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2022-05-30沈燕燕

教育界·A 2022年17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思辨能力学科素养

【摘要】思辨能力之于初中学生,是指他们不但能思考相关的问题而且还能进行具体的辨析[1]。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缜密的分析和论证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求异思维进行思考并最终得出结论的能力,即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能内化课堂所学,形成清晰、合理的知识结构,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学科素养;高阶思维

作者简介:沈燕燕(1984—),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江海中学。

毫无疑问,思辨能力是高阶思维的一种。具有思辨能力的学生要能够围绕相应的问题展开分析、交流和辩论,还能够归纳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合理的验证。可见,要拥有思辨能力,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具备辩证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初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普遍不强,他们时常不能分辨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需要修正的。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需要不断地改变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思考、争论、分析、验证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一、强化师生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学生的思考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很难得到发展,因为学生只需要记住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内容,重复记录、背诵与默写的工作,不需要对教师、教材等提出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获得的更多是识记能力,是低阶思维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却没能获得发展[2]。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传统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是对立的,教师要学生记,学生就被动地记;教师要学生学,学生就被动地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少,学生不愿意思辨,也不敢思辨。因此要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最先要做的,就是设计与学生交流、互动的环节,让学生觉得与教师的交流是平等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由此,他们的表达欲望就会汩汩而来,表达能力与思考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以一次主题活动“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次经历。那时,教师将别人关在教室里,不让那个人出来,然后看到那个人哭了,教师忽然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分享完后,教师也让学生将他们曾经捉弄别人的故事讲出来,并说出之后他们内心的反应。教师设置这样的交流环节,就是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希望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平等而真诚的交流。在这一交流活动中,分享自己故事的学生也表达出他们捉弄别人之后的悔意。接下来,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意识到,产生这样的感受其实就是换位思考的力量。基于学生的思考,教师进一步提问:“这是不是说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大家对这句话有着怎样的理解?”教师发问后,学生开始讨论这句古语,并以自己的体验为出发点给出个性化的观点。有学生认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要与人为善。也有学生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转换为“己所欲,施于人”,认为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使别人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还认为最大的善良应该是为别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还有学生认为这句话传达了这样的理念: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在这一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交流,学生对教师基于文本解读而提出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且深刻的见解,学生的思辨能力也在师生交流中获得发展。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近学生,要与他们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思辨的勇气,让学生真实的想法得到彰显,让课堂成为学生思辨的舞台,而不是学生只能唯唯诺诺地接受与消化知识的场所。与学生交流时,教师首先要明白自己在课堂的角色,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他们的朋友,是可以共同争论、共同辨析的对象。因此教师不能只站在讲台上传授新知,还要站在学生中间与他们分享问题、交换观点。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流露出辩论的热情,思辨的火花才会照亮教室的每个角落。

二、组织角色互换活动,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需要学生深入地思考。如果只是肤浅地思考,学生不可能进行有价值的辨析与争论。要让学生深入地思考,教师就需要指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要让他们转换思考的方式。换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站在新的角度思考,这样他们就能有更多的感受。角色互换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使用不同的身份去思考问题,这样他们获得的结论会更多,且更全面、更有说服力。当前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缺乏深刻的认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往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学生以不同的身份与这些问题展开对话,他们能更辩证地看问题,也更可能做到分析问题的表象、揭示问题的内核。

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的教学为例,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一内容同时也是这门学科的重点与难点。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很具讨论价值,教师可通过组织角色互换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设置的话题情境为“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学生先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提出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不能将手机带到校园?为什么教师能将手机带到校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将手机带到校园的坏处又是什么?”接着,教师建议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这个话题,学生思考片刻后提出了下列问题:“教师反对学生带手机的理由是什么?这样的反对,对学生的成长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学校能不能制订一个比禁止带手机更有效、更合理的规则?”在这之后,教师建议学生以家长的身份思考这个话题,学生随即提出这些问题:“假如手机在孩子身上,给家长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弊害又是什么?假如手机不在孩子身上,会给他们给来哪些可能的好处与不利?”基于不同的角色,学生能提出多样化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需要结合生活经验,思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此,他们也会逐渐形成对规则和自由之间关系的认识。

为了更充分地组织角色互换活动,教师还可在课堂上组织与话题相关的情景剧表演,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让他们思辨的火花自然地迸发。比如針对校园禁止带手机的话题,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每个人选择一个角色,表演“学生上课玩手机,被教师没收了”的剧情。通过这样的角色互换活动,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他们分析事情的能力也会逐步提升。

三、让理论与实际相连,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要求,在思辨中,学生能内化课本的认知,发展自己的学科素养。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让他们借助所学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要让学生内化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基于生活思考,在实际的体验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理论与实际的相连能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因为学生可以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厚度。没有理论,思辨就会缺乏逻辑,没有实践,思辨就会缺少个性化的解读、温暖的注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本所呈现的内容与生活的连接点,帮助学生在实际场域里理解教材内容。

下面仍以主题活动“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呈现了这样的场景:在学生学校周边酒店的电梯里有一面大镜子。尽管这一场景学生可能见过,但是教师将之呈现出来会引发学生的疑问与思考,他们会产生好奇: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接着,教师呈现第二个与生活相关的画面: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扯着妈妈的衣角,想离开眼前繁华的商场。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会想到他们的童年,自然地,他们也会冒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商场里那么多的东西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产生疑问之后,教师不应直接为学生提供答案,而应引导他们自己来解决。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一开始想到的答案就是“让客人照镜子”,可后来有学生提出:“如果仅仅是照镜子,没有必要放在电梯里”。随着讨论的进行,学生会逐渐明白,这面镜子是为特殊人群准备的。第二个问题较为开放,于是学生也给出了许多个性化的解答,例如有学生认为小孩子应该是喜欢热闹的,想要离开可能只是因为没有看到热闹的地方。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多与生活相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强加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将其还原到生活中,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道理,让学生在思辨的过程中逐步接受这些道理,然后将之内化。教师要多给学生联系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借助实际情境思考,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

四、巧用社会事件,强化学生的思辨意识

巧用社会事件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发展、开放式的辩论,使他们在探究、分析、争论中看清是非。毋庸置疑,如果学生的思辨能力强,那么他们的表达就更具条理性,所表达的观点、意见、建议等就更清楚明了。但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面对一些社会事件时,经常会人云亦云、逻辑前后矛盾却不自知,这说明学生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时只是在盲目跟风,没有运用自己的逻辑思考问题。因此,教师在教授知识之后,可将具体的社会事件与所授内容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事件背后的道理,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书本信息内化为思辨的素养,这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判断是非的标准,同时也会提高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辨析的能力。一般来说,社会事件包罗万象,许多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资源,而且社会事件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能促进思辨行为的发生,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尊重自由平等”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是呈现学校霸凌事件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相关事例:张某上初三的时候开始抽烟、喝酒,有时候还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满脸不屑地说,这是他在校外的活动,是他的自由。接着,教师让学生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表达一下他们的看法,也就是让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辨析生活中的人与事。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出他们自己的判断。学生经过小组讨论之后,认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张某的言行是错误的,同时也是违法的。在学生做出判断的同时,他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明确了作为初中学生要远离不良的行为与习惯,珍惜受教育权利,做珍惜自由的典范。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自由会有更加感性与理性的认识。随后,教师引入最近的社会事件:知名人士罗某平在网上公然侮辱志愿军冰雕连。教师建议学生就罗某的这段言论模拟发帖,让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运用学到的东西对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正面的回击。有学生说,罗某平虽能逞一时之快,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也有学生说,自由必须以尊重和不侵犯他人名誉权为前提。还有学生说,自由一旦超越法律边界就是对自由的亵渎,作为知名人士的罗某平要承担法律后果。

将社会事件与学生的具体学习内容融合起来,并让他们思考、讨论,他们对学习内容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思辨能力的培养就是要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社会事件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学生对社会事件的思辨能提升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认识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可见社会事件可成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材料。

结语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授这门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还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拥有正确的思想理念,规范他们日常的行为,引导他们分辨事物的对与错、邪与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只注重培养学生识记能力的模式,要结合教材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设定合适的思辨话题,让学生在分析、推理、判断中发展自己的高阶思维。

【参考文献】

[1]巫婧婧.培养思辨能力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法宝:从部编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学实践谈起[J].新课程导学,2020(01):67.

[2]马士秀.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思辨能力[J].江西教育,2021(24):14-15.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思辨能力学科素养
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初探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基于高阶思维的数字出版理论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基于主动学习的政治“轻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