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等待之情呵护教育之初心

2022-05-30陈燕平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2年16期
关键词:教育者陪伴作业

陈燕平

每一个学生探究世界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犯错、不断改变、不断成长的过程,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就是一个缓慢绽放的过程,需要教育者耐心地等待。

一、恪守教育初心

1.“平和”是教育应有的态度

当前教育要坚持“四管”原则,即管成长方向、管人格发展、管生活习惯、管日常行为,把教育全面贯彻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新闻媒体上不断爆出“家长因辅导作业而气到跳楼”“教师动用武力教育学生”等负面新闻,这些消极情绪和消极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很容易出现代际传递。因此,学生需要细心的呵护,更需要耐心的倾听。

2.“耐心”是教育该有的力度

耐心不仅是教师必备的一种优良品质,更是涵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只有将耐心立为教育之本,教育之常,将耐心融入整个教育过程,才能彰显出教育的根。我们要摒弃急于求成的教育观念,从小事抓起,日积月累,循环往复,才能扎下教育之根。

3.“陪伴”是教育本有的温度

真情陪伴切忌虚拟化、空洞化、教条化,这样才有温度。谷爱凌是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金牌获得者,她的妈妈会在女儿跑步时骑行陪伴着她,妈妈的陪伴一时间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谷妈妈牺牲自己的时间,付出精力和体力,骑行陪伴女儿,这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用心和细心,正因为如此,才培养出了一位世界名将。同样,教师的精心陪伴,也是教育学生的最有力武器,是见证学生成长奇迹最近的那条路。

二、学会等待学生

教育者要在教育活动中学会等待,要转化思想,等待学生自我觉醒;要细化日常,等待学生自我改进;要强化行为,等待学生自我发现;要深化习惯,等待学生的自我成长。

1.等待学生自我觉醒

晨读课,班主任在训斥一名学生,起因是该生双休日时在马路上骑车,和逆向驶来的车子相撞,车主闹到了学校。班主任在前头训着话,我在这个学生的身旁站着,看他把头埋得低低的,应该是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赶紧劝导:“老师是在教育你而不是在批评你,但你有错在先,‘未满十二岁不得骑车上路这一交通规则你肯定懂。”

后来,我刻意让他帮我拿够不着的东西,收发作业本,并且在课堂上多关注他,表扬他做事专注,听课认真。我想,与其批评学生的错误之处,不如抓住他的优点,找到他的闪光点,转变教育思想,为学生埋下一颗自我觉醒的种子。

2.等待学生自我改进

因工作岗位的变动,我已经很久没在教室里给学生们上课了。昨天在新入职的学校里,我一口气给四年级的学生上了三节语文课,感觉和学生们在一起是最愉悦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在教学生们学习《墨梅》一诗时,有个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故意说待会儿请两位同学来读诗。然后,我点了他的名,他站起来一个字也没有读出来,旁边的学生起哄说:“老师,他就那样。”而我却看到了他羞愧的眼神,于是决定好好利用这一教学契机。接着,我委婉地邀请其他学生集体朗读,实际上是在一句一句地教他,他也一句一句地跟着读,我边搂着他的肩膀,边陪着他一起读,最终他完整地读出了这首诗。

在这最简单不过的教学日常中,我细致地抓住了某一个体的心理需求,寻求共性发展,既满足了个体的需求,也促进了共性的发展。

3.等待学生自我发现

教师要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不断研究拓宽,提升学生已有习惯与未知习惯的同步发展。

又到了交家庭作业的时间,也到了教师们心烦气躁的时间。瞧,课代表交作业来了,小纸条也传过来了,上面赫然写着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的名字。班主任走过来,厉声和课代表说:“纸条给我,我手机拍照,马上发班级群里!”我马上示意:“不用,我来处理!”随即交代课代表把那几个学生叫过来。学生来了之后我询问原因,并逐一进行了谈话,没有完成的回去补做,不会写的就积极去问……我和他们约定好了完成时间,最终这件事解决了,这几个缺作业的学生也按时补交了作业。我认为,在班级群里应当尽量传递正能量,表扬那些作业写得好的学生,利用榜样的力量,来强化其他学生完成作业的意识。

4.等待学生自我成长

教师要深化学生的好习惯,全面推广成果,达到微观与宏观的同步协调。

这是一节阅读课,我带学生们在图书馆读书。康同学拿着《猫和老鼠》,看得津津有味,看到精彩片段时还捧腹大笑。康同学好像有个自己的独立世界,他平时不做作业,课代表也干脆不收他的作业。没错,他就是那个被大家一致认为“就那样”的学生,但是,最近的他真是令我刮目相看了。课堂上,我要求大家和同桌合作学习,他举手抗议说他没同桌,我只得勉为其难地和他合作讲故事,充当了一回他的好同桌。后来收日记,我说没写的同学下次就不能去圖书馆了。大概是为了能去图书馆,又或许是因为他想要进步,所以那次的日记他写了,他说:“老师,我写日记了,只是课代表没收我的。”我拿到他的日记后,逐字逐句地认真批改,生怕惊扰到那颗努力向上、渴望进步的心。

我想,教师的每一次等待,都为将来学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在立德树人的教学大环境中,教师要舍得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每个生命都在成长,每一个成长的脚步都值得被等待。

猜你喜欢

教育者陪伴作业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作业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