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2-05-30邱小丽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6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历史信息技术

邱小丽

教学改革思想逐步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尝试新鲜方法,以有效的“教”为指引方向,促使学生完成高效的“学”。教师要优化课堂中的指引策略,优化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善于应用历史知识警醒自身,最终构建高效课堂。基于此,笔者对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提出以下见解。

一、设置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力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感悟力,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因为历史知识离学生所处时代较为久远,所以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熟悉感,同时增强其学习感悟力,激发学习动力。

例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结合建党100周年的主题,在课堂创设教学情境。首先,指引学生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所经历的艰辛、比较经典的故事以情景剧的方式演绎出来。随后,指引学生将党带领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的故事简单地叙述出来。最后,让学生分享学习感悟。借此机会丰富学生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情感价值观上推动学生主动完成历史学习,提高学习素养。

二、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实践活动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历史知识为主题的实践探索活动,拓宽学生的思维。在相关历史知识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主题内容的学习,进行相应历史知识的拓展探索,以此形成完善的知识网和对历史知识的探究精神。

例如,在有关“洋务运动”知识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基本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当地的博物馆或历史纪念馆,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上述场所会展出不同的历史物件,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与历史文物近距离接触,感悟历史。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此环境下回忆课堂内学习到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融合,进行多角度的学习和讨论。

三、融合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延伸拓展课本外的知識,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相关图片、视频,为学生介绍多元化的知识内容。此外,信息技术还能成为学生拓展历史知识的眼睛,帮助学生将历史与生活融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鸦片战争前后发生的历史故事,以及鸦片战争的导火索。随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讨论: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使其不断进步。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借助情境教学、实践活动以及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感悟历史、了解历史,同时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在学习中增强感悟力,提升感知力,增强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和信心,以此促进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历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