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阅读之钥,开启语文核心素养之门

2022-05-30张静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6期
关键词:情景剧书香课外

张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语文素养的第一阶段要特别重视阅读。而提高思想认识,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给予阅读方法指导,是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关键。

一、提高思想认识,化被动为主动

只有阅读量达标,才能达到知识积累的成效,学生的听、读、说、写、思等各项能力才会逐步提升。因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是首要任务。在开学之初,每个班级可以制订学生阅读督促方案,每位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合适的阅读计划,化被动为主动。

二、多渠道多措施,促阅读习惯养成

1.家庭引导

书香氛围浓厚的家庭,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家校联系中,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应将大阅读概念传达给家长,在营造书香校园前,先营造书香家庭氛围。

2.学校带动

在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学生更容易被影响、被带动起来,从而潜移默化地参与到阅读中来,并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因此,学校应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文学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班级细化

教师应精心筛选书目并推荐给学生阅读。除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必读书籍外,还可推荐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相关的书籍,以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比如《红色遵义》《小王子》《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此外,利用班级手抄报、小册子等宣传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促使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方法引导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将课外相同主题的内容作为引申阅读材料,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比如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文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到杜甫还写有《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等作品,便可以课内课外结合来阅读。当学生阅读完这些作品后,会更加理解杜甫心系苍生、胸怀国事的远大抱负。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授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比如传授学生应结合注释、工具书、网络资源来帮助自己理解;阅读过程中要思考,要记笔记、做批注等,培养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能力;阅读过程中根据不同的作品可以选择是精读还是略读,每一部作品应确定一个阅读目标;读完之后,自己之前的疑问是否解决,是否有所收获,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开展多样化活动,拓展阅读途径

1.课前五分钟活动

語文课开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五分钟活动,活动内容可设计为飞花令、成语接龙、大事件分享、百科知识竞答、数字踩雷、数字描述物件等。此类小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养成课外积累的好习惯,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通过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情景剧表演

学校每学期可以策划一期情景剧表演赛,以赛促成长。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开展情景剧活动,让学生还原现场。比如在教学《石壕吏》一文前,笔者便让学生分小组演绎文本。通过文中老妇与官吏的对话,以及老翁“逾墙走”动作的演示,学生能体会到当时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并提高进一步阅读和学习兴趣。

3.特色专题读书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专题读书活动,如“向革命英雄致敬,争做时代好少年”演讲、红色教育主题征文活动、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文化小随笔。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朗诵比赛、名著阅读知识竞赛、语文背诵接龙大赛、成语竞赛等各类比赛。不仅如此,学期末还可以开展展评活动,对学生的摘抄、随笔、读后感等进行评比。

总之,阅读对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精神品质等方面均有明显效果。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从多维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猜你喜欢

情景剧书香课外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新媒体时代下情景剧的“新”呈现
——以情景剧《半条被子》为例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情景剧)一江之水
浅议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剧创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