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材中知识整合的教学反思

2022-05-30黄晶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6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数学教师图形

黄晶

数学是小学学科中的基础学科,不同于语文、英语等识记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是更注重思维的学科。近期,长沙高新区实验小学芦江工作站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为研修课例,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的研讨,呈现了一堂完整的数学课,精彩课堂呈现的背后是许多优秀教师的集思广益。通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的讲授,笔者对图形单元的整体认知产生了思考,由小及大,反观整个小学数学学科,教材中的许多知识点都可以串联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展开教学。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用望远镜研读教材、用放大镜处理教材、用显微镜挖掘教材,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其数学素养。

一、用望远镜研读教材

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成体系的,教师应当以数学大纲为标尺,仔细阅读小学数学的12册教材,将每册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知识点熟记于心,并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形成小学数学知识的整体脉络。

教师在教材分析的时候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用望远镜来研读教材,类似于语文课上的单元教学,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比如,以“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为例,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每学期的课程里都有一定量的图形与几何知识。一年级有“认识立体图形”“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二年级有“角的初步认识”“图形的运动”等相关知识,在后续的数学教材中,还会有“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多个和“图形与几何知识”相关联的内容。这些知识内容彼此关联,由易到难,前者往往是后者学习的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共同组成了“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整体架构。

在正式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一课之前,学生其实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了解。在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初步接触過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简单的平面图形,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边和角的关系来研究图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想象等方式展开探究,得出某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在小学教材中,平面图形的知识看似分散,但其实里面的知识点是连贯的,可以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当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把握知识的连贯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二、用放大镜处理教材

用放大镜处理教材,就是扣住小学数学教材的细节来开展教学活动。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从整体认知开始,再开展深刻的探讨。学生已经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在教学本课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平行四边形拆分成几个要素,再来进行具体的研究,也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的局部进行放大,研究它的边或角。在数学中,分类、分析和表示是认识图形的三个重要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想象、推论等方式展开探究,在实践中得出最终结论,即有两组对边相互平行的四边形就叫做平行四边形。

数学教材是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师应当注重教材中的细节,教材中的小技巧、课后的习题都可以作为有效的课堂辅助,只有对教材内容了然于心,才能把握住教材中的细节,因此,教师应当先熟悉小学数学课程的全部教材,再学会用放大镜处理教材内容。

三、用显微镜挖掘教材

用显微镜挖掘教材,就是注重数学教材中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深挖教材,积极开展教学思考。例如,在教学“图形与几何”这个板块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从认识图形的要素入手来展开教学,再引导学生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寻找素材丰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多资源。在课堂举例时,最好也要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反例,让学生进行辨析,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连贯的,数学教师应当把握不同教材中知识点的联系,时常进行知识整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把这些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将所学知识运用自如。

润“图”有形,踏“学”无痕。未来的数学教学应该立足整个教材体系,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对教师而言,不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要做到心中有标杆。数学教师也应当积极尝试开展单元整合教学,使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数学教师图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