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2022-05-30宋伟伟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6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解题语言

宋伟伟

数学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概念、判断、推理、定理的逻辑思维语言,具有准确、严密的突出特点,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养成教育。

小学作为教育启蒙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兴趣的基础时期,如何通过练习让学生想说、敢说、会说呢?

一、创设机会,让学生有话想说

要让学生有话想说,就应该利用各种时机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越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肯说、想说、敢说。

课前5分钟 我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们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5分钟的时间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说话的勇气。

课堂上的讨论活动 在教学时打破教师“一言堂”的传授方法,把“讲解式”变为“发言式”。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可以根据概念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发言,并针对问题的不同观点展开辩论,深入体会到数学语言表达的严密性,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组织数学知识演讲比赛 演讲比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办法,也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好题目,然后让学生自己写稿,并用准确、严谨、简明的数学语言进行演讲,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举办小型数学辩论会 教师指导学生以训练、讨论和辩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主张与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逻辑能力、思维创新能力以及解题能力。在辩论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才能,用充分的观点和正确的意见,力求说服对方。因此,辩论训练实际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竞争。

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情境竞赛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全面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有话敢说

结合教学反馈,我发现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有:师生不在一个平等的层面,课堂上教师过于追求标准答案,致使学生不敢和教师交流;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害怕说错会受到嘲讽而没有勇气发言;等等。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启而不发的局面。

要让学生敢说,教师首先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内心,选择与他们有共同语言的话题,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话敢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安全的、自主能动的,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才能鼓起勇气,在课堂上大胆表达。当然,在课堂导入、新课展开、反馈评讲、巩固延伸、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教师都应尽可能让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活跃,让学生愿意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有话会说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不但要想说、敢说,还要让学生会说。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培养表达的条理性 数学的逻辑性要求数学语言的表达必须有层次、有条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无序到有序的过渡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有效训练和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表述解题思路以及注重表达的有序性,让他们学会用“先……再……然后……最后……”“根据……和……,可以求出……;再根据……和……,求出……”等几种常见的框架结构来表达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促进表达的简洁性 数学语言不能啰唆,应简短有力。在小学阶段,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各个年级的重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抽丝剥茧”“层层剥皮”,删除不必要的假信息,消除解题障碍,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性。

达到表述的完整性 小学生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在表述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说半句话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精心設计问题,帮助学生表达完整,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解知识。

总之,小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肯想愿说、敢想敢说、能说会说的过程,帮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解题语言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语言是刀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解题勿忘我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