区域的地方教育部门,始终对校园的发展和建设保有高度的重视。尽管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但是这种情况依旧保持不变,也就是说,智慧校园的构建同样是教育部门关注的一项重点。对于学校而言,如果想要完成高水平智慧校园的有效构建,其首要任务就是真正理解何为智慧校园。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应当从智慧城市的角度出发,这是智慧校园构建过程中的一则重要导向[2]。
在一座城市中,通常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化资源,借助在城市中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平台的有效构建,能够对这一城市所建设的地理信息系统质量进行强化,从而对该城市中所蕴含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系统且全面的整合。如此一来,该城市的政务工作、社区工作以及商务工作的开展均能实现电子化,城市中各个行业也能够实现信息化发展,最终促使这一城市社会经济质量的全方位提升,这意味着该城市能够实现自身的长久健康发展。借助智慧城市的建立,能够将以往人与人之间P2P通信模式的制约进行彻底的打破,并将其进行优化,促使传统通信模式转变为机器与机器之间的M2M通信。通信网、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这三方面要素共同组成了智慧城市的整体基础通信网络,与此同时,这还达成了全方位共享城市内部所有信息资源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学校在进行智慧校园平台的构建时,可以将其视作智慧城市构建中的关键一环。
智慧校园应当存在以下三个层次的核心特征:首先,学校在进行智慧校园平台构建的过程中,要保证该平台能够为校园中的教职工群体和学生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学校内部的学生群体和教职工群体打造一个智能化、可靠化、安全化的信息服务环境和平台,并以校园中身份主体性质之间存在差异特征的各个角色作为基础和工作的依据,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其次,学校要在自身开展的各项工作中融入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将学校中的各项具体工作作为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的实际应用环节,以便推动校园中所有部门之间开展合作与沟通的质量和效率;最后,在进行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期间,学校应当充分整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智能感知环境中包含的多方面要素。如此一来,学校就能够对学校外部的市场信息进行更加充分的掌握,最终为学校打造一个与外部世界交流与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提升学校发展质量。
就我国教育领域实现信息化的发展进程而言,主要涉及四个阶段,分别是校园网络化、校园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和智慧学校。现阶段,我国社会中存在的所有学校,由于学校本身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区域教育政策差异等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进行校园建设时,学校所处的具体阶段和状态也表现出相对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对于学校而言,在实现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当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以往所构建的数字校园与当前需要构建的智慧校园相比,其与后者之间存在的最大的区别究竟是什么。不仅如此,这也是从事智慧校园平台构建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全力解决的一项关键内容。在部分人的思想观念里,智慧校园的构建是我国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建设的升级和优化,在数字校园发展达到一定的标准之后,就会朝着智慧校园的阶段迈进。换言之,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更高等级,也可以将其判定为数字校园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我国教育领域在构建智慧校园的期间,一定要具备相应的数字校园建设基础,这是构建智慧校园的必要前提[3]。立足于整体角度,对于我国学校构建智慧校园这一工作而言,数字校园的建设为其创造了一个统一化、稳定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另外,依托这项内容,学校内部共享信息数据效率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移动互联网下智慧校园的实际应用
(一)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在学校对智慧校园进行构建的期间,一定要做到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六个智能化。这项内容的含义主要是智慧校园需要保证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智能化、校园环境的智能化、产学研智能化、教职工群体和学生群体生活的智能化、教师教学的智能化以及学生学习的智能化;第二,一站式服务,即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学校中各个部门和各个主体的日常需求均能够被很好地满足。
具体来看,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所建立起的智慧校园平台在学校中实际应用的期间,其中所蕴含的六个智能化和一站式服务基本表现为如下几点:
实现学校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其具体含义为借助智慧校园平台,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互联网网络管理平台中进行充分且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为校园中多方主体的交流建立起一个更加有效的桥梁。如此一来,教师群体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会更加便捷,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全面、更系统的了解,在掌握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之后,就能够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的制定。
实现学校校园环境的智能化主要是借助智慧校园为校园中的学生和教职工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且和谐的智能化环境。例如可以在校园内部进行智能化声控照明设备的安装,同时还可以安装智能化温度控制装置,从而为学校中学生和教师打造出更加良好的学习、教学和生活环境。
在应用智慧校园之后所具备的产学研智能化特性基本体现为以下这几方面:首先,与学校建立联系的科研机构和相关企业和學校的沟通将会更加便捷;第二,学校也能够在产学研智能化平台中将校园内部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全部纳入到其中,如此一来,产学研工作在展开的过程中,面临的难度将会更低[4]。
实现教职工群体和学生群体生活的智能化,能够将全体学生和全体教职工在校园内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需求以智能化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满足。举例来看,对于住校学生而言,学校不仅是其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生活的主要场所,在其日常生活中会产生洗浴费用等必需的生活费用,这些内容都需要详细纳入到学校智能结算系统中。
此外,在我国大部分学校中,尤其是对于高校而言,学生通常会拥有一个校园一卡通,借助校园一卡通,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或在超市进行。物资采购时,均可以使用校园一卡通完成结算,这大幅度提升了结算环节的效率。一方面这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够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依据,为其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智能化生活条件。
教师教学的智能化以及学生学习的智能化的含义为,学校可以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依托于这一环境,学生和教职工均能够通过互联网完成相应教学和学习资源的下载。除此之外,在智慧校园学习智能化特征的背景下,学生在查阅课表和考试成绩时也可以更加方便,教师在编排具体课程时,效率也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提升。
(二)智慧校园整体构架分析
在学校进行智慧校园构建的期间,应当将整体细分成五个组成部分,从而完成高水平智慧校园的构建。具体而言,这五个组成部分基本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IT基础设备体系。智慧校园构建中所包含的IT基础设施体系的涉及内容基本有中间件、学校资源数据库、学校信息储存设备、学校服务器以及内部校园网络等其他诸多基础设施。在进行基础设施选取的期间,学校要立足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这一内容,从而为实现网络在校园内部全方位覆盖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第二,基础支持平台。对于学校所构建的智慧校园而言,这方面内容基本涵盖四项内容,分别是学校基础服务平台、师生身份认证平台、校园服务整合平台以及校园公共数据服务平台。
第三,全局应用系统。这一内容中应当包含有学校内部所有管理系统,例如学校后勤事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生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以及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多方面内容。
第四,校园门户平台。学校需要为教职工群体和学生群体提供更加高水平且更加实时化的教育教学信息,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在进行智慧校园平台构建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校园门户系统平台的搭建,这一系统能够为共享校园内部所有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利用在校园服务部门中整合学校协作交流中心、新闻资讯中心以及个人中心等内容的方法,能够产生许多优势,一方面,这能够帮助学生群体和教职工群体更加便捷且更加高效地完成自身所需数据信息的查找和获取,另一方面,社会大众也可以借助校园门户系统对学校进行了解,从中获取更加优质的服务,对学校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
第五,用户体系,这一部分中所包含用户主体主要有社会大众、学校领导层、学校管理层、全体教职工以及全体学生。
(三)智慧校园管理系统
在学校进行智慧校园平台的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管理系统的构建。具体而言,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发挥自身所具备的管理作用能够为对学校内部各项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智慧校园管理系统的应用还能够为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标准化运行和规范化运行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总体来看,智慧校园管理系统中主要涵盖有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校园应用中心、校园信息门户、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在此之中,基础设施系统基本涉及校园内部的整体管网系统,在这一系统的上层即为网络系统和弱电系统;而数据信息的组成部分则为学校档案资源、历史信息、教学信息、教职工群体信息以及学生群体信息;此外,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学生管理是智慧校园管理中心的主要管理内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的各个学校而言,在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智慧校园的构建时,应当与学校自身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智慧校园的作用和功能,为学校创造数据化、网络化和智慧化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说,近些年来所诞生的数字化校园和信息化校园是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支撑力量,从事智慧校园构建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还应当掌握现代化智慧校园构建技术,保证智慧校园系统平台的水平能够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
作者单位:黄红丰 霍邱县第二中学
参 考 文 献
[1]单菊芬.基于移动互联网下的智慧校园应用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03):80-81.
[2]聂娟.“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研究[J].信息通信,2020(07):165-166.
[3]吴丽娟.从顶层设计到末端落实——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思路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9(09):42-44.
[4]毕晓彬.浅析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体系构建[J].数字通信世界,2020(06):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