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在“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创新策略

2022-05-30朱小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创新双减

朱小婷

摘 要: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它不仅关系着学生价值观念及情感能力的培养,还影响着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关系着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对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予以足够重视。然而在双减背景下,传统语文课堂受到了冲击,语文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需要实施灵活的变革与创新,才能应对教学改革的浪潮。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相关教学策略,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双减政策;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6-0086-04

A Brief Analysi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Strategi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ZHU Xiaoting (Da Liu Primary School, Qiaosi Township, Linxia County,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Chinese has always been a key subject in primary school. It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values and emotional abilities, but also affects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literary,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inheritance of culture.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Howeve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s have been impacted, and Chinese teaching is facing major challenges.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flexible changes and innovation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wave of teaching reform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relevant teaching strategies to achieve effective innov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eaching innovation

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它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重要渠道,还是塑造学生思想和能力的关键学科,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备受重视。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的颁布,小学语文课堂面临着全新挑战,如何在双减思想下更加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而“双减”政策作为现时段最为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应当先从“双减”政策入手,深入研究并依循其改变教学方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创新。

1.“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影响

“双减”政策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学生繁重的作业压力与课外培训压力,而其本质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关注教学全过程的“提升”,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阵地,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却需要涵盖更多的学习内容,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及更全面的能力培养,所以,课堂就成为双减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发力的关键环节。而遵循“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必须面对以下的变化及影响: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开展合适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力军,也应当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双减”政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作用,通过适合学生需求的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自主地融入课堂,开展学习和探索。

其次,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更加注重灵活与高效,容纳更加多样广阔的知识。学生的思维是灵活的,而与学生思维相契合的教学也应当是灵活的,运用灵活的教学及辅助手段,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学习的开放性和自主性,还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触到更加广阔的知识,从而加速课堂知识吸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学足、学好。

然后,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更加注重全面的评价,以全方位推动学生的成长。评价在传统语文课堂并不受重视,学生只知道模式化地参与课堂,而不知课堂学习效果和下一步的目标,但“双减”政策下,课堂不仅担负着教学重任,还成为教学走向的重要指引,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还必须注重评价的全面性,通过综合性的评价,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潜能,也让教师更清晰地认识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全方位推动学生成长。

2.小学语文课堂在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创新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和能力成长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所学习的知识和所见识的思想往往对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学习的目标应当是培養学生综合发展,所以,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应当焕活新的生命力,用契合学生成长需要的创新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新的成长征途,用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1)变革教学重心,推动课堂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模式,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讲授相关的知识,而学生则安静整齐地倾听教师的讲授,这就使得课堂日益沉闷。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又活泼好动,虽然课堂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这样沉闷的课堂无法使他们全程全神贯注地倾听,久而久之,课堂就给他们留下了枯燥且无趣的印象。但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是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充分地融入以实现自主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首先变革教学的关注重心,从教师讲变为学生学,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塑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更加自主的空间中体验,从而不断推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打好坚实的基础。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的教学为例,该篇是一篇童话故事,极具趣味性和想象力,它讲述了一颗种子的一生,而且是一个总能“梦想成真”的一生,这对学生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而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根据教师的要求去朗读、寻找字词句等,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无法真正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无法推动自己思维和想象的成长,所以教师应当改变重心,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旁给予引导,让学生去体会和想象。比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颗种子,遇到不同的变化时你会怎么想呢?”“这粒种子总是能够梦想成真,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梦想成真的时刻呢?”通过这种奇妙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绪,他们就会去理解种子的种种经历,理解它开朗阳光的思想,并且依循着这样的思想,在生活中寻找“梦想成真”的时刻。这不仅让学生通过思考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同时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更清晰透彻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建立良好的思想品质。还能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看到另一种想象事物的角度和方法,使得学生体会到多角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的主動性和能动性。

(2)改善教学支撑,提升课堂学习容纳度

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除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外,还有其他教学参与者或者教学支撑力的互动,多样互动共同构筑起了完整的课堂。就以信息技术的融入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然成为课堂最有效的支撑力,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更多情况下是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课本知识,而忽视了信息技术的互动性以及拓展性,课堂虽然因信息技术的加持而凸显了生机,但却没有实现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应用,忽视了信息技术的互动和拓展功能给课堂带来的效益,所以,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教师还需改善教学支撑,积极挖掘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将语文课堂变为容纳更多知识、更多学习途径以及更多思维空间的多样课堂,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容纳度,促进学习效果和质量的稳步提升。

以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为例,位于海南省的西沙群岛风景秀丽,具有独特的海边风情,其中鸟儿嬉戏,鱼儿穿梭,就连海水也五光十色,呈现出一幅充满魅力的自然生态画面。这样的景色对从未见过的学生而言,可能无法想象海水还有多种颜色,也无法想象各色各样的鱼儿和鸟类,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语言所描绘的景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的信息技术手段,从简单的课文及景色呈现,转变为灵活多样的信息加持,让学生更加动态地理解和感受。比如,教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真实的西沙群岛景象,让学生真的听到海鸟的叫声,海潮的汹涌,还能看到飞来飞去的鸟儿、成群结队的鱼儿,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海风,吹得温暖又清新。此外,还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体验,有的学生会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西沙群岛,还有的学生借用其他的诗词表达自己的心情……信息技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支撑力,多样的信息技术可以应用到课堂的每个角落,它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还能拓展更多的知识和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吸纳和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3)渗透活力因素,促进课堂探究深刻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仅思维活跃,行为也异常活跃,喜爱探索未知,拥有极强的好奇心,这是学生开展知识学习的优势,活跃的思维和行动让他们极具能动性,在兴趣指引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探索能力和更灵活的思考能力,由此可见,契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应当以“灵活”为主。也就是说,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不仅是知识的趣味性,还在于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中开展知识学习,就如实现充沛的能量补足,让他们时时刻刻都有动力去探究深层的知识。而激活小学语文课堂的关键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如生动的情境教学、灵活的小组合作等,这些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具开放性和自主性,也就能促进学生更加灵活地学习,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渗透活力因素,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开展语文知识的教与学,让学生更好地探究知识,提升课堂探究的深刻性。

以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的教学为例,造纸术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而对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当时这样的发明有多么伟大和重要,如果仅通过对文章的剖析,可能很难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引入活力因素,通过创设情境或者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将课堂转变为灵活开放的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释放自己的潜能,进行积极深刻的探索和研究。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发明的探究任务,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不同的发明背景、发明过程以及发明的具体应用,继而开展情境演绎,可以是演讲分析,也可以是情景模拟,通过这样的形式将他们探究的成果呈现出来。有的学生用场景模拟的形式展现了造纸术发明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等,还利用动作模拟将造纸的过程演示了出来;还有的学生搜集制作了不同的印章,演示了活字印刷的奥秘;还有的学生用演讲与动作展演的形式,呈现了指南针的发明过程等,通过这样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手段,学生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还拓展了与之关联的知识,实现了深入的文化探究,从而提升了他们理解语文知识的水平。

(4)优化作业模式,实现课堂延伸综合性

作业是“双减”政策关注的核心元素,而传统的作业更多的是注重量的提升,很容易让学生陷入题海中,不仅无法及时地掌握知识,还使学生花费更多无效的时间,减少其他学科能力的培养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无法提升。而“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并非意味着降低教学效果,而是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更加合理有效地设计作业,推行作业环节的优化,让作业以精简、高质的面貌呈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减轻作业负担的基础上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目标。作业是夯实学生学习成果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同时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双减背景下,作业不仅应当实现稳固学生基础知识的目标,还需要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让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合适的作业练习,这样才能让作业环节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还应当优化作业模式,通过极具特色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实现提升,实现课堂的综合性延伸。

以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的教学为例,该文是一篇侧重观察和细节描写的课文,作者用极其细致的手法描写了微小的事物——爬山虎的“脚”,在完成该课学习后,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事物的细致描写。而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更加细致且精准的阅读去启发,所以教师可以首先设置阅读作业,通过精细化的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细节描写方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语句进行剖析,选出描写细节的字词,并记录下描写的角度,有的学生写道“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脚是什么样子?叶柄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嫩红的,像蜗牛的触角。”,通过这些记录,学生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如何描写细节。而后让学生观察家中的某种植物,用类似这种记录的方式写下植物的细节特征。这种作业形式避免了传统的习题性质的课文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和拓展,擁有一定的灵活性,让学生更加个性化地运用自己的能力。理解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写出更细致的植物特征,而能力弱的学生虽然不能写得更加细致,但也通过自己的观察,获得了一点细节信息,这样就让学生都获得了有效的提升,也增强了作业的灵活度,使得课堂延展部分更加有效。

(5)转变评价系统,促成课堂教学清晰化

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非常关注的环节,有效的评价是推进教学进步的重要依据,而无效的评价不仅会降低教师的教学能动性,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无法获得真正的进步和提升。所以评价对教育改革而言是一个核心环节。“双减”政策下,开展适合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因此,对学生发展和成长进程的关注更加应当具有实时性。及时有效地开展评价,才能及时了解学生,了解教学过程中的薄弱之处,继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手段,实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所以,鉴于评价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应当积极转变评价系统,从片面不具体的评价模式转变为具体动态化的评价模式,让学生的学习更具导向性,从而不断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清晰化,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以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为例,该篇课文是与科技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会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拓展生活中更多的与科技有关的事物,如老鹰与飞机的飞行特征、蜻蜓与直升机的原理等,而传统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依赖学生探究活动的成果来评判,忽视了探究过程学生个性化能力的体现,所以教师应当转变评价系统,从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等方面综合性地开展学习评价。比如,在探究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能力,还有的学生表现出了缜密的思维逻辑,还有的学生表现出了灵活的应变能力等,而在学习方法上,有的学生注重各个击破,有的学生注重追求所以然,还有的学生只关注目标而不考虑拓展……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评价因素,教师应当综合性地考虑,通过阶段性的评价,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及弱点,从而及时改善和调整,为下一步的探究和学习积蓄更好的力量。评价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合理、有效、及时的评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具目标性、灵活性与创新性。

3.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增进知识和情感的课堂,更是探索文化和思想的课堂,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语文知识不仅富有文学涵养,还渗透出独具魅力的文化气息,是引导他们领略世界风采的核心场所。而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了更多创新与变革的动力,作为教育主力军的教师,应当透彻地研究与探索“双减”政策的思想精髓,通过契合学生发展要求的方式,以灵活多样的课堂手段,激活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全面的评价中更加顺利地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武生.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汉字文化,2020(14).

[2]杨富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0).

[3]中办国办印发“双减”意见 切实为学生减负[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8).

[4]郑邦山.系统发力加快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08).

[5]马文娟.“双减”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J].语文课内外,2021(35).

[6]王学薇.“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探讨[J].文渊(高中版),2021(08).

[7]王少红.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读与写,2022(08).

[8]苏珊珊.双减护航童真路语文课堂创新行——如何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J].孩子,2020(20).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教学创新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