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思路分析
2022-05-30康瑛丽
康瑛丽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征,不但要减轻作业压力、学习压力,更要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新课程教育改革与双减政策背景下,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班主任要走出传统教学的“舒适区”,思考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适应“双减”政策。本文浅要分析“双减”政策下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新要求,以及班主任应如何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来适应“双减”政策。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生;班主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6-0159-04
Analysis of the Work Management Ideas of Primary School Head Teachers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KANG Yingli (Leya School, Pingchuan District,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at a critical stage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Head teachers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process, not only to reduce the pressure of homework and study, but also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ere are also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head teacher. The head teacher must get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ink about effec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work management of head teachers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and how the head teacher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daily management to adapt to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Keywords】Double reduction policy;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Class teacher;All-round development
前段时间各种教育机构、培训班的热度居高不下,国内非常多的家长支持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或者补习班提升成绩,并且很多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也布置了超量的作业,然而事实上这给多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如今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压力,释放他们的个性,中小学生的成长除了知识学习,还包括兴趣引导、德育教学以及美育提升等,尤其小学生更不该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教育改革与“双减”政策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班主任要对现有的管理工作做出有效改变,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1.“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的新要求
(1)减少学生负担,缓解学习压力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要担好身上的责任,首先要积极响应“双减”政策要求并亲自做好表率,减少学生的课堂作业、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等;其次班主任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也要有所创新,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要基于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应试教育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很大的压力,成绩高低、班级位次、分数升降都会影响到他们,这也就造成很多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符合素質化教育的需求与理念,如果学生长期处于高压学习模式下,很难有效提升自身的成绩。
很多小学科任教师在教学方面往往比较片面,常常对课本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而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还相对较差,并且教师重视成绩,再加上超量的课外作业与快节奏的课题也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学生掌握一个新知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按照设定好的教学计划教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感受。国家教育中心在最新的“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各级学校要积极落实并贯彻“双减”政策,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完成超量作业,更不得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补习以及培训。坚持贯彻素质化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全面人才。“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与往常也有了明显不同,班主任不仅要管理好班级上的事情,关心学生的情绪与心理健康,还要与各科任教师之间保持协商,进而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班主任要坚持管理工作中的优点,也要摒弃其中的缺点。在以往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往往更加偏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而“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则需要把管理重心转变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上。应更加关注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如很多科任教师的教学风格以及教学要求都不一致,有的教师节奏慢、要求较少,而有的教师节奏快且要求较多。不同科目也有不同的学习难度,带给学生的学习感受也完全不同,这些都是需要班主任落实好的管理工作。
例如,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面对超量的作业压力,并且时常因为知识理解不到位而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但很难掌握好课本知识,而且难以培养核心素养。甚至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负担,丧失了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性,这种现象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所以“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尤其要重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强对他们日常生活的管理,学生的阶段性学情、心理健康状态、各科学习压力、作业压力以及课堂情况等都是需要班主任考察好的。班主任要思考如何才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压力,不能疲于形式,只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与关键,才能解决问题。造成学生压力过重的原因有很多,班主任要对症下药,如果是作业过多,就要联系科任教师商量好作业量,如果是学生自身原因,则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以及强化工作。“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多了,与此同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更要创新管理思路与方式,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2)加强作业管理,激发课堂效能
作业多、任务重、难度高是当前绝大多数学生反映的问题,应试教育下学生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但过多的作业非但无法提升学习成绩,还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始终贯彻素质化教育理念,不能一味地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就给学生过大的压力,无论是教学课堂还是课后教学,都要遵循高效能、高质量的原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不能盲目布置超量的作业。
“双减”政策下班主任先要做好的核心工作就是: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管理,要联系好各科教师,商量好适量的课外作业;还必须调整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发挥出课堂的效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双减”改革的根本意义就是让学生缓解当下的学习压力,能够获取更多自主化的空间,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细化,包括学生的心理、学习情况、作业、成绩起伏以及其他因素。
第一,要针对当前各科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整与创新,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让他们能够拥有更多自主的学习时间。虽然学生的自我控制力相对较差,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各科教师不能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减少学生的课外作业,让其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班主任要加强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还要了解作业任务是否合理,必要时可以及时与科任教师联系。比如,有时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非常多,班主任就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班主任还要及时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反馈给科任教师,“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变少了,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班主任还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成绩起伏,要清楚地知道学生是否学懂了。
第二,要探寻新的课堂内容与形式,发挥教学课堂的效能,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双减”背景下对教师课堂效能的要求也更高了,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尤其要重视课堂效能的提升。应分析清楚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压力来源,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哪些,针对这些问题及时做出适当调整。比如,有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速度过快,导致部分“后进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进度,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也有的学生反馈,英语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太多了,自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完成。过多的英语作业不但无法帮助学生强化知识印象,还会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导致他们无法更好地自主学习。此时班主任就要与英语教师共同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对各科课堂的管理,保证学生能轻松地跟上教师的进度。
2.“双减”政策下班主任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1)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积极贯彻“双减”理念
班主任要积极贯彻素质化教育理念,在管理工作中始终落实好“双减”政策,要打破原先“填鸭式”教学与应试教育的束缚,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的同时,还要及时总结工作情况。创新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新班级教育管理方式,“双减”政策下学生的教学、作业以及日常管理都有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也要积极改变传统管理方式,要引导学生养成“轻松学习”的意识,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的班级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如可以多组织班会、集体教育、心理咨询以及思政教育等活动,通过班级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他们知道:在学习过程中要讲究效率与质量,而不是一味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很多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还相对缺乏,遇到困难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了学习压力,班主任要尤其关注这类学生。可以多组织班会活动让学生发表学习意见,将自己的学习困难分享出来,让大家共同解决。有的学生比较害羞,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可以适当创新班级管理的形式,如可以采用匿名调查、线上问答以及“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班级教育可以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阶段性学习压力较大,班主任就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予以解决。比如,班级“后进生”完成作业效率过低,导致其学习压力很大,班主任此时就要及时与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然后及时與科任教师、家长联系,共同商议解决措施。
第二,创新学生的日常管理模式,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尤其要落实好学生的减负增效工作,减少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严禁一切课外培训,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例如,班主任可以采取分组管理的方式,将班级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委派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并帮助班主任统计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各学科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感受,等等)。从各个小组长那里,班主任可以更加精确地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压力与负担。班主任要把更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上,一方面要处理好班级上的琐碎事物,如班级文化、班级卫生、班级活动以及班级教育等要有计划;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学生日常学习的管理,要关注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如及时分析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以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针对成绩严重下滑的学生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加强作业训练。而对于成绩稳定的学生则给予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尽量减轻作业负担,基于学生的阶段性情况及时做出有效调整。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将工作更加精准化、细致化。
“双减”政策下小学班主任要积极改变以往的管理思路,时刻贯彻素质化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管理工作形式,既要创新班级教育管理方式,落实好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也要创新学生的日常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的学情监督,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2)加强与科任教师的沟通,发挥教学课堂的效能
“双减”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不得布置超额的作业,而很多时候科任教师之间难以达成统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班主任务必要加强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从而发挥出课堂的最大效能。虽然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小,但是由于各学科的教学要求不同,也就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学习感受。比如,有的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比较困难,再加上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比较多,他们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负担,还会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教学工作应该更加重视发挥课堂效能,减少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要保障课堂的质量与效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任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肯定比不过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务必要与各科任教师积极沟通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一,加强与各科教师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科情况。班主任可以定期召开“班级师生交流会”,邀请各科教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感受,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同时班主任也可以更加详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交流时要重视以下内容:学生的各科成绩、作业完成情况、作业质量、学生课堂表现以及成绩变化幅度,等等。如果一名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情况非常差,那么班主任就要及时了解具体原因。是学生学习时没有搞懂,完成效率太低;还是科任教师布置的作业太多了,造成学生压力过大。针对各科教師反馈的信息,班主任要及时做好总结与反思,要改进现有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也要将做得好的工作继续落实下去。
第二,及时与各科教师共同协商,改进教学方式,发挥课堂效能。新课程教育要求在不断改变,教师也要时刻做好应变,不能一直待在教学“舒适区”,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保障课堂质量与效能。“双减”背景下以往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各科教师的教学计划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班主任要积极联系各科教师,共同商议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首先收集各科教师对当下教学的意见,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方式是不同的,班主任要根据科任教师的意见,共同商议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有的教师教学任务重,需要较快的教学速度,而班级很多学生难以跟上教师的进度,此时班主任要及时反馈这一问题。同时要与该科任教师加强联系,了解更多学科情况,必要时可以调整课表计划,既可以满足教师的需求,也不会给学生带来较重的负担。
第三,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重视课堂本质。作业压力一直都是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很多学生在调查问卷中都反映到:由于过多的学习任务而无法获得自主学习空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素质化教育的本质必然不是“填鸭式”的教学,作业仅仅是加强学生知识印象的一种方式而已,教师不能过于重视学生的作业,要将重心放在课堂上。班主任要尽量统一各科作业的布置量,与各科教师协商好适当的作业量,积极向各科教师宣传“双减”的理念,鼓励他们减少学生的作业压力。当班主任遇到学生的学科作业严重超标时,务必要立马联系科任教师,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告诉他们,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双减”教育下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空间,与此同时教师也就需要将课堂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班主任要积极与科任教师协商沟通,详尽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改进管理方式与思路。
3.结语
本文最后对探究内容进行总结。新教育时代下国家教育中心大力提倡各学校要积极落实并贯彻“双减”政策,一方面要响应国家号召,杜绝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培训,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与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创新教育管理形式,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成长与发展。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并将其贯彻到班级教育与学生管理中,积极创新现有管理工作模式,并加强与各科教师间的联系,同时也要及时总结与反思阶段性工作。
参考文献
[1]柳立明,马东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路径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0(29).
[2]石玺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方法反思[J].考试周刊,2021(81).
[3]梁芳.将自信与阳光注入学生的心田——浅析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12).
[4]刘波.减负提质保障学生学业质量“双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N].中国产经新闻,2021.
[5]郭琴.“双减”政策与托管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新策略[J].教书育人,2021(34).
[6]金梅芳.“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J].新课程,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